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河南焦作神农坛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河南焦作神农坛概况
八灵兽其中之一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西北2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尝百草而得名,由紫金顶、云阳河、仙神河、黑龙潭、白松岭、临川寺、悬谷山、尧舜路八大景区组成。

  神农坛风景区集旷、奥、幽、美于一体,既有北方的粗犷雄健,又有南方的秀丽阴柔,汇集了太行山的精粹,峰峦叠嶂,洞幽林翠,草药繁多,气象万千,猕猴戏峰间,仙境胜蓬莱。 神农坛景区是中原古文化的一部分,有仰韶、龙山、夏商文化遗址多处,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诸朝代,浓缩了数千年的中原文明,素有“道教中心,佛教圣地”之美誉,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渗透、峥嵘并茂的风景胜地。特别是太平摩崖造像,更是亘古奇观,1300多尊造像,尊尊旁刻佛名,人物造型端庄、丰满,可与洛阳龙门石窟相媲美。紫金项是神农坛风景名胜区的主峰,海拔1028米,宛如擎天玉柱直插云霄,融雄、奇、秀、神于一体,以景层高、旅程长、气象奇特而独具一格。紫金顶俗称“小北顶”,峰顶常年紫气缭绕,金光流  溢,与“南顶”武当山并誉海内外。攀登紫金项,会让人深切感受到“极目四观天下小,高声恐惹天神闻”的意境。

  神农坛风景名胜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麝等5种,珍稀植物有照山白树、领春木等10种,奇花野草不计其数。 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险奇旷幽的原始森林,神农坛这一人间仙境,使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

  二仙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规模庞大。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石200多通。李 白、刘禹锡、韩愈、王铎都曾至此游历并赋诗文。

  白松岭景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长11.5公里,宽4.5公里,景区内生长着330多种植物,100多种中草药和40多种珍禽异兽,其岭巅上生长的白皮松为我国珍奇树种。白松岭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称。   
                       






八灵兽其中之一
神农坛
神农景色
祭天神鼎
神鼎上的奇特花纹
中天门
神农山客运索道
神农山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caiwei99(caiwei) 2006年7月7日 23点44分 评分:10
省级风景名胜游览区,该区8个景区,79个景点,区区都有美丽的画卷,点点都有美丽的诗篇,不仅为历代佛门仙道修真的场所,而且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流连忘返的胜地;这里,有纪念帝尧狩猎的尧庙、尧池,商代的鄂侯故城,战国时代建造的赵长城、贺村古城,盘旋在太行山腰上的汉代羊肠坂道,风格别具的紫陵唐城,保存完好的九渡宋代石城,明代端清世子、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音律学家朱载育的墓葬,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总指挥部,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羲的故居等人文景观。座落在市内回民居住区的清真北大寺,匠心独具,建筑别致,不仅为河南最大的伊斯兰建筑,而且为我国内地伊斯兰古代建筑之首。
 
→回复
caiwei99(caiwei) 2006年7月7日 23点45分 评分:10
神农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祈求先祖赐福与庇佑的场所。
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组壁画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子孙们的无限追恋。
神农架一般于重阳节左右,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公祭炎帝神农氏仪式。整个仪式的程序为:全体肃立;九响钟鼓;主、陪祭人就位;燃烛、上香、献爵;恭读祭文;敬献三牲;播放颂曲;敬献花篮、敬献功德钱;、鸣炮九响;祭祖鞠躬。祭祖仪式结束后,在广场上演出大型祭祀歌舞《光华千秋》,分序幕(炎帝神农)、采花(踏遍青山)、农耕(荒野田歌)、狩猎(野山梆歌)、蜡酒(蜡歌祭酒)、尾声(光华千秋)6幕。自神农坛建成以来,每次祭祀中途,便天降甘露,的确灵验。



 
→回复
caiwei99(caiwei) 2006年7月7日 23点48分 评分:10
实际上,神农不是具体指某个人,它是一个部落。
  “炎帝”为身号,“神农”是世号即“神农氏”,“炎帝神农”是个名号,是神农部落的一个领头人。
  专家认为:“神农传多少代,古籍记载不一,有的说八代,有的说十七世,合五百多年。而战国时尸子和宋代罗泌说是七十世,每世三十年,共两千一百多年。”
  按文献资料分析,“太行山”一词初见于《山海经》一书:“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太行山许多支脉的名称,大多因地、因事、因人、因物而俗成。
  “垅实自于炎农”,垅、陇相通,就是山的意思。指山的名字来于炎帝神农,“神农山”是原始之名称。我国著名考古专家许顺湛先生断言:“祭坛、神庙和陵冢的出现,一般说是文明社会的产物,这在世界上一些古代文明中心都得到了证实。”“神农坛”一词也因神农设坛,进行祭祀活动而传于后世。
  许先生认为,古代的祭坛与住地都不在一起。神农坛也是这样,它与山下同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距离在5公里左右。神农时代是我国母系社会并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时期,人们使用耒耜开垦洪荒,由刀耕火种向锄耕发展,实施农家驯养。又发现和利用草药,疗医百病。神农时代开始制作陶器,作为生活日用品。人们在解决生死攸关的吃饭生息繁衍问题中,开始了以物易物的市集交换。社会的前进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崇拜对氏族有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祈求天地风调雨顺,免除灾难,确保农业丰收,人们安康乐业的祭祀活动也就相伴而生。
  在上古,祭祖则以陵冢,祭天地山川则以坛。坛,或以土造,或选择高地山巅,表示其与天相接,更有神秘感。河南濮阳发现的6000多年前的蚌形“中华第一龙”告诉人们,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也是最能沟通天与地、人与神之间的信物和崇拜物。神农时代正是“龙”的时代,《说苑·辨物篇》云:“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管子·水地篇》又云:“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
  神农坛以北10多公里的青龙山,“苍岩翠壑,青松白石,寒辕叫树,古涧生风,石洞昂昂,云山苍苍,峭壁如层,断崖千尺,翼然如舞天之鹤,宛然如罩烟之龙者紫金坛也。”龙是万物之灵,民族之魂,天地之尊;山是洞天福地,中天玉柱。所以炎帝神农选择这里进行祭祀活动。
  清《怀庆府志·祠祀志》载:“择爽之地建社稷坛,均北向,岁以春秋仲月上戌日为民祈报。”神农坛与其他祭坛相比,建造时间最早、最高,神农坛是神农氏以自然坛为基础,与人工相结合的中华第一祭坛。
  神农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邓宏礼先生说:“神农山的神农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溯到三皇五帝,尤其以炎帝神农为主,影响夏商周三代。其表现主要有古代文化遗址,古代建筑碑刻及地名历史传说等方面。”
  “在神农山东山腰,有北达神农故乡山西长治,南通神农巡游沁阳川原的神农故道。从神农山沿故道南去2公里,是东西贯穿太行山各景区的焦克公路。在以神农坛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区域内,计有从裴李岗到夏商时期的古代文化遗址6处。”
  神农坛南去4公里,有赵寨和紫陵遗址,两处遗址相连,东西800多米,南北400多米。2002年的那个神农山考古专家峰会,专家们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采集到不少陶片,主要有裴李岗时期的泥质红陶罐,还有残石刀、锯齿状陶扳手,小口尖底瓶,瓿、盆等。从采集品分析,该遗址以仰韶早期文化为主。
  从遗址东边断面看,裴李岗和仰韶文化层在1米以下,厚度0.4米。边缘向西隆起呈漫丘状,当为遗址的主要部位,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
  紫陵南去一公里是坞头村。元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即1260年)《重修云阳山寿圣寺记》载:“寿圣居山之中半……右邻紫金之巅,阳瞻白玉之沁,坞去半瘦缮,出谷一牛鸣。”坞头村南是沁河。参与调查的专家们在河滩中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一处,地表有大量红陶片。有夹砂的、泥质的,还有红彩陶。器形有小口尖底瓶、盆、罐、钵、碗等。从冲断面看,还有几处灰坑。该遗址大部分被洪峰剥蚀,存留部分约有2.5万平方米。
  赵寨与捏掌村一河之隔,云阳河东岸即是捏掌村。“昔帝因巡狩帅师至此,困息思浆,求无获济……猫掌润泽,帝遁圣意阴符,龙指按坦,寻感醴泉应手,源涌无涯……浩流十余里,济民百万家,故因而村名坦掌(后坦演为捏)。”捏掌遗址在村东北边,原有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北边有一宽2米左右、西南东北向的沟,内积很多加工过的片石和料石,邑人称石头沟,已被梯田覆盖。沟西头为高冈,西南边裸露有古代烧陶窑,窑腔为葫芦形,后壁有两个火眼。在附近曾采集到被磨光、中心有钻孔的石镰、空心陶斧(俗称浮石)等。遗址灰坑呈鸡窝状分布,文化层很薄。
  实际上,早在1972年,在直径2米左右的灰坑中,采集过残石磨盘,石棒及打制成形未经磨光而有使用痕迹的残石刀,同时采集的还有三足趾等。在地面采集的还有锯齿石镰,花边圜底灰陶大口尊片,扁腹陶鬲片。1972年,遗址的大部分被“大寨田”破坏或被掩埋。捏掌东去3公里有义庄村。义庄遗址属夏商时期,据县志和传说分析,这里可能是夏时的向地。今遗址东有西向镇,镇北有虎头山,山下有虎头村。
  传说村以山而名,山名从古代部落而来。虎头山有沟,原为邰水,后曰邗沟。邗沟东有小山坡,俗称狼坡,狼坡前有大片台地。考察在狼坡发现距今1.5万年前的石核、石片等三件旧石器时期的遗物,填补了南太行没有旧石器的空白,邗沟西虎头山半有洞,称祖先洞。山坡及山前台地为有邰遗址,原为有邰氏农耕之所。商代封立鄂国时,在其东南3公里处修筑城池。周武王封次子邗叔于鄂,称邗国。邗国被除,易国为镇。
  邑人为纪念其始祖即炎帝神农第16代孙先龙及其女姜源,将镇名更为邗邰至今。与此说相符的是邗邰村北不远全系虎村与校尉营村土地,唯有有邰遗址的一部分至今仍属邗邰村所有。有邰遗址在虎头山脚,东西绵延千多米,南北亦有300多米。狼坡上有窝状和散乱的泥质红陶片,少量的红彩陶片。在邰地上采集的还有灰陶瓮、尊、鬲、甑及粗把、细把豆片。1937年《沁阳县志》载“夏王禹元年,颁夏时令于此”,指的也是这片邰地。在遗址西部,虎村人修蓄水池时出土过铜管剑和空首布币。在鄂邗故城东,龙门河口,还出土过早商铜爵杯、石戈及盔甲铜饰。
  按照一般的看法:炎帝部落从始祖魁傀到第八世榆罔,不仅从羊头山扩展到整个上党郡,而且到豫西北,出现了都邑。即“人类离开洞穴,进入平原,建造房屋,形成相对定居的原始村落,是在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时期”。“仰韶文化……在河南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京广路以西的广大地区”。
  元代翰林学士承旨、大文学家、书画家赵孟兆页曾写道:怀庆“际于炎荒玄朔之地……越唐虞三代之盛矣。迹其所以多得于大雄氏之道者。窃赏观之,自象教旁瞮,时君时臣,因亦尊仗……兹覃怀维昔冀方舜时封城,咸在都畿之内,龙光所被……发祥委祉。兹算于万亿,登洪图于三五。”(《怀庆府志·金石》)这里的“三五”当然是三皇五帝。分布在神农山下的几处古代文化遗址,基本上是以仰韶文化为主,上溯到裴李岗时期,下延到三代。基本上反映了裴李岗到仰韶早期的先民们,即炎帝神农时期在南太行沁阳从事农业种植,制陶,丧葬和宗教观念的情况。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曾在沁阳圪 坡遗址进行调查和探沟试掘,共采集出土各种整、残器物300多件,还发现一处方向一致,已具身份差别的排葬坑。圪 坡遗址在神农山南去10公里古禮水(即济水)河畔,以仰韶文化为主层,厚达3米多。仰韶文化层中的石器有斧、刀、铲、箭头、环、磨石、弹丸等,陶器有纺轮、刀、球、环、白陶环、瓮、钵、盆、杯、缸、鼎、豆等,骨器有箭头、簪等。彩陶较为丰富。“稳重和谐的图案设置,对比鲜明的施绘技巧,质朴淳厚的艺术风韵……在迄今公布的仰韶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
  许顺湛先生认为:圪 坡遗址既有辽宁红山文化的因素,又有半坡、庙底沟、王湾文化、齐家文化的内涵。这表明神农文化在南太行并从怀川向外扩展。罗立洲先生指出:“神农氏所处的时代距今约六千至九千年,在考古学上为新石器时代。”又说:“神农氏处于仰韶文化前期到末期黄帝交替时期,恰好约两千多年。”神农山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和裴李岗文化遗址就是神农文化的遗存。
  神农故道从“洪荒”走到现代  
  清乾隆《怀庆府志·图经》说:“古河内郡,太行峙其西北,黄河绕其东南,形胜所据,为古用武地。而史传所载轵道、长城、丹经、紫金、猴岭、秦岭、天井……诸险要俱近在怀郡。”
  据考证,除轵道在济源市,其他道全在今沁阳境内。其中紫金、猴岭、天井都南北贯穿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猴岭道在仙人河谷,天井道从九里口北上,紫金道即神农故道。三道均北交神农故乡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至神农山(坛)风景区约为50多公里。
  神农故道盘绕在青龙山(背)东山半,从山西界到景区一天门足下,长近20公里,海拔750米左右。到一天门分为两叉,一折向东,顺桃花溪进入云阳河谷,又南出云阳口进入怀川,长4公里。另一向南,由临川山西山腰下,进入怀川。
  清道光《河内县志·志余》载:“河内……介于河朔,地近宅中,首络太行,泽潞(今长治、晋城)之所控也……故多遗址。”《高平县志》有佚名古诗云:“长平北望暮云愁,石冢横蟠紫塞道。自昔衣冠封马鼠,于今禾黎满羊头。天高气爽龙蛇蛰,地田风寒草木秋。谁唱迎神送神曲,灵旃隐约下中州。”这首诗表明炎帝陵在今山西高平一带。而“灵旃隐约下中州”,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其主要通道。
  2004年,我第一次来到神农山时,是深秋,为了实地追寻神农的足迹,在景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背着干粮,从神农炎帝出生地山西境内出发,往南沿着罕有人至的太行山路走向神农山。
  那是一条已被荒废的山路,十六七公里,但走下来用了6个多小时。
  6个多小时,也让我们从“洪荒”走到了现代,走完了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实际上,如果从神农山脚下出发,抵达神农山神农坛,只需2个小时。
  迂回走上神农峰极顶,极目,是层层叠叠的颜色各异的树、山,是绿与红,苍黛与直白,一株探出崖隘的枯树,其上翩翩几只寒鸦,像一幅剪纸贴在蓝蓝的天幕上,夸张着无穷的古意。
  神农峰即后人所称之紫金顶。金顶为北偏西方向,长184米,宽8到30米,从平面和侧面看,都像如意,其头在北端。南天门北去8米为祖师殿,面阔8米,进深6米,石基砖墙拱券顶,灰简板瓦覆盖。石供案上有“大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岁次庚子三月十三”题刻。祖师殿即火的祖师炎帝神农殿。《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文“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论衡·祭意篇》也写“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云:“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予灶神。”二火为炎,故神农又称“列山氏”、“连山氏”,以致被尊为光芒四射的阳神。
 
→回复
lantianbaiyun(蓝天白云) 2006年8月14日 16点11分 评分:10
观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云阳寨——这里留下了抗金英雄岳飞的足迹,他曾在这里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
祭祀炎帝神农——拜人类始祖炎帝神农,与老祖宗零距离接触,亲身漫步在炎帝曾经尝百草,辩五谷的百草谷;(乘坐观光游览车)
游佛道圣地云阳寺、清静宫——这里是佛教、道教同存共处的圣地,它们在这里相交相融上千年;
踏通天之路神农步道——学习神农精神;
嬉美人猴——国家二类珍惜野生动物太行猕猴在您身边嬉戏打闹,与您留下永久的回忆;
观伏羲殿、女娲洞——拜人类始祖伏羲、女娲,聆听人类生命起源的神秘之声;
乘中华第一索神农山客运索道——感受北方张家界,举步登达一天门;
过登天之门—— 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
登太行雄峰紫金顶——在5500年前炎帝神农设坛祭天的地方观看盛大的原古祭祀活动,并亲身参与祭祀活动;
游被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赞为“九洲一奇观”的白松岭——观赏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白鹤松”,领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古生代地质地貌“龙脊长城”,感受神农山具备的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秀、蓬莱之奇;
走神农谷——这里生长着1912种中草药材,是炎帝神农辨尝百草的地方,当地老人留下了“神农谷里走一遭,百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语。

 
→回复
lantianbaiyun(蓝天白云) 2009年1月3日 16点34分 评分:10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912种 、中草药300余种、名贵中草药近百种之多,神农谷里至今还留传着“神农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语;有动物216种,其中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可爱的太行猕猴就有3000余只,它们在这方乐土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

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这里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地,在东汉时就为帝王青睐,魏晋时被名士经营,唐宋时被佛教开发,明清时则有众多文人墨客集聚。古往今来,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唐明皇李隆基、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白松岭,更有天下一绝的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的珍稀树种白鹤松:150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 、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地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白松岭因奇绝雄险而被誉为“中华绝岭”!!

神农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赏桃花烂漫、夏看流泉飞瀑、秋观满山红叶、冬览冰霜玉龙!
 
→回复

邻近景点
嵩山
鸡公山
龙门石窟
白云山
龙亭
白马寺
大相国寺
山陕会馆
青要山
白园
戚城文物景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