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新疆和田热瓦克佛教遗址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新疆和田热瓦克佛教遗址概况
热瓦克佛教遗址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洛浦县城西北50多公里的大沙漠中,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



  佛寺为正方形,院中心有一座残高约10米的佛塔,因而得“热瓦克”之名。院墙内外,密布泥塑壁画,佛像最大的高达3米,虽已残缺,但仍可辨识。院墙每边长45米,可见当年的规模。本世纪初中期、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盗掘了大量珍贵文物,至今仍可四处找到泥塑残片、彩陶片和古币等等。院外还有一座小寺和房屋遗址。



  佛寺虽久经风蚀,塔顶已残缺不全,但遗有的佛塔、佛像、壁画、古铜钱等,仍然可想象当时气势宏伟的繁荣景象。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danni_pu(圣丹妮) 2005年9月5日 13点59分 评分:10
    新疆和田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洛浦县玉龙喀什镇40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围沙丘茫茫无际少有人迹。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因佛塔中土塔耸立,故名热瓦克,又译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

   热瓦克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庙宇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院墙每边长45米。

   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亲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塑像贴地墙壁,系用芦苇扎成桶状,然后如果用白胶泥糊出体形,最后用红胶泥塑出细部。原有彩绘,今基本风化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6、7十厘米即有一尊。在未风化的墙壁上均有壁画,供养人像,此丘云气纹和图案插于佛佝之间,色彩单调,以褚色为主。泥塑佛像有明显的健陀罗风格的密集流畅,图案化的装饰衣纹。

   院中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处被人挖坏。塔基基本为正方形,高约六、七米,塔身为复钵式,残高为3米,从残迹看,不是多层塔。此塔为典型的印度复钵式佛塔

寺院内外散布着红、黑钯和少量彩轴陶片,还可见散乱于也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残体和剪轮五珠铜钱,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迹,但范围不大。

   1901年4月11-18日,斯坦因在热瓦克发掘8天,得到一些珍贵文物,测绘了遗址图,对91尊无法搬走的佛像进行了拍照。斯坦因发现这些佛像的风格与印度西北部的庙宇里的许多佛像极为相似。

   1906年9月,斯坦因又来热瓦克,发现泥佛多被本地寻宝者破坏。他又挖掘了不少文物,并核对了1901年的图纸

   1928年,德国人椿克尔大肆挖掘,获文物6箱,虽一度被和田当局扣留,但后来仍被携往国外,今存德国不来梅市。

1929年6月12日,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考古舒适途中经过热瓦克,后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略为论及。

   1942年,洛浦县当局发现此遗址,由县长周宝成派肉孜阿洪等民工挖掘了寺院墙北,出土涂金塑像3尊,完整泥塑佛像20尊以及五株钱、泥猴、碎古钱、珠子、檀香木等。次年呈报省府,组成古物保管委员会,在和田城举办了历史文物展览。这批文物的下落不明,其中存于县政府的2颗佛头50年代有人看到,后散失。

   关于热瓦克的历史沿革和兴废年代,史无记载。学者据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画风格,以及以塔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推断为南北朝及唐代所建。热瓦克佛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邻近景点
天山天池风景区
哈纳斯(喀纳斯)
那拉提草原
楼兰古文化遗址
博斯腾湖
克孜尔尕哈石窟
魔鬼城(乌尔禾风城)
卡拉库里湖
水磨沟游览区
慕士塔格冰山
柴窝堡-达坂城谷地旅游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