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桂林象鼻山前的漓江畔。洲长千余米,宽二三百米,因曾住过訾姓人家,故名訾家洲,简称訾洲。传说洲头如蛙头,中部如蛙身,每逢漓江大水,洲可上浮,故又名蛙洲或浮洲。唐元和年间(806—820),桂管观察使裴行立在洲上建亭台楼宇,遍植花木,极盛一时。文学家柳宗元还特别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山水文章《訾家洲亭记》,第一次品评桂林山水是“天下唯一不可多得的地方”。春日的“背离烟雨”和秋日“訾洲红叶”,都是桂林景致醉人的地方,特别是近年在洲旁建起桂山宾馆,白墙黄瓦,飞檐吊阁,点缀江山,更别有一番情趣。
lianghaifr(海阔天空) |
2005年10月25日 17点41分 |
评分:10 |
訾洲位于漓江东岸,与象鼻山相对。是漓江和其支流小东江之间的沙洲。长2500米,宽500米,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经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又洲头高地隆起如蛙头,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义,故旧时俗称老蛙洲。訾洲上,翠竹摇风,绿水环绕,群山簇拥遥列,东可望七星山、穿山、塔山;西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象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每当细雨蒙蒙,烟波渺渺之时,洲上笼罩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被称为桂林八景之一——“訾洲烟雨”。 訾洲开发始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桂州刺吏兼桂管观察吏裴行立,迁走老百姓,沿江营造燕亭、崇轩、飞阁、闲馆等建筑,使訾洲成为宴游胜地。文学家柳宗元作《訾家洲亭记》,盛赞此事,并称訾洲当“胜甲天下”,陆宋休作《訾家洲诗》亦称:“新春蕊绽訾家洲,信是南方最胜游。”自此,訾洲游人不断,题诗不绝。宋代张孝祥诗:“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云山米家画,竹水辋川庄。”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訾洲景色。如今洲上建有四星级“桂山大酒店”,建筑之华丽,胜于唐代,绿树掩映着黄色楼台,景色如画。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