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苏常熟黄公望墓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常熟黄公望墓概况
墓地石牌坊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虞山北麓小石洞附近,墓碑题有“元黄公望墓”字样,黄公望(1269 1354),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画家。五十岁左右隐居富春江,专心于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浅绛,笔势雄伟,苍浑秀润;一种是水墨,皴纹极少,笔意简远。《富春山居图》是他的代表作。他和王蒙、倪瓒、吴镇合称为元四大家。



  清乾隆时修该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其16世孙黄泰修墓建坊,筑罗城、墓道等。1982年整修,神道用黄石铺筑,从公路直通墓前,长约60米。墓以砖砌筑,直径3.5米,高约1.4米。黄石砌的罗城内立墓碑,碑高1.3米,宽0.36米,墓冢碑上楷书"“高士黄一峰公之墓”,并刻有画像、传略。此碑为黄泰修墓时立。





  
                       






黄 公 望 墓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danni_pu(圣丹妮) 2005年8月4日 09点45分 评分:10

    位于虞山西麓小石洞左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公望(1269-1354年),是元代最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以其为首,与王蒙、倪瓒、吴慎被后人称为“元四家”。本姓陆,家居常熟城内子游巷(今言子巷)。幼年父母双亡,在元年攻占常熟后,过继给寓居常熟虞山小山头的浙江永嘉黄氏作嗣子,改为黄姓。黄氏年九十而无子女,得嗣子喜曰:“黄公望子久矣”,因而为之起名公望,字子久。黄公望中年后曾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张闾属下小吏,因张闾逼死人命而无辜受牵连入狱。出狱后便隐居不仕,归常熟并加入“全真教”,自号“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常来往于常熟、松江、富阳、杭州一带,讲道卖卜,邀游山水。

    黄年轻时,结交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受其影响甚大。三十多岁学画时,师法唐、五代之王维、董源、巨然及宋代之郭熙、李成等。中年之后,其绘画极其注重师法自然,在常熟,常泛舟于尚湖观察湖边虞山拂水岩之皴石,常寻景于虞山探阅山色朝暮变幻和四时阴霁;居浙江富阳时,常领略江山秀美明朗。其作画常用两种笔墨,一为水墨色,少皴纹,意境简洁高远;另一为水墨作底以淡赭石为颜料设色,多干笔皴擦,多画山岩;后一种成就尤高,被后人称为黄氏首创的“浅绛山水”。其作画还渗合书法草籀笔法,峰峦浑厚,草木华滋,雄秀苍茫,画风自成一家。对明清两代山水画影响至大,明代的吴门画派、清初的常熟虞山画派及安徽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都尊之为作画之圭臬。
黄传世杰作,约存二十余幅,分别珍藏于中国上海、南京、浙江及台湾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富春山居图》,此图是黄79岁时为至友无用禅师所画,历数年始绘成。画面表现秋初富春江两岸山野景色,显示出黄氏“浅绛山水”的典型画风,是元代画坛最辉煌的杰作,后人把它比作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图经明清两代诸多人士相继珍藏,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转至宜兴吴向卿手,吴临死前嘱家人焚此画以殉,其侄趁其不备从火中抢出,但已烧残一段,后吴家人把该一段烧残部分截割,此为短段,长51.4厘米,称“剩山图”,今藏浙江博物馆。未烧着的长段长637厘米,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氏在杭州逝世,遗体归葬故乡常熟。其墓1983年进行了整修,坐北朝南,占地800多平方米,封土直径4米,高1.5米,冢后竖清嘉庆间其裔孙黄泰所立“元高士黄公一峰之墓”碑一通,外设罗城、拜台。墓道顺山坡而下,长而60米,道口有七十年代重建单间冲天式墓坊一座,上镌“元高士黄大痴先生墓道”。

    其祠初建于墓前,清同治间迁至虞山西北麓邹巷,临山塘路,今尚存飨堂一进,面宽3间11米,进深8米,1984年为纪念黄公望诞辰630周年,在祠中立石碑一通,现该祠列为黄墓之附属建筑。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