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四川成都青城山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活动
新闻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成都青城山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青城山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距成都70公里,周围约120公里。古称丈人山,一名赤城山。据传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因历史悠久,林茂山幽,历来为蜀中名山,风景胜地。杜甫《丈人山》诗有“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咏赞。

  山内古木参天,群峰环抱,四季如春,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原始而华美,如世桃园,绮丽而又神秘。

  山上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这里岩石耸立,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青城主庙——天师洞。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出天师洞,过访宁桥,便到祖师殿,再向北去,可到朝阳洞,出之则直达高台上的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山石刻。   
推荐景点
天师洞 桃花溪渡假公园 上清宫 青城外山公园
建福宫

青城山
青城山
幽幽建福宫
青城山
青城山
青城山
青城山——湖光山色
青城山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vespasion(肖枫) 2007年1月14日 14点14分 评分:0
2006年11月去了青城山,由于看了很多攻略说青城山有四个小时就能爬上爬下,所以上午在都江堰过的过于悠闲,在都江堰南桥边不仅喝茶而且还享受了四川特有的掏耳朵,结果到青城山的时候是下午2点,心想计划刚好,6点下山后可以找车到后山,结果大大出呼我的意料,当我们爬到老君阁的时候就已经用了将近4个小时,当我们开始下山的时候,天渐渐的暗了下来,下到朝阳洞的时候天完全的黑了下来,整个青城山笼罩在一片黑色当中,路边没有一盏路灯,而且在上下山的必经之地天师洞晚上还锁门,在我们之前有三个人叫门有半个小时,结果没有叫开,无奈又重新上山,遇到我们和一个青城山的保安,多亏这个保安,在天师洞后门给里面打了电话,我们才得以有落脚之地.
 
→回复
york2005(晨雨) 2006年8月17日 23点15分 评分:0
到四川一定要去成都,到成都一定要去都江堰,起都江堰一定要去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离成都66公里。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美誉。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
  青城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现尚存二殿三院,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景色绝佳,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树龄达两千余年的古银杏树。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青城后山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源。后山还是蜀茶的著名产地。
  传说: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青城山的神仙们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交通:茶店子客运站(原西门汽车站)每天有发往青城山、青城后山的班车,10分钟一班。从都江堰坐车到青城山只要20分钟,中巴车票价10元。前山到后山只需乘中巴或出租车过去。
  门票:前山门票60元;月城湖渡船往返6元;前山索道单程30元,往返50元(月城湖下站,凌云山庄上站);后山门票20元,金骊索道单程25元,白云索道35元。
  游览线路:
  步行游览(前山):景区大门——怡乐窝——天然图画坊——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老君阁(青城第一峰)——圆明宫——玉清宫——月城湖——建福宫
  索道游览(前山):景区大门——怡乐窝——月城湖(渡湖)——索道——上清宫——老君阁——朝阳洞——祖师殿——天师洞——天然图画坊——怡乐窝——景区大门——建福宫
  前山——后山:祖师殿——轩皇台——三险——金鞭岩——后山
  小贴士:步行游览体力消耗大,但是可以体验宗教意义上的天路历程;索道游览则较适合年老体弱的游客。
  住宿:若要真正体会青城的“幽趣”、青城宾馆等,价格100~500元/间都有;后山可住青城后山度假村等。另,山中部分道观也可住宿,20~30元/人。山中还有农家乐,30~80元/人。
  餐饮: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他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了“青城四绝”:洞天贡茶、洞天乳酒、白果炖鸡、洞天泡菜。
  特别提醒:青城山的山道入口和出口几乎都被各种索道和新修的仿古庙宇遮没了,较难寻找。为防止迷路或上当,建议喜欢徒步登山的朋友买好导游图再上山。
 
→回复
xiaoxiaoqing(玫瑰花开) 2006年7月5日 12点46分 评分:10
         青城山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厂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来的专家充分肯定。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呈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 "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 "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 "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 "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婉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土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兰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录咒术相结合,称 "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 "雷渊广福真人",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
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炼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 "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 "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
建福宫,在丈人蜂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年),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 "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董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 (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
上清宫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应亭,取 "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蜿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宫,那末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 (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的"读书台"。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天师殿,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洞。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严,左掌直伸,现出掌中"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雅,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开元皇帝书碑,令 "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十分宝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观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 "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凭着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 "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祠碑"刻的是冯玉祥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祠:"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说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祠祭祖了。
  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行过维修。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瞻 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g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楼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配合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三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口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 (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 (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 (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殿前的石栏上,刻有许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戏耍,光头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 "毛根儿",穿开裆裤,若婴孩形象,
是为"赤子"。按 《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生悦耳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百雕就叫天籁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回复
nsh8860(那齐娅) 2006年3月15日 13点39分 评分:10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青城山确实有“幽”的特点。由于历代开拓者颇为上山的人设想,在山路中,游人每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略事休息。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而且越往上,亭距越短,因为这时游人已感疲劳,需要多休息几次。游览青城山的乐趣就在于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路,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美景,来到一处道观,就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荼,欣赏观中建筑和所藏文物。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

  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 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建在丈人峰下,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其左 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它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 苍岩壁立,绿树交映,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回复
kevin_chen(西门饮马) 2006年1月12日 15点38分 评分:10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青城山后山景区更有神秘的洞、大蜀王遗迹、遍布山中的飞瀑渊潭、曲桥栈道、颇具原始野趣。青城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主要景点:建福宫、天师洞、掷笔槽、访宁桥、祖师殿、上沮宫、老君阁、玉清宫、月城湖、金鞭岩、水晶深洞、泰安寺、金娃娃沱(三潭雾泉)、龙隐峡栈道、又一村、白云万佛洞、通天洞、白云古寺、白云古寨、双泉水帘、翠映湖、百丈长桥等.
  青城山的保护和繁荣同中国道教的在这里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公元二世纪的东汉时期,张陵在大邑境内的鹤鸣山学道,用“黄老之学”创立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在四川正式建立,青城山是天师道发祥地之一,是张陵天师修真传道的圣地,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以后历代相传,日益发展,极盛时全山道教宫观有70多座。由于道教崇尚自然,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他们把神仙居住之地叫做“洞天”,就是指环境特别优美,没有红尘俗务烦扰的修真养性之地。青城山在历代道家维护之下,始终保持了林深山秀、环境清雅,为“青城天下幽”的长存不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复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24日 23点30分 评分:10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 

青城山主要的景点有:建福宫、上清宫、天师洞等。

建福宫在青城山麓丈人峰下,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原名丈人祠,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始建,祀奉宁封子。宁淳熙二年(1175年)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现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1951年后屡有培修,焕然一新。后殿悬挂一幅长联,共394字,为全国第三长联。右则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遗迹。旁有鬼城山,传为岷山真人鬼谷子(即蜀中八仙之首容成公,传为黄帝师)隐居处。

天师洞是四川省著名宫观,又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和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也称古常道观。天师洞位于青城山半腰。初名延庆观,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始建,唐改称常道观。观后天师洞传为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相继来此修道。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是青城山最大宫观。三清殿为主殿,一楼一底,楼上为无极殿,楼下殿内有须弥座彩塑三清造像,殿正中悬挂康熙皇帝手书“丹台碧洞”匾额。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通高90厘米,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神座前立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揽书”碑,碑本四面刻文,正面刻“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手诏”,碑阴刻益州长史张敬忠的上表,该碑记载了唐代佛、道之争:开元初飞赴寺僧夺常道观为寺,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下诏观还道家一事。内有一棵千年银杏,传为东汉张道陵植。天师洞同有石刻张天师像及清代续塑的30代天师张继先像,观周围还有降魔石、掷笔槽等遗迹。

上清宫是青城山位置最高的道观。晋代始建,后废,唐玄宗时重建,五代王衍时再建,明末毁。现存观宇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至民国年间陆续重建。大殿祭祀三清。还有传为麻姑浴丹处的麻姑池、八卦鸳鸯井,有楠木刻板《道德经》全文等珍贵文物。宫左玉皇坪据说是前蜀王衍行宫所在地。

所在城市:成都市

地址: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镇


电话: 028-87288159 邮编:611844

传真: 028-87220226

门票: 60元/人
 
→回复
2005zyzy81(寂寞在唱歌) 2005年9月27日 15点59分 评分:10

距城区16公里的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道教发源地。青城山背靠岷江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处处藏幽纳翠,四季风光各不相同。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此结茅传道,著道书24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宫观和大量的文物古迹。这里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为邛崃山系中的一个环扣。山峰呈形排列,状如城廓。山上林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山”。从山门入口处的建福宫沿着被杜甫称为“丹梯”的石级向上攀登,道旁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是“苔深不雨山常湿,林静无风暑自清”的避暑胜地。山上的常道观、天师洞、古银杏、掷笔槽、三皇殿、手诏碑、麻姑池等都充满种种传说。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地。 近年青城后山又得到极大的开发。前山后山都有缆车,方便游人观光。




 
→回复
noonflower(月亮花) 2005年8月28日 17点39分 评分:0
我们在旅游时,不要一味的追求风景的美丽,我们更要追求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不要一味的乱跑让自己着累,我们要驻足旅游给我们带来的赏心悦目!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7年5月10日 09点29分 评分:10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以青翠满目,山 形如城而得名,连峰不绝,蔚然深秀 , 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云雾缭绕的山中深藏着8大洞、72小洞,相传东汉张道陵(民间俗称张天师)曾修道于此,道教称为第五洞天。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个景点
区内气候温和,被林海点装的雄峰犹如一座青色的城,绿色的海。这绿和秀组成了青城山“幽“的基调山上的宫、观、桥、亭、坊、阁、泉、池、或匿于绝岩之下;或隐于密林之中,呈现了无穷的幽意。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心,宫观相望,古迹甚多。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登顶眺望,成都平原尽收目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道教名山,著名旅游景点。古称天谷山。在都江堰市西南。 因青山四合,状若城廓,故名。属邛崃山系,处邛崃山东坡与成 都平原交接处,背靠岷山雪岭,面向成都平原,山体主要由砾岸 组成,有36峰,最高峰海拔1600余米。为道教第五洞天,全称洞 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

  相传东汉张陵在此后山(即大邑鹤鸣山)结茅,传五斗米道 ,其子张衡、孙张鲁也嗣法于此。晋范长生、隋赵昱及赵冕、唐 杜光庭等相继来此修道。

  有张天师降摩的掷笔槽、试剑石、天师手植银杏树、天师池 、唐玄宗手诏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铸飞龙铁鼎、杜光庭读书台 、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师像、明代木雕门屏等文物遗迹。

  历代宫观林立,至今尚存遗迹38处。现存主要宫观有建福宫 、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 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明代,青城山道教属正一道,明末趋于衰落,清唐熙时武当 山全真龙门派道士士陈清觉来此山传道,从比属全真龙门派碧洞 宗,至今已传13代,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处胜景之说, 以“青城天下幽”著称,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曾以青城后山为 根据地,并存明末张献忠起义部队驻扎的遗迹。


青城后山深藏不露,极具神秘色彩,多年以来,因交通不便,游客寥寥,宫观香火,远无前山之盛,故其吉更胜一筹。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城后山旅游资源已得到有保护的开发,在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以泰安寺、沙坪为中心,新建了观光索道与各类宾馆,开辟了许多全新的旅游项目。

月城湖位于青城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的鬼城山旁,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源出青城第一峰的清溪水,在这里汇成水面三万平方米的山间小湖。相传为轩辕黄帝之师、蜀中八仙之首的岷山真人鬼谷隐居处,又传五代孟蜀时,仙人刘海蟾亦在此修炼。月城湖周,青山环卫,画意盎然,碧绿湖水,宛如明镜,四周山谷,倒映水中,朝晖夕阴,云蒸霞披,山姿水色,令人沉醉。堤上有长廊,给人以观景歇憩,品茗怡乐;湖中有游船,供游人逍遥畅游。月城湖使你得山水之悠闲,忘却尘世之喧嚣,实为青城前山之著名景点。

圆明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鱼山的缓坡谷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宫内有四重殿堂:前为灵祖殿,供奉灵官神像;二殿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为斗姆殿,斗姆即圆明道母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后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吕祖、邱祖和重阳祖师。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有即景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环境十分出静宜人。

祖师殿古名洞天观,初建于晋,北宋时改名清都观,明末毁损,清代重建。因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名真武宫,又叫祖师殿。古迹有唐代薛昌浴丹井、杜光庭读书台、清代云松塔,以及抗日将军冯玉祥所建“闻胜亭”和碑记。1982年,祖师殿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1993年,新建了灵宫殿及客房。
祖师殿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环境十分清幽。殿右有小道,直登天仓三十六峰之轩皇顶,可俯瞰青城前后山风光。
泰安古镇,位于青城后山,历史悠久,自古为扼成都一带西入金川必经之驿道——“花坪老泽路”冲要的重镇。唐代为味江寨,宋代建置味江乡、味江镇,清代始依场后的古泰安寺,易名为泰安镇。泰安古镇自古为茂汶、金川和山下成都郊县物资交流的中转重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现在为游人游览青城后山,食宿、休闲、娱乐集散地。热沛繁华的泰安古镇,味江河水,绕镇而过,街道为古老的木结构古式建筑,青堂瓦舍撑弓,高低错落有致,古朴余韵犹存,不失古镇风采。
泰安寺,坐落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是青城山现存佛教寺庙中最悠久者。古籍载:“唐代初建,逮明复振;楼殿壮丽,甲于青城。”自唐宋以来,一直为佛门弟子向往的圣地,并为佛教的讲习之所。经各代修葺和重建,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及僧舍斋房等建筑。寺内现存清代古碑三通,山门“古泰安寺”为前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镌刻。寺外有明代著名高僧鉴随禅师灵塔,寺周有古红豆树,银杏树及松楠等参天大树数十株。气脉汇聚,环境空灵的泰安古寺,实为居士们拜佛参禅、休闲疗养的绝佳境地。

金鞭岩,位于青城天仓三十六峰之阴,与神仙岩、鸡公岩、甑子岩连缀组成,高差两三百米,长达十多华里的天仓诸峰断层,后人统称为“金鞭岩”。在天仓第十三峰半岩间,有凹形洞窟,深涧数米,洞口有三条石棱,晴日未时,阳光照射,可见金黄色泛光柱形物三根,二竖一横,相传为古代神仙赵公明武财神藏金鞭之所。金鞭岩,层峦叠嶂,高下错迭,为丹霞地貌,雄峻、峭拔,为青城雄奇险奥之灵区,其壮观不减华泰!仰望金鞭岩,那绝壁千丈,连峰十里,苍藤老树,直入青暝的壮观景观,堪称是天造地设的人间画屏。青城前后山,均有游道至36峰之绝顶轩皇台,俯视前山诸峰,如峰浪起伏,尽皆东去,川西平畴,尽收眼底;回首后山红岩、六顶诸峰,层峦叠嶂,白云缭绕,味江奔流,古道弯弯,曲径通幽;早晚间看日出、云海和晚霞、雪山,使人心旷神怡,飘飘然如入仙境。古人有诗云:“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城还似不曾游.”
水晶溶洞,位于青城后山“三洞水”的半岩间,又名“三龙水晶洞”,生长于1——3千万年前,在极其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璀璨无比的砾岩钙华溶洞。溶洞共分上中下三层,奇丽多姿,实属罕见。洞深数千米,现开放游道约千米。洞内有河,游人既观洞景又观洞泉,暗河上钢芭作路,五彩灯光照耀下,千姿百态的石笋、石幔、石花,映在水中,宛如进入色彩缤纷的梦幻世界,让你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作出各式各样的发现和审美品评。
五龙沟,位于青城后山,古称蛮河,全长8公里,因传说古时有五条神龙,隐于沟中而得名。溯沟而上,峰峦叠嶂,岩耸谷深。苍峰壑间,有神秘莫测的金娃娃沱,景色绝佳的龙隐峡栈道,韵味无穷的石笋岩、回音壁,以及蔚为壮观的五龙抢宝、白龙吐水、水映彩虹等景观,还有古韵十足的桃园别洞又一村和桃花溪公园。五龙沟里,杜鹃、山茶、山桂、野菊等点缀其间,有如神奇壮丽的仙山佳境。

·青城山景区最新票价:
·前山门票:90元
·前山索道(单程):35元
·前山索道(往返):60元
·后山门票:20元
·后山金骊索道(单程):30元
·后山金骊索道(往返):55元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