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浙江 → 丽水 → 通济堰 → 概况 |
|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为一座堰,修了一本志书 通济堰完全不是我想像的那样——石头大坝、水流湍急、两岸卵石堆积——我是以都江堰的形象来想像它的,而通济堰,它真是一座江南的“堰”,秀美而平和。 通济堰隐身在两岸茂竹修林的青山之间,一条呈拱形的石桥把松荫溪隔成有明显落差的上下两段,上游的一潭碧水哗哗地通过堰区,除了鸟鸣,一切静谧。倒是一幅绝好的中国山水画。丽水市博物馆副馆长梁晓华便是凭此一帧“通济堰日落图”在摄影赛上获奖。不过,梁晓华说,在洪水期,这石堰可是威力巨大。 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这在国内的古代堰坝中是罕见的,现存的多为直形坝。拱坝较直坝加长了坝体,相应地降低了大坝的单宽流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其次,拱坝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并相互消长,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拱坝与排沙闸共同作用形成螺旋流,能排去通济闸前的淤沙。 通济堰坝露出水面的仅一二尺左右,似貌不惊人,但它的底部工程则是浩大的,拱坝截流时也颇费了番功夫。大坝最初为木筱结构,南宋年前改为石坝。1954年维修大坝时,发现坝底的卵石层上铺有两层巨松(水底松木不易腐烂),现代称之为“眠牛”,可大大均衡坝身的重量,稳固坝体。松荫溪两岸山林多产松木,这巨松便取自近旁,所以溪旁的小山便有了“堰山”的称谓。 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每天能拦入堰渠20多万立方米的水量,干渠长22.5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源灌区。干渠分凿出支渠48条,支渠再分凿出毛渠321条,并在堰渠上建有大小溉闸72座,各渠边又有众多的湖塘储蓄(像长藤结瓜般),以备旱时不足,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网,完全符合现代水利工程多级水利网分派布置。 由于实用又科学,水网千百年来没有重大变动,现有的水系网络与1138年的《通济堰图》十分相似;虽经上千年山洪冲击,拱坝的位置始终未变,至今仍保持着宋代形制。 由于通济堰在堰坝形制、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时,首次汇编宋元明历代有关通济堰的碑记,辑成《通济堰志》,后在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又三次重修增补。通常说来,志书或为府治记史或为名人作传,而像这样为一个地方性的水利工程专门修志成书,这在我国志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通济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物价值已引起文物、水利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专家,面对保持古老结构特色的通济堰,他说:“一千五百年前,古人能创造通济堰这样的水利工程,的确了不起,而且,至今还发挥着灌溉作用,实属罕见。” 护堰世家:和堰规生活在一起 通济堰自建堰以来便有堰规,南宋范成大担任处州知州时,曾修竣通济堰,并撰《丽水县修通济堰规》,共二十条,对通济堰的养护和管理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规定,历朝历代对此加以修改增补,至今在堰头村詹南二司马庙中留下各类堰规、堰图碑刻18方。这些堰规使通济堰得以千年不毁,持续造福乡里。受益于通济堰的人们也以堰规为约束,保护着通济堰。 用“护堰世家”这个词来定义通济堰旁堰头村诸葛家,是比较合适的。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他们真正把通济堰看作了母亲堰,在这里,若是没有这条堰,便不会有作物的丰收。父亲诸葛金文从年轻时起便是通济堰的守护人,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