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昆山市金潼里。归有光(1507一1571),字熙甫,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抗倭英雄。
墓地方圆5亩多,墓有多家,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暨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葬在西冢之次。原墓门在东,乾隆六年(1741年)县令丁元正封筑后,移至冢之前。1934年重加修尊,将墓门改建,篆额“归震川先生墓”,墓穴用水泥浇成圆顶,并立“明太仆寺丞归震川先生墓碑”;墓左建御倭亭,纪念归有光嘉靖年间(1522—1566)入城御倭的功绩。
jinbaolin(葫芦娃) |
2005年12月14日 00点38分 |
评分:10 |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明嘉靖19年(1540)乡试中举。翌年会试落榜,遂于嘉靖21年(1542),带着妻儿徙居安亭其岳父王致谦家。在"世美堂"读书讲学13年之久。"四方来学者常数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嘉靖44年举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令。迁顺德通判,进南京太仆寺丞,掌管内阁的绍书起草,修撰《世宗实录》。
归有光文才驰名江南,著有《震川文集》30卷、《别集》10卷、《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等。他对嘉定一带水利民生深为关切,对吴淞江的疏浚治理和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慷慨陈辞,不少合理见解得到应天巡抚海瑞的重视和采纳。
为纪念归有光,清道光8年(1828),江苏巡抚陶澍奏请道光皇帝批准,动用菩提寺东边空地,建造震川书院。于道光8年(1828)动工,3年后竣工。书院占地11.7亩。
书院与古刹菩提寺相连,南有和尚浜溪流,对岸为大熊墙,缀以绿树翠蔓,清净异常。东与因果树相通,北又有和尚浜小溪。书院门首镌刻"震川书院"四个篆字。
道光15年(1834),江苏巡抚林则徐因兴修水利事,过访震川书院,留下了“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的字联。
清光绪25年(1903),震川书院停办。翌年毛 源等人借书院原有经费,在原地开办震川小学堂。至光绪32年(1906)增办中学。现为安亭中学。
→回复
youer110(忧儿) |
2006年3月31日 08点42分 |
评分:10 |
归有光为明代文学家,官至南京太仆寺丞,著有《震川文集》,卒葬金潼里(今邮电局址)。归有光墓民国23年重建。1956年被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被平毁,今迁东大桥震川园。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