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云南 → 大理 → 宾川鸡足山景区 → 祝圣寺 → 概况 |
|
在钵盂山下,现有景区公路相通。它背靠九重岩,原名钵盂庵,明嘉靖年间,改建迎祥寺。清光绪时虚云大和尚“三年募化积万金,十载施工起宏图”,在钵盂庵的旧址上,重建四方丛林迎祥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虚云和尚上京为慈禧太后祝寿颂经,被光绪皇帝赐封为“佛慈弘法大师”。虚云奉旨回山后,又大兴土木,扩建迎祥寺,竣工后慈禧太后赐名“护国祝圣禅寺”,简称“祝圣寺”。民国2年(公元1913年),孙中山先生赐匾“饮光俨然”,梁启超赐匾“灵岳重辉”。 这时鸡足山已形成以祝圣寺为中心的36寺72庵,共108寺的名山大刹。祝圣寺保存了明、清禅宗寺庙建筑的格局,照壁、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左、右对称。山门分列照壁的两侧,左刻“退后一步想”,右书“能有几回来”,照壁正对水池中的八角亭。天王殿上悬挂赵朴初书写“祝圣禅寺”的匾额。门前塑哼、哈二将,进门左、右塑四大天王,中塑大肚弥勒佛,背后塑韦驮菩萨。天井左、右为钟楼与鼓楼。大雄宝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高大建筑,正殿祀三世佛及二弟子,左、右两侧为五百阿罗汉,佛殿背后塑南海观世音菩萨。大雄宝殿的两侧为禅堂、斋堂、客房、厨房;大雄宝殿后为三层楼阁的藏经楼,楼左为方丈室,右为经堂。寺内收藏着御赐銮驾、紫衣、钵具、玉印、锡杖、如意、九龙杯、玉佛以及名人字画等文物。祝圣寺地处鸡足山的腹地,为中国著名的宝刹之一,鸡足山佛教协会设在寺内。由山门有景区公路通祝圣寺,骑马或步行至惠灯庵,可乘索道登金顶。
祝圣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的宾川县鸡足山上。鸡足山屹立在滇西的宾川、大理、邓川、永胜、鹤庆等县的交界处,它以耸入云表的天柱峰为中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在方圆二百余里的莽莽大山中,又分为文笔、象鼻、满月等四十余座小山,有天柱、凤头等十三峰,罗汉壁、舍身崖等十四座石壁,有传经洞等四十五个崖窟,有乌龙潭、洗心涧、玉龙瀑等溪泉一百余个,奇花异草,争芳门艳;苍藤古树,缨络万千;危崖嵌寺,群峰如屏。前人说:“鸡足山奇秀天下,与峨嵋、九华、天台、雁荡为伯仲。”(吴门陆翼康熙《鸡足山志.序》)鸡山不特风景秀丽而且是滇西的佛教胜地。据《五灯会元》《大藏一览》《曹溪一滴》《滇释记》等佛教典籍载,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持金缕僧衣,入鸡足山等待慈佛下生,后入定于华首门。山上的岩、桥、石、亭、庵多生动迷人的佛教传说。山上的佛教建筑,启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到民国仍有增修。在清康熙时,已有大寺八,小寺三十四,庵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寺僧五千余人,其中高僧辈出。名流寓贤亦有不少人先后在鸡足山听经读书,访友探胜,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二十年。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第一次整整住了一个月,天天出游,还未游尽全山;第二次住了近四个月,应丽江木土司之请,撰写《鸡足山志》。徐霞客的朋友南京迎福寺高僧静闻,曾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鸡足山;后与徐霞客同来,到汀江遇盗堕水,仍擎经于顶;至南宁崇善寺病危,求葬鸡足。徐霞客负骨与经,跋涉五百余里,将静闻葬于鸡足山悉檀寺之侧。 从鸡足山东麓的宾川沙址入山,路旁溪水淙淙,丛荫泛碧,有一里,到“霞山一会”坊址,这里是人们门户,左书“支路初登”,右书“灵山一会”。过坊缘溪前行,过“九品石”,越“石梁桥”,经“大士阁”,见山谷丛林中飞瀑涌泻,声如雷鸣,蔚为壮观。从大士阁后的林荫小道,向西北穿行,约二里,便达鸡足山现存的最好佛寺祝圣寺了。 祝圣寺建于鸡足山腹,原址为钵盂庵。占地面积13350平方米,坐北向南,倚山就势。四周绿树红墙,交相辉映。进“祝圣禅寺”大门, 高大的照壁屹立右侧,绘有《鸡足山全景图》,东面侧门上书“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镇宝亭上八面玲珑,放生池中云山徘徊。庄严的天王宝殿,有赵朴初手书“祝圣寺”。殿后又一庭院,钟楼、鼓楼雄峙左右,中间是巍峨、宏丽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重歇山式五楹宫殿构造,飞檐斗拱,门作户壁全出自白族艺人之手,造型美丽,雕凿精致。檐口高悬赵朴初题“大雄宝殿”、孙中山题“钦光俨然”,梁启超题“灵岳重辉”鎏金金匾。殿前置一铜铸巨鼎,香雾迷蒙。殿门楹联别具特色:“迦叶欲传衣挂尽慧灯照金顶;大士常祝圣留颗牟尼镇石钟”,暗含八座寺庵之名。殿堂上释迦牟尼像趺坐莲座,迦叶、阿难侍立两侧,座前供立式、卧汉白玉佛像各一尊;座背塑观音像及南海普陀胜境。殿内四周棋布彩色汉装五百罗汉像,百态千姿,栩栩如生。配设香案、供器、七珍、八宝,高悬的黄色帐幔上书满佛经。殿中香雾缭绕,灯烛辉耀,一派肃穆。殿后为藏经楼和藏珍楼,藏经楼里红漆木橱,黄铜大锁,内藏各种“钦赐”或化来的珍贵佛教经典。其中有光绪赐虚云的三藏大乘真经;万历十四、十七、二十九年钦赐的大藏经,有慧辉和尚携标荷经四年募化的正藏三百三十函。藏经楼后侧有藏珍楼,砖墙铁窗,严实牢固。内藏光绪赐与虚云的鸾舆、华盖法器、玉龙杯、九龙袈裟;玉观音卧像,长约一尺五寸,右手支头,双脚微屈,秀丽安祥,健美的身躯中部覆盖着绒巾。还有一批古字画,如明代屈尔仄的《墨权觉云图》,长八尺,宽六尺,笔力雄浑,烟墨含润,为“镇山之宝”。可惜这些珍贵文物多已破坏,而重修后祝圣寺也未能恢复旧观。藏经楼下为雨花台,系讲经说法处。雨花台下两廊嵌各种石碑。寺院东西两厢房有四殿(祖师殿、药王殿、大士殿、伽蓝殿),四堂(禅堂、齐堂、客堂、云水堂),方丈室、僧舍等;内外庭院有长廊、曲径、洞门、花圃、茶座及台楼阁。整座寺院,结构商讨,布设井然,规模宏大,环境清幽,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又名钵盂庵,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时,名士李贽两登鸡足,住钵盂庵,撰《李卓吾先生谈禅楼》作纪念。清嘉庆后,庵无人住,渐衰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虚云和尚上山,发愿扩建寺院,创立十方丛林。他亲自到国内外募化功德,筹黄金万两,来建此寺,十年始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虚云晋京请颁《龙藏》,光绪皇帝赐名“护国祝圣寺”,该寺遂成为鸡足山十方丛林首创。后曾几度劫难,许多珍贵文物毁坏散失于60年代。1980年后,再次得到修复。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 过祝圣寺西北三里的地方,原为石钟寺,是鸡足山上最古的寺庵之一。 从石钟寺遗址继续向西北行时,山路盘曲,沿途有点峰,迦叶羊(三十六个羊形石),过可恶溪,上接引桥,达华首门。华首门在天柱峰南侧,是一片高约二、三十丈,宽约四、五丈的石壁,在平整的崖壁上,内剜如门之状,自上而下,有一裂缝,将“门”分为两扇;“门”的中缝上,悬着上下距离大致相等的石疙瘩,人们说这是“锁”。石门两侧长满翠碧的苔藓和毛茸茸的小草。门顶有“檐”飞突七八尺,顶上长满万缕瑶藤,碧孙倒悬,关若门簾。相传,这里是迦叶,为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人,长期跟随释迦牟尼传教,少欲知足,修头陀行,在佛祖徒弟中以“头陀行第一”著称,佛寺中多把他雕塑成年高德重的瘦老者形象,与阿难分立于佛的左右。滇西北的鸡足山之所以会成为迦叶说法道场,有两个缘由:一是《大唐西域记》记载:释迦逝世前,将法口传迦叶,嘱托他再留传众人。迦叶在佛祖去世后即召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共同回忆诵念佛祖生前所说之法,确定佛教经典,在佛教历史上称“第一次结集”。此后第二十年,迦叶年迈将去,乃持释迦所遣金缕袈裟前往摩揭陀国的鸡足山上,“身升虚空,示诸神变,化火焚身,遂入寂灭”。中国的《五灯会元》、《滇释记》等佛教典籍均多有记载。 华严门左有眼药泉,相传,迦叶入定华首,徒弟紧追不及,在此痛哭,聚泪成泉。俗传这泉水能治眼病。华首门前的西边,有“朝山石”,这是由数万个核桃、板粟大小的小石垒成的石堆,或方或圆,或白或黑,不一而足,它们是部分朝山者从数百里或千里外带来投置在这里的。石虽小,却来自四面八方,足证朝山者之多。 →回复
祝圣寺是鸡足山规模最大的寺院,内设有长廊、洞门、花圃、石桌凳等,花木繁茂,环境幽静,各方名流的题刻诗文是鸡足山游览的重要景点之一。1993年云南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