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广东 → 中山 → 孙中山故居 → 概况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桥台上。右边耳房是孙中山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十七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曾在此书房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 故居庭院左边,栽植一株酸子树,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右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也常在山下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爽观老农民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后来通称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翠亨村。 童年时代向往太平天国革命,1892年在澳门、香港借行医为掩护,开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于是赴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组织建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未发事泄,流亡国外,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失败,此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被选为总理,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首次公开提出了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从1906年起先后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均未成功。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及其他革命团体,依靠会党和新军力量在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朝反动统治迅速瓦解,孙中山于12月回国抵上海,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4月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年因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孙中山断然主张讨袁,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因内部意见分歧,旋即失败,后于1914年,另行组成中华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当即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毁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组成护法军政府,当选大元帅,誓师北伐,被桂系军阀等挟制。于1919年被迫辞职到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在广东就任非常大总统,因陈炯明叛乱退居上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五四运动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给他带来了新希望,他联合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改组了国民党,在1923年驱除陈炯明后于二月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创办了黄埔军校,镇压了广州商团叛乱。十一月应冯玉祥邀请扶病北上共商国事,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
1956年在故居前开辟公园,增添了园林设施,有石山、喷池和绿化树木等。1966年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在故居旁兴建了陈列馆,陈列孙中山先生在家乡活动的图片和实物,系统介绍他革命的一生。在来宾接待室里,还可聆听到孙中山1924年宣传新三民主义的讲话录音。 →回复
在围墙正门外右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围墙内孙中山亲手种植的树,虽曾一度被台风吹倒,但横卧地上仍然顽强生长,郁郁葱葱。我国近代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参观故居时,留下"豆一株起卧龙"的诗句,写出了树的神韵。 故居正门两边悬挂着孙中山撰写的"一椽得所,五桂安居"的对联。屋内楼下中间为正厅,仍按当年孙中山住在这时的布置。 孙中山故居西北处,有"孙中山故居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及实物。陈列馆右侧有纪念亭,亭中立有"总理遗嘱"石碑,右邻还有"孙中山史迹放映厅"、"孙中山讲话播放室",在这可以看到珍贵的历史影片和聆听孙中山1924年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讲话录音。 →回复
翠亨村人,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敬仰。 自幼聪颖过人,勤劳勇敢,1878年由兄长职眉资助,到檀香山就学达5年之久。 他勤于致学,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农业、乃至天文地理知识无不涉猎,被友人称之为“通天晓”。 当时因深感清廷政治腐败,常与同乡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朝政。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兴办教育的主张。 他不仅医术高明、建筑设计也非同凡响,富有特色的翠亨孙中山故居就是他当年亲手设计的。 1894年春,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特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传略。 1894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在该地誓词中提出“驱除鞑遽,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6年,从美国旧金山前往英国伦敦时,不慎被诱编囚禁于清驻英使馆,后幸得业师康黎和孟生等奔走援求才免于难。孙获省释后不久撰写《伦敦被难难记》一文,从而宣传了革命,揭露了清廷的阴谋,扩大了兴中会的影响力。在居留伦敦期间,研究并创立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8月,同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政纲是“驱除鞑遽,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1919年10月,孙中山又将中华革命党收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发表所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收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新纲、新党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民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国民党收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发表《入京宣言》,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临终前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国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之民族,共同奋斗”。 →回复
【售票规定】 (1)全票20元,半票10元,20人以上团体参观按全票9折优惠。 (2)身高1.30米以下的儿童免票;凭有效身份证件,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军人免票。 (3)中山市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免票。 (4)在校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个人参观半票。 (5)符合集体参观免票条件的,请持学校或幼儿园公函,提前到本馆办理有关手续。 (6)每年的3月12日、5月18日、11月12日为免票日。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