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新疆 → 吐鲁番 →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概况 |
|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被装饰的家”。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沟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 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加上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虽遭严重破坏,但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颜色鲜艳夺目。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前往千佛洞的交通便捷,道路平坦,旅游专线标准二级公路。可根据个人需要采取以下不同方式出 行。 A、出租车:夏利往返(停留一小时)约为80元/车左右。夏利单程送至千佛洞约50元/车。 B、公交车:从吐鲁番客运站乘吐鲁番至鄯善或三堡乡的班车,在胜金口下车,换乘当地客运三轮摩托或搭乘去千佛洞的便车即可(吐鲁番一胜金口5元/人,胜金口一千佛洞6元/车)。 C、一日游:每天早上北京时间8:30分从吐鲁番宾馆搭乘吐鲁番一日游旅行车,可参观绝大多数旅游景点,唯有不足是每个景点停留时间过短。价格:45元/人,四人以上即发车。 D、一日游出租车:可游览八个旅游景点,价格由游客与车主商谈。参考价为:桑塔纳、富康200--300元/车;夏利、斯科达 160-220元/车;面的(六座)120--180元/车。可参观: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苏公塔、葡萄沟、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坎儿井、吐鲁番博物馆、火焰山。 2、地址:吐鲁番市胜金乡 电话:〔0995〕8689117 8689116 3、门票及开放时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全年均正常开放,票价每人20元,无节假日票价。现役军人凭证件可免费参观。其它团体或个人若需要优惠价,请与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办公室联系。 4、游览须知 A、由于千佛洞地处悬崖山腰,在参观中请不要到未开放地区参观,以免发生危险。 B、在千佛洞洞窟内是不允许拍照和摄像的,请在游览时注意,否则会面临曝光和罚款的处罚。 C、请不要触摸壁画、在洞窟内吸烟等。 D、其他参观事项,请您在游览时注意景点的具体参观说明。 5、参观完千佛洞后,您可在附近游览以下景点。 A、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千佛洞12公里。 B、高昌故城,距千佛洞15公里。 C、火焰山,距千佛洞13公里。
佛像和壁画都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几乎所有佛像的眼睛都被毁坏了,据说原因是由于宗教冲突。 如果你看见一些整齐的切割痕迹,这些都是在20世纪初被许多欧洲冒险家盗窃的结果。 柏孜克里克,维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语是“装饰绘画”的意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又叫宁戎窟寺,共有洞窟 83个,现存的有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洞中壁画最有艺术价值的是第33号窟后壁的《弟子举哀图》和《比庄举哀图》。第16窟中的《伎乐图》、第17窟中的《地狱变》等。 →回复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北约 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有“山腰”之意。突厥语为“装饰绘画”之意。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柏致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中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方形穹庐项中堂带回廊式三种类型。建筑工艺主要有在崖壁内凿出、在崖壁内凿出后加厚土坯、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三种形式。根据洞窟形制,其用途可分为(l)支提窟。 (2)妣可罗窟。(3)僧房,(4)隐窟。在历经了麴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孜克里克在唐西州时期名叫“宁戎寺”,是新疆地区重要的佛寺中心。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壁画残毁的比较严重,破坏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宗教的原因。二是外国探险家的盗取和破坏。 17号洞窟:开凿最早的一个窟,约在南北朝后期,该窟为长方形纵卷顶。该窟原有七身塑像已毁,称七世佛,侧壁绘制与塑像结合的内容,顶部分层分格绘制《现无量寿经变》、《法华经变》等经变画,敷彩简单而着力线描,有大量的汉文榜题。洞窟中的壁画大量的使用石绿,石蓝。这是其用色的一个特点,窟顶绘有的22幅图画,表述了释迦牟尼怎样成为佛祖的故事。 20号洞窟:该窟建于10世纪,高昌王国时期,属方型穹庐顶式洞窟,是窟群中有代表性的洞窟,平面呈方形,中间是穹窿顶式中堂,两侧和后面有甬道连成的回廊。在正面墙壁上绘有回鹘高昌国王和王后的图象。画中高昌国王头戴宝珠冠,身穿圆领长袖袍,中束腰带,脚穿黑色长靴,腰上还配有小刀。王后衣着华丽,色彩鲜艳,体态丰满。中堂壁画以大悲观音为中心,左右壁配毗沙门天,甬道和隧道两侧壁绘有十五幅宣扬释迦牟尼本生因缘故事。 27号洞窟:它建于11至12世纪,这里的六座莲花坐佛已被毁,在莲花坐佛旁是闻法菩萨听佛讲经,听佛讲经是当时善良人们心愿的寄托的体现。千佛是古代很多佛的一个统称。 33号洞窟:该窟建于11世纪属长方形纵卷顶式洞窟,在后壁绘有“涅磐经变故事”,右半边为举哀王子图,左半边有多个面目凶恶,头后有光环的人为天龙八部,中间火焰冲起,表现的是八国王子分舍利的情况。即“各归其国,起塔供养”的场面情节。洞窟右侧壁为佛教弟子举哀图。洞窟内的壁画是回鹘高昌强盛的时期最高统治者思想意识的最高体现,他们生前任意挥霍劳动人民的血汗,享受荣华富贵,还想在死后变成佛。 39号洞窟:建于12世纪,为大型长方形纵卷顶式洞窟,是回鹘高昌王国后期所建,在侧壁的前部绘有供养菩萨行列。后部绘有“文殊变”“普贤变”,顶部绘有千佛,洞内后部正中原有释迦牟尼像,下部有荷花瓣雕塑,象征着须弥山的风景,须弥山是佛教的圣山。当时在洞窟的中间还有一个供台。在顶部绘有的千佛,反映了回鹘高昌王国由强盛转入衰败时期,最高统治者思想意志方面的变化,由最初的幻想成佛转变为求佛保佑。洞窟内侧墙壁上绘制着三个供养人像。到了这个时期,统治者在这里修建洞窟的风气至此进入了尾声,此后再无大型洞窟出现。 这里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反映出古代回鹘壁画和敦煌壁画一样大量在运用富于变化的具有“莼莱之风”或“兰叶描”式线条,同时又发掘了新疆传统的凹凸晕染法技艺,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当然,这些着力描绘雍容端庄的佛和菩萨,雄壮刚毅的金刚和天王等形象的佛教壁画,宣扬的是宗教思想。但是我们却能从中看到古代回鹘国王、王后及各阶层人们的形态,并从亭台楼阁,瓜果食物,衣冠服饰等绘画中,看到了古代维吾尔人民的部分物质生活。丰富的伎乐图,则为今天人们研究新疆音乐、舞蹈提供了形象的资料。特别是在壁画中保存了一批回鹘、汉、婆罗迷等文字的题记,是研究新疆各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回复
千佛洞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壁画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窟建设与艺术创作历经唐、五代、宋、元,时间长达7个世纪。公元13世纪未,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使当地的佛教渐衰,千佛洞也随之败落。现存的大部分壁画,虽满目疮痍,经过无数次掠夺,但劫后遗存的局部艺术品仍不失光彩,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另外,千佛洞的建筑艺术也极有历史价值,受到世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