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山西 → 晋中 → 石膏山 → 概况 |
|
雄踞在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处。 石膏山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六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处,天工削出一块高约三四百米,宽约二三百米的断崖绝壁,绝壁面向南,东西两翼延伸回抱,其形势就象一只横躺着的巨大金元宝。在元宝腹内,即断崖间,自下而上分布着三层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长宽高均在数十米之间,石膏山的寺庙便全部建筑在这些天然的溶洞中。所以有诗赞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 石膏山的上、中、下三大岩洞中,下洞最大,惜洞内寺院毁于战火。中洞内有“天竺石刹”,因风雨不至,殿宇佛像色彩鲜艳,金碧辉煌。寺旁有龙洞、钟泉,淙淙有声。上洞塑有白衣观音石像,旁有溶岩石钟乳,石笋等景,此外,石膏山的松塔玲珑,龙柏空悬、石膏叠翠、罗顶松涛、养性茅庵、莲池争泉、云路横空、神飞壁蜂、石猴望月、蘑菇岩崖等景致也都互相映衬,褶褶生辉。还有南天门、舍身崖、乌龟石、石棋盘、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孝文山、王墓寨等胜景。 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6%,植被覆盖率达89%。从山脚到山顶可以看到分布层次十分清晰的多种植物带:有灌丛带、阔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还有草甸、苔藓、藤蔓类植物。
沿着婉蜒的山路,顺着溪沟流水来到石膏山下,只见山峰高耸,仰不见巅。林木缠天而上,郁郁葱葱,不见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个溶岩大洞,又名上岩、中岩、下岩。下岩最大,洞内原有寺院,毁于战火。中岩内有“天竺寺”,现殿宇多已倾圮,仅存木构大殿,门额上书有“天竺古刹”四个大字。寺内仍存铁碑1通和若干通石碑,大都是重修碑记。寺旁有洞,潺潺泉水喷出,称为龙洞,泉水贯流三洞,叮咚作响。洞旁有钟泉,铁钟置于泉眼之中,故谓钟泉,其泉水清澈透明,圣洁无尘,四季常流,旱涝不断,饮之沁人心脾。上岩是石灰岩溶洞,深30米。洞内钟乳石天然形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植物,还有白衣观音坐像,旁有溶岩石钟乳和石笋。县志记载,塑像曾三次被淹而三次增高。 据寺宇镶嵌碑碣记载,石膏山旧有十景:钟泉澄澈、松塔玲珑、高山瀑布、梵音洞天、石膏叠翠、云路横空、石猴望月、柏登飞悬,这些景致相互映衬,熠熠生辉。还有罗丁松涛、莲寺争泉、神飞壁峰以及南天门、蘑菇岩、舍身崖、乌龟石、棋盘石、桃花岭、猴王峰、香炉山、尖阳山等景点,雄奇秀丽。滴水岩瀑布落差50余米,悬挂空中;天水河奔流而出,一泻百里。真是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石膏山的山路,窄而奇险,俯视山下,毛驴犹如蚂蚁蠕动。惊呼绝叹,回声相应,经久不息。站在岩洞顶上,遥望群山,宛如凌空直下,览尽无数小山。《县志》记载:“一登其上,清风冷然,回隔尘世,潇洒清奇,若入异境,胜地无过于此地。” 石膏山山景优美,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尤其是山势峥嵘、沟岩幽深、飞瀑流泉、林海云雾,分布集中,是绝好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回复
地理位置 石膏山雄踞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处。 景点介绍 石膏山雄踞太岳山北段,为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32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处。 石膏山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的游览面积约六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处,天工削出一块高约三四百米,宽约二三百米的断崖绝壁,绝壁面向南,东西两翼延伸回抱,其形势就象一只横躺着的巨大金元宝。在元宝腹内,即断崖间,自下而上分布着三层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长宽高均在数十米之间,石膏山的寺庙便全部建筑在这些天然的溶洞中。所以有诗赞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 石膏山自然环境优美,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6%,植被覆盖率达89%。从山脚到山顶可以看到分布层次十分清晰的多种植物带:有灌丛带,阔叶林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还有草甸,苔藓,藤蔓类植物。 石膏山虽然没有“三山五岳”的名望,却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奇真”的景象。在这里,大自然会把你所有的忧愁烦恼,荡涤得干干净净。石膏山的美是一种自然、粗犷、相互的美,几乎没有一点人工雕凿的痕迹。即便是山上的庙宇,也全部修筑在山顶的天然溶洞中,决不破坏自然景色和和谐。自然的山和艺术的山,在这里已巧妙地融为一体。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周围的山全部光秃秃的,惟有它千嶂叠翠,一碧如洗。入得山来,人便如在画中一般。从谷底看,一座座山峰,从地面直拔起来,如刀削斧斫一般,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在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和雾霭的聚散程式降中,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沟谷两边的石壁在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腾跳跃,或临洞倾听,看上去极为生动,真可谓是“千岩万石如棋布,移步换形各逞妍”。整个山势呈现出雄奇峻峭、瑰丽拔俗的气势。 最妙的是这里的植被不仅丰富多样,且层次分明,分布有致。方圆60平方公里,拥有树百余种之多。山麓是葱笼苍翠的灌木林带,一片接一片,一丛连一丛,密密匝匝。山腰则是生长着杨、栎、桦、枫、槭、椴等不同树种的阔叶林带。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藤蔓植物在林子里交错盘缠,尽力将枝叶攀至树顶,来争取那一点点阳光。人若置身其间,仿佛进入热带雨林一般。再往上是针阔混交林,藤木植物似乎觉得“高处不胜寒”了,一下子便淡然无踪,倒是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依然在树隙间喷吐着绿色。而那些生长在断崖绝壁上的千姿百态、虬枝横斜的松柏,则尤其让人敬佩,在几乎不见一撮土的石缝中,真不知它们是如何扎根,如何汲取水分的。 登横空云路,经上岩到罗汉顶直至北山脊,是挺拔高耸的针叶林带。这里满目都是华北 落叶松,还有云彬杜松、白皮松等珍贵常绿树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