当前位置:中国北京海淀觉生寺(大钟寺)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北京海淀觉生寺(大钟寺)概况
觉生寺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大钟寺位于北三环北侧,又称中国古钟博物馆,因寺内大钟殿悬有一口大铜钟而得名。它是一座利用古代建筑,专门收藏各类古钟和新类型铜钟,以钟为载体,以钟文化及科技含量为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展览展示、科普宣传、社会教育活动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北京市认定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目前收藏钟铃类文物439件套,

  大钟铸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500多年。钟通高6.94米,外径3.30米,钟唇厚度18.5厘米,重量46.5吨。钟身内外整齐地铸有佛教经典17种,总计227000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大钟具有五绝:

一绝:铸造年代最久;

二绝:铸成经种最多;

三绝:钟声传播最远;

四绝:力学结构最佳;

五绝:铸造工艺最高。

  永乐大钟的铸造方法采用了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型法,铸造规整、造型精美、形体宏伟、钟声纯厚绵长、圆阔宠亮、穿透性强。清晨可远传10余里。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高超的书法艺术、精美的铸造工艺而驰名中外,有中外钟王之誉。

  这样“魁梧”的大钟当初是怎样挂到钟架上去的呢?原来大钟铸好后,待到冬天,先每隔500米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沟引水,泼水结冰,大钟在冰上滑行至觉生寺的冰土堆上。然后建钟楼,钟挂于楼顶,春暖解冻后取土而钟悬。

  除这口大钟以外,大钟寺内还陈列元、明、清三代铸造形式、花纹造型不一的铜钟近百余口。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面向社会,与中关村的声学、力学、铸造专家结合,积极开发新类型铜钟,力争成为当代钟文化的发祥地,成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的基地。   

觉生寺2
jueshensi9
jueshensi2
觉生寺-大钟
觉生寺-大钟
jueshensi8
觉生寺-大钟
觉生寺(大钟寺)风景2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angergigi(断翅的天使) 2005年11月29日 19点41分 评分:10
北京大钟寺博物馆的明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钟高6.75米,重46.5吨,钟内外有文字23万多字。此钟原在万寿寺中,每天晨钟暮鼓,后一术士说,北京西为白虎,敲钟恐惊动白虎,因此不再敲钟,清乾隆时 移到此寺,移动时是利用冬季在地上泼水,结冰后,钟下垫圆木滚到大钟寺,先将钟立在一个土堆上,再盖房子,后将钟下的土堆挖掉。龙的九子之一蒲牢,最喜欢音乐和吼叫,常饰于大钟的钟纽上。
 
→回复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28日 01点35分 评分:10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历史上皇帝祈雨的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而得名。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建于大钟寺内,1985年建馆。经过十余年的开拓发展,至今已有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文物藏品700余件。现有历史沿革展室、外国钟展室、战国编钟展室、钟林一展室、钟林二展室、精品钟展室、古钟简史展室、铸造演示厅、钟王五绝展室、永乐大钟展室、九亭钟园展区等11个展览。您还可以订做由权威设计铸造、复制用于纪念、记事、喜庆、婚庆的各类铜、铁钟;聆听“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演奏中外名曲。每年除夕举办的辞旧迎新晚会已成为京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洪亮的钟声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祝愿人民生活美满,合家幸福。


电  话: 62641384,62541972,82611736
开放时间: 8:30-16:30(周一闭馆)
票  价: 10元,学生4元
交  通: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乘302、300、367、718、运通101路到大钟寺站下车,路北



 
→回复
zhangping116(赤道企鹅) 2006年6月26日 14点13分 评分:10
觉生寺又名大钟寺,位于北京海淀区内三环西路北侧。初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落成于次年冬,占地3000多平方米。该寺坐北朝南,殿宇六重,规模宏大。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此外,还有六座配庑分布在两侧。

寺院建造之初为僧人的寂静清修和信女善男顶礼朝拜的地方。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为皇家祈雨场所。每逢久旱无雨之年,皇上就到此祈雨,若持续时间长,便由亲王等贵戚轮流在寺内拈香。该寺的皇家祈雨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大钟楼是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由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个钟楼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的“散音池”,池深70公分,直径4米,池口距钟口1米;钟响池鸣,别有情趣。

钟楼内悬挂的永乐大钟,号称“世界钟王”,是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下令铸造的,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大钟通体赭黄,高6.94米,直径3.7米,钟唇厚18.5公分,重达46.5吨。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钟内外共铸阳文楷书佛教经咒16种,梵文咒语100多种,共230,184字,无一字遗漏。经文主要是朱棣在永乐十五年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此经几乎全部是佛、菩萨、神僧的名号,钟上仅铸此经前20卷,就达十三万七千字。经文字体婉丽典雅,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据文献考证,明成祖下令铸此大钟,一方面是为靖难之役歌功颂德,超度亡灵,另一方面则是为定鼎北京,强化封建思想统治的需要。大钟铸造于明京师铸钟厂,明万历年间此钟移至万寿寺,每月由六个和尚敲钟,直到清雍正年间才再移到觉生寺,并为之修建了一座上圆下方的两层钟楼。站在楼上层,能够清楚地看到钟钮和钟顶部的纹饰。悬钟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柱制成的,它的8根立柱顶部向内倾斜,合心向力,受力均匀。大钟能够悬挂在主梁上,主要靠一根长1米,高14公分,宽6.5公分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40多吨的剪切力而安然无恙,由于结构合理,历时几百年,毫无倾斜、歪闪现象。大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500多年仍完好如初。钟声雄浑响亮,重撞时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园百里皆闻其音,可谓世界古钟之冠。由于钟的壁厚不同,它的顶部厚12厘米,腰部厚9.4厘米,钟唇厚达18.5厘米,因此一经撞击,钟壁各部位产生不同频率,发出圆润、沉深的古音。凡有音乐素养的人均能从中辨别出十几种音调来。

大钟寺的东面庭院内,设立了古钟博物馆,收集陈列各类古钟数百口。其中既有原始社会的陶钟,也有民国的警钟;有高达两层楼的大钟,也有仅酒盅大小的微型钟,最大的为宋代熙宁年间铸造。宋元时代的钟呈桶形,从明初开始,钟口逐渐外张,呈喇叭形,反映了我国古钟发展史中对声学、力学原理的认识过程。


 
→回复

邻近景点
故宫
颐和园
八达岭长城
香山公园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箭扣长城
司马台长城
毛主席纪念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