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冶市区西3公里。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垒峙,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于土石之上,故名。矿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地表积存约40万吨古代炼铜炉渣,是一处规模庞大、保存完好、埋藏丰富、延续时间较长的古代矿冶基地。
经考古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古代冶铜炉7座。采掘深度达50余米。井下散存有铜斧、铁锤、船形木斗、辘轳等多种采矿工具,表明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已运用重力选矿和多中段开拓采矿,并初步掌握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和巷道支护等技术。8座春秋时的炼铜竖炉,有的还存有鼓风口、通风沟、排放孔等设施和石砧、石球等碎矿工具。附近还存有殷商、西周遗物及宋代炼铜地炉等大量遗迹。如今的铜绿山,露天采场辽阔,井下采坑纵横,机声隆隆,车辆如梭,有遍布满山的赤铁矿、自然铜、孔雀石等矿物,呈现着一片繁荣兴旺、生机盎然的景象。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香港的一些报刊评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kevin_chen(西门) |
2005年11月17日 14点42分 |
评分:10 |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黄石市西南20余公里,是建国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发现于1973年,分布范围约2平方公里,地表遗存的古代炼渣在40万吨以上。以考古发掘,清理出西周至汉代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盲井数百座,平巷百余条, 以及一批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随同出土的还有大量用于采矿,选矿和冶炼的铜铁、竹、木、石制生产工具,它是我国迄今发掘规模最大,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铜矿遗址。 采用浅井探矿和利用淘砂盘进行重砂测量是古代开发铜绿山矿区的重要探矿方法。考古发掘证实,古矿井大都处在含铜品位高的氧化富集带内,证实上述探矿方法的实用效能。 采用木支护结构井巷进行地下开采,是铜绿山矿区古代开采技术的显著特点。其开采深度一般在30-40米,有深达60余米,已低于当地潜水位23米。此外,在采矿方法、矿井提升、通风、排水以及工具的制作等方面也有不少创造。 采冶结合是铜绿山古铜矿的又一特点。春秋早期即已采用鼓风炉炼铜。遗址内遗存的古代炼渣均呈薄片状,流动性能良好,冶炼温度控制在1200oC左右,渣样分析表明,渣型合理,渣含铜大多低于0.7%,粗铜纯度已达94% 表明铜绿山古代冶炼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古铜矿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初步回答了我国青铜时代铜是怎样开采、冶炼这一重要历史课题,为研究我国矿冶技术发展史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有力地说明,我国古代采冶技术有一套独立发展的体系。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内涵十分丰富,除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外,在保护区内尚有古矿遗存,可供今后发掘研究。 从1981年以来,通过考古发掘、遗址采集、流散收集、废品拣选,已收集铜铁器文物二千余件,其中战国时期的“青铜砝码”全套13件;战国时期的楚国货贝“良金一朱”、“良金四朱”;商代“提梁”;战国时期采矿工具“铜斧”等33件文物被国家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
古铜都大冶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万年前,华夏先祖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200年前,大冶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采铜矿、冶炼青铜;1093年,唐???吴武昌节度使秦裴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设置大型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1031年前,宋?南唐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设置县治,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县名为大冶,经国务院批准,1995年1月1日撤县设立大冶市。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正式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0月21日,大冶市政府举行青铜文化与大冶发展研讨会,来自北京、湖北等地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围绕铜绿山古铜矿的有关课题及大冶的发展进行热烈的讨论和研究。 大冶五十多处青铜采矿冶炼遗址年代经考古鉴定,其时间可追朔到三千年前的商代中晚期。考古资料表明大冶地区蕴藏大量的铜矿,并分布广泛,现已发现的村落遗址有一百多处。东周时期在大冶先后建造三座古城,高河“鄂王城”;大箕铺“五里界古城”;金湖“草五咀古城”。三座古城和遗址周围都发现有冶炼青铜的痕迹,部分遗址附近还发现有古采矿巷道,如铜山口口狮子山遗址、铜绿山古铜冶遗址等等,古采矿的井巷中,今天,我们在这些古矿井中发掘出土有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铜斧、铜锛、本铲、船形木斗、木瓢、竹篓、绳索、陶器碎片、竹蓝等。近年,武汉大学历史系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在黄陂盘龙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一举解答了千年之谜,在黄陂盘龙城发现大量规格不等的坩埚、铜坯和冶炼炉渣,经分析成分含量和大冶铜绿山完全一致,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盘龙城位居长江中下游主要干道,精制青铜器后,再运至全国各地。这就是大冶在中国青铜文化采矿冶炼及青铜发展史上的卓越贡献,这也是大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最煌灿烂的一页。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遗址是迄今已发掘的生产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古铜矿。它的开采年代最晚始于西周(约公元前1066——前771年),经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累计产铜不少于八万吨。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