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塔院寺山门的石台阶东侧,紧接着就是万佛阁的入口。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占地面积为两千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二十三间。这里主要建筑有三座,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万佛阁创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现时殿宇多为清代所建。坐东向西的文殊殿系明万历四十四年创建,面宽三间,分上下两层,三檐歇山顶,檐建繁复,上下左右勾连,坚固牢实,装饰性很强,在五台山殿建中别具一格。殿内下层供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文殊骑狮,观音骑“朝天吼”,普贤骑象,塑像高大。塑工传神,着彩鲜艳。殿内下层左、右、后三壁,立有木制方格,格内或两排或三排放满三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二层楼上正中悬有明万历年间铸的铜钟一口,较显通寺铜钟略小。殿台正中供地藏王菩萨,左侧立地藏王菩萨的弟子道明和尚,右侧立道明和尚的父亲,塑为员外的装束打扮。神话传说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当地的一名员外不卖予地片,后来员外的儿子把地片奉献出来,并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为道明。放在塑像排列中,道明和尚立于上首,他的父亲立于下首。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外侧,各排列五尊塑像,称为“十殿阎王”。楼上左、右、后三壁同样立有木制方格,内放小佛像,就连楼顶横梁上,也排放着小佛像,上下两层有泥塑小佛像万余尊,故文殊殿又名万佛阁。该寺即以这座佛像众多的万佛阁命名。
坐北向南的五龙王殿创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年间。重建时,在殿外又加建了一个前庭,改变了原殿模样,在结构样式上显得雍容丰满,殿正面的檐台也显得阔做多了,殿内供金脸五龙王,俗称五爷。五龙王是五台山特有的神像。传说老早以前,五台山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一次,文殊菩萨受请到东海龙宫去讲经传法,临走时,把改变五台山气候,造福百姓僧众的想法告诉老龙王,老龙王割爱陪送了歇龙石。“不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外出回海,见没了歇龙石,打问到是文殊菩萨带走了,大怒,便腾云驾雾直冲五台山来。五个龙王没讨得歇龙石,反而被文殊菩萨收伏,答应愿为弟子,听从驱使。这样,五龙王就上了北台顶,专管五台山的播雨。殿内五龙王居于正中,左侧有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有雨司、三龙王、四龙王。龙王弟兄五个中,五龙王塑成了金脸。以前,五龙王塑像是黑脸,佛家传言,说五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慎,就要发脾气动怒。险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五龙王在正统佛教界,难登大雅之堂。为此,又修了万佛阁,地藏配十殿阎君,并悬幽鸣钟。凡来五台山朝拜之人,都喊着“阴报阳报还须自报,前生后生总在今生”的冠冕堂皇语言,都要来万佛阁进香布施。
古戏台在五龙王殿对面,是专为给五龙王唱戏而设置的。传说佛、菩萨是超尘脱世,一心去情真如之境,而五龙王却对尘世生活感兴趣,很爱看戏。过去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居中观赏。通过唱戏敬神,求得五爷欢心,恩赐及时雨,给百姓降丰年。如今这些只是人们传谈的趣话了,古戏台成了五台山群众文化娱乐的场所。
kevin_chen(西门饮马) |
2006年1月17日 15点30分 |
评分:10 |
万 佛 阁
俗称五爷庙,位于塔院寺之南。山门西开,东殿三间为二层木楼,上供地藏、十殿阎君。弄虚作假共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上下两层遍布小佛像,总数一万,寺名即由此而来。北殿三间,前有抱厦,建造精良,内供五龙王及龙母。北殿叫五文殊殿,也称五龙王殿,民间尊为五爷殿,五爷庙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南面是三间戏台,古今五台山唱戏皆在此院。万佛阁庙宇不大,影响不小。
五爷即五龙王之说,在正统佛教界,难登大雅之堂。为此,又修了万佛阁,地藏配十殿阎君,并悬幽鸣钟。凡来五台山朝拜之人,都喊着“阴报阳报还须自报,前生后生总在今生”的冠冕堂皇语言,都要来万佛阁进香布施。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