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殇墓园位于叠水河瀑布一侧山坡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全园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纪念塔及园林等建筑组成,从山麓到山顶,主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台阶式布局。为“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九千烈士的灵魂栖息地,于1945年6月建成。因其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所蕴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一处闻名于世的人文景观。
国殇,指死于国事者。源自屈原《九歌·国殇》篇,原文是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诗歌,诗歌热烈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在短时间内相继占领东南亚各国。为截断我滇缅公路国际通道,日侵略军于1942年5月3日侵人中国畹叮,5月10日占领腾冲。在其后两年时间内,对腾冲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抢掠,据统计,腾冲一地死于日军屠刀下的民众达13000多人,毁9个农村市场,9座大桥,抢粮6000多万斤,拉走大牲畜5万多头,还有大量的公私财产及文物被掠走,一座千年文明古城沦为了人间地狱。
1944年5月中旬,国民党远征军以二十集团军六个师的兵力强渡怒江穿过高黎贡山天险向敌人据点进攻,血战夺取南、北斋公房。从8月2日起,我军以四个师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乘胜攻城,激战41昼夜,于9月14日光复腾冲。从强渡怒江到攻破腾冲,历时4个月,大小战斗40余次,毙敌军官100余员,土兵6000余名,并缴获大量武器及军用物资。战役中,我抗日勇士共阵亡9168人,伤10200余人,腾冲民众随军作战阵亡及赴义死难者633余人。
为纪念和缅怀死难烈士,李根源先生倡导修建烈士墓园。陵园于1944年冬开工,落成于1945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八周年纪念日。
步入墓园大门,头顶松柏森森,地上碧草萋萋,一派肃穆气氛,墓园大门门额上刻"腾冲国殇墓园"六个大字,为李根源先生手书。大门左侧有一高约1米的"倭冢",内埋有日军尸骨一具,周围高大的松柏与这"倭家"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烈士精神万古长青与侵略者的可耻下场。循林荫便道行百米,可见一高台,迎面“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夺目,为将中正题、李根源书。高台之上便是墓园主体之一的忠烈祠。"忠烈祠"匾额为于右任先生所书,桐前有《腾冲忠烈祠碑》,记述了战斗始末和建园缘由。忠烈词 台基正面的中央勤石上,有蒋介石题、李根源手书"碧血千秋"四个大字。祠堂两壁的石碑上刻有抗日阵亡将士9168人名录,及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何应钦、卫立煌、孙科、陈诚、龙云等写的槛联、挽诗、悼词。祠旁厢房内陈列着274幅收复腾冲时的实战照片。
忠烈祠后,一峰突起,旧名小团坡。山头苍松翠柏间,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玄色方身锥顶高塔直插云天。塔身正面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将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小团坡整山俱为烈士冢,这里安葬着在整整42个昼夜的攻城血战中壮烈牺牲3,346员将士的忠骨。
李根源先生为"国殇墓园"赋诗曰:“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国殇墓园自80年代修复、充实并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强烈的震撼力、感召力为海内外所共崇,前来拜谒凭吊者络绎不绝。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