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辽宁 → 朝阳 → 南北二塔 → 概况 |
|
南北二塔--朝阳原有三座塔,分别位于旧城的南、北、东三方。现仅存南北二塔。 南塔在朝阳南街,建于辽代,是方形空心砖塔,十三级密檐式,高45米,塔基方形,每边宽20米,高10米。塔身南面设券门,其它三面设假门,每面两侧各嵌石碑一块,各碑面刻有一灵塔名称。 北塔在朝阳北街,与南塔遥相对峙。现存的砖塔始建于唐代,是在北魏和隋代木塔基址上建造的,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现存的地宫、砖座、雕刻佛像的外层塔身等均为辽代修砌的。它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古塔。塔为砖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45米,塔基四面各宽20米,高5米。南四面有券门通塔心室,其他三面各筑假门一个,塔身四面共有八塔八碑十二佛。北塔对研究佛教艺术和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朝阳有三座辽塔,分别位于旧城的南、北、东三方,现仅存南北二塔。 南塔位于朝阳市老城区双塔街,建于辽代,是方形空心密檐塔。13级高45米,下有须弥座。塔身南面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其他三面设假门,塔门两侧上部各嵌一块石碑,上刻八大灵塔名称,从南向西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苑中法轮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苔都崛出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婆罗林中圆寂塔。八大灵塔的内容是关于释迦牟尼诞生、成道、创教的神话传说八个阶段,也称“释迦八相”。 北塔位于朝阳市老城区北街,与南塔遥相对峙。现存的砖塔始建于唐代,是在北魏和随代木塔基础上建造的,是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佛塔。 北塔为砖筑方型空心密檐式,13级高约45米。塔身南有券门通向塔心室,其他三面各筑假门一个,塔身四面共有八塔八碑,这些都和南塔相同。1986年对此塔进行维修时,在塔内地宫中出土了许多文物,。1988年又在塔顶第十二层的天宫中出土了用金、银、珍珠、玛瑙、琥珀、珊瑚、琉璃等“七宝物”制成的佛教文物达数百件,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入胜。 北塔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前后),是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思燕佛图”( 十六国的前燕、后燕和北燕均曾都于龙城,因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称)。“思燕佛图”为木构楼阁式塔,后毁于火灾。 隋文帝仁寿年间诏命在其台基上重建成密檐式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唐天宝年间曾修饰一新。辽初和辽重熙十三年两度维修,更名为延昌寺塔。形成了现今以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为地基,“思燕佛图”的台基为台基,隋唐砖塔为内核,辽塔为外表的朝阳北塔。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以及“五世同堂”的悠久历史,十分罕见,使北塔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199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200多万元,对北塔进行了加固修缮工作。维修期间发现了天宫、地宫,特别是1988年对天宫的发掘清理,出土了上千件奇珍异宝。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再现于世,是继1987年陕西法门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轰动了海内外。同时出土的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他如精美绝伦的金银器、华丽多彩的玛瑙器、绚丽夺目的玻璃器、晶莹剔透的水晶器和巧夺天工的玉石器等佛教文物更是全国罕见。地宫出土的辽代石经幢高大完美,被称为“东北第一幢”。 现在,北塔已修葺一新,以更加雄伟壮丽的新姿屹立在朝阳大地上,作为古城象征的北塔。已成为十方信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和中外游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