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阿城市上京会宁府遗址西侧约300米处。为金太祖阿骨打之墓。封土高约10米,俗称点将台,周长百余米,金初建有宁神殿。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为金朝开国皇帝,1115年即位,定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太祖在位九年,天辅七年(1123年)九月在伐辽途中病逝,始葬于此。据《金史》载:“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大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宁神殿又称“大祖庙”,或称阿骨打庙。皇统四年(1144年)后又改葬胡凯山(和陵)。贞元三年(1155年)又改葬于大房山(在今北京房山区),号睿陵。
liubq(男宝) |
2006年3月25日 09点22分 |
评分:10 |
金源故地第一陵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初葬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南郊,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腰垣西500米处,当地俗称“斩将台”。
原陵址封土呈圆形,高约13米,底基周长200米,夯土筑就,东侧可见夯层为6.5至8.9厘米不等,黑黄土相间。此台东西略宽,呈龟形。此台四周地下曾发现釉面龙、凤纹瓦当、高大的石柱及奔鹿行龙纹雕砖、绿釉瓦、布纹灰瓦等,与金上京城内宫殿址发现的相同,应为大定年间复修后的遗物。在1994年对其保护性的清理发掘工作中,在太祖陵东侧封土外围的坍塌土下1.5米处,发现两根规模完全一致的花岗岩石柱,南北并列,通高213厘米,有正方形基座,两体卯结合,石柱很可能是朝门或神道的组成部分。宁神殿虽已荡然无存,然而仍可想见当时建筑是异常巍峨壮丽的。金太宗灭辽和北宋,将辽帝天祚和宋徽宗、钦宗二帝俘至京师,皆有“告朝”之举 。从该朝有“朝门”可知,当时四周应有墙垣建筑,朝内有“幔殿”,可补史载之略,又据“献太朝毕,至御寨”、“虏兵复逼赴御寨”,足证太祖朝在御寨 之外。参以《金史》所载方位,此遗址当可信。
金太祖为世祖劾里钵第二子,本名阿骨打,称帝后更汉我雯(公元1068年--1123年),是女真族杰出的领袖,是金朝的开国皇帝。阿骨打公元1113年袭位为都勃极烈,承祖、父辈及兄康宗之余楮,1115年建元收国。在位共9年。辽朝建立以来,女真族中的生女真诸部就成为辽朝的臣属,一直处于朝契丹政权的奴役之下。阿骨打发动并领导了反辽灭辽的战争,引导女真族由弱小逐步走向强大,为推翻辽朝的腐朽统治,争取女真族的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太祖纪赞》说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初定东京,即除去辽法,减省租税;起兵“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他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对作战中,亲自成功地指挥了攻打辽江洲、出河店、黄龙府、护步达冈、辽上京、燕京等重大战役,创造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金太祖一生“完成了建国、破辽两个大事”,同时也是取代辽朝对中国北方地区进行全面统治的开端。他在位的几年间,初步建立完善了金朝各项社会制度,加速、加深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完颜阿骨打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收国二年(1116年),他被尊为“大圣皇帝”。天会三年,被谥为武元皇帝,朝号太祖。据《金史》卷二《太祖纪》载,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戌申(二十八日),金太祖在由燕京(今北京)返回途中,“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在今吉林扶余境)”“九月癸丑(初三),梓宫至上京,乙卯(初五),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这里的“宫城”,指北城的“皇帝寨”,因当时尚无南面的皇城及其外郭。宁神殿,金初称太祖庙、太庙。是金朝的第一座宗庙。据《金史》卷三十《礼志》记载:“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宁审殿陵址为其初葬地,天会十三年(1135年)二月,改葬和陵(胡凯山)。皇统四年(1144年),改和陵曰睿陵,五年(1145年)十月,增谥“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贞元三年(1155年)十一月,又改葬于大房山(今北京西南),仍号睿陵。
宁神殿曾遭受两次毁坏。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后,“正隆二年(1157年),命吏部郎中萧颜良尽毁金上京宫殿、宗庙、诸大族邸第及储庆寺”,宁神殿应包括在被破坏之列,至金世宗时始得复修。金宣宗兴定初年(1217年),割据咸平(今辽宁开原)的金叛将鲜万奴与上京行省完颜太平相勾结,焚毁上京宗庙,宁神殿亦当在内,从此未曾得以修复。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曾载:“四方以西为尊,王者之庙,太祖坐西所谓正,太祖东向之位是也。”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太中,置太祖神位的传统制度,金代亦无例外,故知宁神殿中的金 太祖神位也应是坐西朝东。
金太祖守颜阿骨打陵址对研究金初的宗制度、金上京的历史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当属金源故地第一陵址。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