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辽宁 → 本溪 → 老秃顶 → 概况 |
|
老秃顶是“辽宁屋脊”,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桓仁县境内,属长白山脉。主峰海拔一千三百二十五公尺,面积七万二千亩,山顶气候寒冷,草木低矮,似龙爪状,故名老秃顶,但山腰森林茂密,有原始林。林中,有柞、桦、楸、椴、松、枫、槐、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峻岭丛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戴腾鸟等珍贵动物,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多种多贵中药材和各种山菜、山果。一九三五年,东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遗址尚存。
老秃顶自然保护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超过八百八十毫米,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次生林中,生长着大量的柞、桦、楸、松、枫、槐、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峻岭丛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以及珍贵的戴胜鸟等动物;山坡林木中,还生长着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到多种名贵药材。每当春暖花开季节,漫山遍野到处可见奇花异草吐露芬芳;当金色的秋天来临时,累累欲坠的各种山果,红透了小脸,在向人们微笑。这里被列为我省林土、生物、植物和气象研究的基地。又被专家们视为自然博物馆。 一九三五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将军领导的第一军曾在这里建军立根据地和密营。他们凭借这座天然屏障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抗联密营遗址至今犹可辨认。 →回复
本区为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的延续部分,主峰老秃顶子海拔1325.3米。由于保护区地处长白山和华北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生物区系具有过渡性特征,是我国长白山植物区种红松分布的最南限和华北系种油松分布的最北限,并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本区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有陆栖脊椎动物63科、222种、其中哺乳类16科44种、鸟类38科、158种,爬行类4科、11种、两栖类5科、9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生动物的有紫貂、金雕、水獭、黑熊、花尾榛鸡等21种;野生植物有232科、178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人参、双蕊兰、紫杉等17种,并有一些当地特有种和国内新纪录种在保护区内被发现,本区还是辽河的发源地和鸭绿江的重要源头之一,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于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回复
保护区内有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总面积6000亩,繁育100多种针阔叶优良树种,每年可生产大量的优良种苗,为林业生产、城市绿化,满足需要。 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鬼斧神雕,造就奇山异水的自然景观;具有长白山的种群复杂,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的森林生态特征,“东北小长白”生态景观。辽宁第一峰山势宏大,沸云似海,蔚为壮观;冰壶沟的云天瀑布、百瀑川;靖宇潭,古树参天,暖流潺潺;天桥河的蟾蜍石、盘龙腾等自然景观,春季野花烂漫,百鸟争鸣,金秋枫叶红遍,层林尽染。呈现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图画。 巍峨壮丽的老秃顶子山座落在桓仁县西部, 海拔1,367米,素有"辽宁屋脊"之称。顶峰有千余米方圆寸草不生,故名老秃顶子。 老秃顶子山体高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登极顶,放目远眺东南的八面崴、五女山、大青顶子、花脖子山诸峰均隐约可见。每当夏秋两季,从顶峰俯瞰山下,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尤其是旭日东升,白云托日,浮空絮红,分外妖娆,展现人间奇景。 老秃顶现为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全区面积7.4万亩。每年都吸引着不少科研人员和游客,前来考察和游览。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大面积原生状态的森林,是一座动植物和微生物种资源的宝库。据调查,名贵药用植物有:人参、 党参、 贝母、天麻、木通、细辛、东北刺人参等300余种。食用植物如:蕨菜、薇菜、木耳、猴头蘑、榆黄蘑、元蘑等山珍更是丰富 多样。 栖息的野生动物约40多种,鸟类200多种,鱼类10余种。闻名世界的毛皮兽和动物性药材有:梅花鹿、金钱豹、东北熊、獐子、 水獭、黄鼬、蛤什蚂等。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不但动植物种类繁多,而且还保持了原生状态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基地。由山麓到山顶,可分为四个不同的自然景观带:即阔叶林带、针阔叶林带、 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这里还有第四纪冰川浩劫幸存下来的世界稀有的古化石植物紫杉(东北红豆杉),以及闻名国内外的天女木兰。 六十年代曾引起世界植物分类学家及古生物学家极大兴趣的双蕊兰,也是在这里发现。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