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湖南 → 湘西 → 凤凰古城 → 吊脚楼 → 概况 |
|
回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走进凤凰古城,人们的目光一定会被那沱江河的吊脚楼群所吸引。之所以称之为“绝”,可以肯定,在湘西的土地上,甚至全国,能拥有如此上规模的吊脚楼群,恐怕只此凤凰古城一家。 在河岸上,那古古旧旧、高高低低,一栋傍着一栋,一檐挨着一檐,壁连着壁,肩并着肩地高高的拥挤在河岸上。一律黛黑色装束,一律青瓦鳌头,在背景南华山的衬托下,层次分明并整整齐齐地也东倒西歪地由西向东绵延逶迤。 可以说,吊脚楼群系凤凰古城定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重要建筑景观。 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起源于唐宋时期。唐垂拱年间,凤凰这块荒蛮不毛之地王化建县,吊脚楼便有零星出现,至元代以后渐成规模。随着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旧的去了新的来了,建筑物在日月轮回中不断翻新更替,目前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多是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揭开吊脚楼群形成之谜,它是贫苦大众的群体杰作。凤凰古城开四门,坚固完好的城廓框定的面积不足五万平方公尺,像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木匣,里面住的多是官僚商贾及富人。迁徙而来的贫穷外乡人在城中找不到栖身之处,只能在城外想办法立足。贫穷最能调动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在沱江河、护城河的城墙外狭长地带垒窠筑窝,一半陆地一半水面地凌空架起简易住舍。 建筑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具体写实,而且还有其强烈地表现性,观吊脚楼群便可解读到凤凰这个地域传统强烈以及深沉文化的底蕴。 在河岸上浩荡着数百栋的吊脚楼群每栋屋宇都隔有封火墙并一致地安装有鳌头。谓之封火墙,实为消防之用。从古走来,凤凰的先人们就十分懂得区域的防火法。封火墙的作用则是阻止火势蔓延。万一有失,损失也只是局部,不至于演绎成“火烧连营”。 由于封火墙作用重大,吊脚楼主们都对此墙备加呵护并极尽之美化。他们在每堵封火墙前后都装有鳌头,且鳌头都不约而同地一律为凤凰鸟图案造型。远眺,只只凤凰引项朝天,气宇轩昂,给人心驰振奋。这便可释解凤凰人对美的追求,对神鸟凤凰的崇尚。 凤凰古城河岸上的吊脚楼群以其壮观的阵容在中华国土上的存在是十分稀罕的。它在形体上不单给人以壮观的感觉,而且在内涵上不断引导着人们去想象去探索。它在风风雨雨的历史长河中代表着一个地域民族的精魂,如一部歌谣,一段史诗,记载着风雨飘摇的历史,记载着寻常的百姓故事。 吊脚楼里居住有苗、汉、土家等民族。贫穷使他们和睦相处,唇齿相依。据已故的凤凰宗教界名望人士田景光老先生述说:清朝末年,护城河岸的吊脚楼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烧掉了两户人家,众吊脚楼的人们于穷困中解囊赞助,硬是为两户人家扶起了屋宇。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尽管贫穷但品格却极其高尚,他们时时将国运视为己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凤凰一支土著部队被改骗为陆军第128师奉命开往浙江嘉善抗日前线,吊脚楼里就曾走出许多血性男儿,他们痛击日寇,马革裹尸,舍命疆场,为吊脚楼书写了一笔厚重历史史诗。 吊脚楼在悲壮中走了近千年。它在凤凰人民心目中的分量是重的。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旅游事业在凤凰已风云鹊起,吊脚楼里的人们纷纷将自家的吊脚楼重墨粉饰,开办了江边旅社、茶楼洒肆,以极其合理的价格热情服务于四方游客。 今天的吊脚楼,正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