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江苏 → 扬州 → 大明寺 → 概况 |
|
大明寺位于万松苍翠的蜀冈中峰,是始建于南朝刘宋时的古刹。殿宇宏敞,花木葱茏。唐代鉴真大师曾主持此寺,传经讲律。寺内古代建有九层的栖灵塔。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临赋诗、传为佳话。 南北朝时代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创建,年号就做寺名。清乾隆皇帝(1736~1795年在位)行幸此寺时,亲笔为此寺题了「法净寺」山号,於是改名“法净寺”,现又恢复为“大明寺”。 位于鉴真纪念堂西侧的欧阳修祠是南方风味的古代建筑,堂内陈列着欧阳修的石刻画像。位于大明寺西侧的平山堂,是在北宋庆历8年(1048年)由欧阳修建造的,他在这里饮酒、欣赏风景、作诗。由于这里看上去和南方江南的远山似乎是平行的,所以取名为平山堂。平山堂是大明寺境内最静寂的地方,带有文人建筑的风格。 鉴真纪念堂坐落在扬州西北大明寺大雄宝殿东侧。唐代鉴真大师,历尽艰险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由梁思成主持设计的鉴真纪念堂为唐代风格的建筑,于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1973年建成,正殿须弥座上供奉的以干漆夹贮制作的鉴真坐像,闭目冥思,神态坚毅安祥。这座纪念堂,包括正殿、碑亭、门厅、陈列室等。纪念堂正殿的构造是参照日本的唐招提寺的金堂设计的。这组建筑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生前最后的作品。 西园位于平山堂西面。这个园子开阔而粗犷,在扬州园林中独具一格。西园建于蜀岗之上,四周丘陵起伏。园中有大池,游鱼可数。园中最著名的是“天下第五泉”,凡到这里来的游客,大都有品饮五泉水沏的新茶。
唐天宝二载(743), 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首次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 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载-日天平胜宝五年(753), 东渡日本成功。鉴真大师为中日友谊开辟了新的篇章。 唐会昌三年(843), 栖灵塔遭大火焚毁。会昌五年,武宗诏令毁全国大寺四千余所、中小寺院四万余所,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大明寺未能免于此难而遭毁坏。唐末吴王杨行密兴修殿宇,并更名为“秤平”。 宋景德年间,僧人可政化缘募捐。集资建塔七级,名“多宝”。真宗赐名“普惠”。寺庙自宋末历经元朝至明初沿称”大明寺”。 明天顺五年(1461),僧人智沧溟决心重建庙宇,经师徒三代经营,规模渐复;后经变乱,塔寺变为荒丘。万历年间郡守吴秀建寺复垲。崇祯年间巡漕御史杨仁愿又重建寺庙。 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维扬,寺庙不断增建,规模逐步宏大,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费力颇多,大明寺遂成为杨州八大名刹之首。雍正帝曾题联“万松月共衣 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 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当高宗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敕题法净寺”(敕:皇帝号令)。其实大明二宇并非指大明王朝,而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与大明王朝相隔千载。咸丰三年(1853),法净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之兵燹。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重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邑人王柏龄(字茂如)一度重修寺庙。民国三十三年,大明寺住持昌泉弹师与程帧祥募集资金,由王靖和董理工程,重修庙宇佛像。1951年修建寺庙。 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又重修寺庙。1966年,文革浩劫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佛像。出于周恩来总理的电谕,要坚决保护大明寺文物古迹。地方政府采取封闭庙宇的措施,因此寺庙才幸免于难。 1973年,鉴真纪念堂建成。1979年3月,寺庙全面维修,所有佛像贴金箔,此后至今寺内香火不断,中外宾客云集于此以祈求吉祥。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将“法净寺”复名为“大明寺”。 →回复
1250年前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带去的3颗舍利子,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益田快范、唐招提寺执事西山明彦的护送下,回到大明寺供奉。这3颗舍利子,与大明寺原收藏的舍利子一道,安奉于栖灵塔二层楼金丝楠木座。 11月2日7:30,位于蜀冈之巅的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秋风清朗,隆重而肃穆的佛舍利子迎奉仪式在这里举行。这3颗珍贵的舍利子盛放于水晶瓶中,被护送到栖灵塔供奉。据益田快范介绍,1250年前鉴真到达日本时,曾带去1000颗舍利子,如今大多数已经流失。这3颗舍利子存放于唐招提寺著名的建筑东塔,在日本名哲时期东塔毁于地震后,便移存于寺内名为古楼的建筑内。益田快范说,唐招提寺将鉴真遗物佛舍利子回馈大明寺,是希望弘扬鉴真精神,进一步促进中日友好,向世人表达实现全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回复
鉴真的父亲是一个在家信佛的居士,曾在扬州向大云寺的智满禅师学过佛法,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鉴真少时禀赋聪颖,常随父进入佛寺,祈求消灾降福,受到佛教信仰的影响和熏陶,培养了浓郁的宗救情感。长安元年(701), 他14岁时随父亲到大云寺,见佛像便萌生出离俗之念,遂向父亲提出出家要求。父甚感吃掠,但很快便应允了他,并推荐给智满为门徒。于是鉴真便成了大云寺的一位小沙弥。 数年中,他认真阅读经籍史书,僧房内常传出他的诵经声。神龙元年(705)春, 佛教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岸应大云寺智满和尚的邀请,从长安来到了扬州。由智满推荐,鉴真在大云寺从道岸受菩萨戒。那年鉴真18岁。他勤奋好学,从道岸那里学通了不少佛义,通岸又是当时著名的建筑专家,亲自向鉴真传授绘画和建筑艺术。鉴真昼夜苦思,精奥透髓。神龙二年(706), 道岸带着他修建了广陵龙兴寺和开元寺。鉴真的好学使他佛业大进,很得南山宗的青睐。 神龙三年〔707),鉴真感到在扬州听讲已无法解释自己的疑惑.更感到自己要扩展视野,参学各方大师,于是便随道岸离开扬州,去当时的佛教中心长安。在这半年中,他又去洛阳,登龙门、涉关陵、游白马、眺八景,足迹所向,朝山名胜,处处留心。当年底他再返长安时,道岸对他的才学已非常感叹了,便推荐当时在实际寺的另一位高僧--荆州南泉寺的弘景禅师为鉴真授具足戒。鉴真又从弘景禅师学习五明医学药典,并能出入皇宫的太医署,在那里求教医学上的疑难。所居实际寺内的净土院是长安当时著名的景点,其雕甍画拱、圆方镜,结构之妙堪称一绝,这给年轻的鉴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环境。道岸对鉴真不断指点教诲,在道岸监造小雁塔的过程中,鉴真从中学到了佛教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装饰等方面的实际知识。当时的两京佛寺内藏有大量的良工塑像和名家壁画。鉴真又到洛阳仔细观摩龙门石窟的雕刻,在观摩中受到雕刻艺术的熏染。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 鉴真从洛阳返长安,继续从师学习。他在那里苦读了玄奖翻译的佛教小乘经典。拜曾经游学印度等国30多年的名僧义净为师,又常进人国子监听讲。这是鉴真潜心学习的时期,他专心地研究了梵文经典,著述了《佛性论》、《顺义说》。加上这时的长安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许多外国僧人来此传教,鉴真在长安接触到不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僧侣,他们为宗教理想不辞劳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鉴真,对他后来产生很大购影响。 在长安、洛阳滞留期间,鉴真历访丛林、遍参高僧、潜参高僧、潜心佛典。先从济融律师习《南山律钞》(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所著)等书;又在长安样定寺随义威律师听讲法砺律师的《四分律疏》;从西明寺远智律师听讲《律疏》;在洛阳再听授记寺金修律师等讲《律疏》; 又至长安听观音寺大亮律师再讲"砺疏"(名僧法砺为《四分律》所作之疏)5遍。当鉴真离开繁华的京都时,已成为精通律义、学有所长、知识渊博的名僧。这一年是开元二年(714),他27岁。 回扬州后的当年仲夏,他就主持了大明寺结会,开始从事弘法传道活动,并在江淮之间开始讲经说法,宣传教义,授戒传律,传戒度人,兴建佛寺。在此同时,他又着手筹款,规划并亲自主持营建了80多处寺院僧舍;指导塑造、绘制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又创建和扩大了救济贫病者的悲田院和供养三宝的敬田院;抄写了1万1千多卷经典.并监制施送的彩帛袈裟3千余领,供送五台山僧人。所主持的道场法事,更是难以数计。 佛教重要的是宗派师承,宗派间对佛教的某些教义、宗旨的理解及实行有所不同。当时的律宗分成3派: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鉴真对各家学说互为参照,以南山宗为主,广为吸收,成为南山宗的嫡传;同时又成为三宗的集大成者,成为继道岸与道岸弟子义威之后,全国众望所归的授戒宗主,成为名满天下的律学权威。这期间,他前后宣讲《大律》和《疏义》40遍,宣讲《律钞》70遍,宣讲《轻重仪》和《羯磨疏》各10遍。多年以来,他临坛授戒,度人4万余, 弟子中的西京安国寺睿光、扬州兴云寺惠琼、江州大林寺志恩、苏州开元寺辩秀、天台国清寺法云等35人,都是各地著名僧寺的律师,在佛教界享有极大的声誉,鉴真可谓是桃李满天 →回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