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江苏常熟旅游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娱乐
美食
购物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 → 常熟旅游 → 概况
言子祠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东倚上海,南邻苏州,西接无锡,北与南通隔江相望,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远有孔子唯一南方弟子、兴东吴文教的先驱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史称“状元宰相”的翁同和。

  常熟人口104万,面积1142平方公里,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十大财神县”之一。

  常熟山青水秀,景色绮丽。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相映增辉;琴川河穿城而过,雅园幽巷点缀其间,构成了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吴中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于世的“沙家浜”,使常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常熟旅游具备如下特点:

  (一)、城市总体格局优美,山水城相联,融为一体。湖光山色与古城相互映衬,十里青山半入城,加上辛峰亭、古城墙与古代方塔在空间视线上遥相呼应,组成了别具特色的空间景观艺术,充满诗情画意,这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

  (二)、古城历史悠久,丰富的人文古迹、园林荟萃,得天独厚。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9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在江苏省各城市中位于前列,故常熟素被誉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于江南”。

  (三)、常熟具有多恣多彩的自然山水景观。有明山丽水、四时烟雨、夕照积雪、春雨初霁、深山清晓、旭日生辉的自然气象奇观,有名泉洞涧、梅林竹海、瀑布溪流、奇石危崖、珍禽候鸟等的自然地貌和动植物景观,可谓动静皆有,声色俱美,刚柔皆备,雄秀齐存,极尽自然之美。

  (四)、具有独特的社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特产资源。独具的民风民俗、传统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都是常熟人民的瑰宝。   
                       





推荐景点
黄公望墓 王石谷墓 读书台 联珠洞
钱牧斋墓 剑门 柳如是墓 破龙涧
秦坡涧 尚湖 石屋涧 铁琴铜剑楼
舜过泉 四高僧墓 桃源涧 维摩寺
翁同和墓 小山台 小石洞 辛峰亭
仲雍墓 兴福寺 言子墓 虞山公园
玉蟹泉 周章墓 燕园 瞿式耜墓
方塔园 虞山门 剑阁 曾园
赵园 言子祠

舜过泉
石屋涧
常熟--尚湖
言子墓
四位高僧墓地大门
仲雍墓
兴福寺
河东君之墓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danni_pu(圣丹妮) 2005年8月4日 08点28分 评分:10
    常熟,位于长江三角洲。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面积126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56.8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熟已有5千多年文明史,邑内有崧泽、良渚等文化遗址多处。3千多年前的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次子仲雍让国南下建勾吴,定居常熟。自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建城以来,古城已有1700多年历史,至唐代,已成为商业发达、街市繁荣的江南名城。

    常熟依山傍水,古城坐落于虞山东南山麓,城外湖泊环抱,城内琴川古运河纵贯南北,民居枕河而筑,小桥流水人家,街巷幽深静谧,至今仍保持明清时的格局,古典园林点缀其中,山水城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杰作。

    常熟是一座风景旅游城市。虞山风景区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虞山,古称乌目山,因纪念吴文化始祖虞仲而更名。山高海拔261米,绵亘9公里,峰峦回环,林木葱郁,自然及人文景观极为丰富,现有辛峰、维摩、兴福、剑门、石洞五个游览区。山前尚湖位于城西,相传姜太公(名尚)曾垂钓于此而得名,湖面宽广,山光水色,自然景观奇美,旧有“湖甸烟雨”等名胜,现有荷香洲等佳处。沙家浜旅游区位于城南昆承湖畔,因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全国。

    常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美称。商初贤相、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家巫咸,商末仲雍及春秋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均为吴文化的先驱者。自唐以来,在文学、绘画、书法、藏书、古琴、篆刻、医学、建筑等领域名人辈出。历代涌现宰相9名、状元8名、进士483名、举人和秀才6200余名。

    常熟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乡”之美誉,经济繁荣,物产丰富,商贸发达。大闸蟹、桂花酒、鸭血糯、叫化鸡、桂花栗、虞山绿茶、宝岩杨梅名闻遐迩,手绣花边、红木雕刻、绣衣服装畅销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始终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跨入新的世纪,常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朝着繁荣的商贸旅游城市、山水一体的生态城市、开放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迈进。

 
→回复
kristyhong(虹虹) 2006年12月30日 17点50分 评分:10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倚上海,南连苏州,西邻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江域109.8平方公里。1958年前,常熟县、市并设,1983年撤县设市,现下辖24个镇,3个农林牧渔场,1个招商城管委会,8个街道办事处,410个行政村,678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03.7万。

常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渔米之乡。年均气温15.6度,年均降水量1042.6毫米。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大部分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城市依山傍水,秀姿独异,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是而卧、相映增辉,古琴川河穿城而过、横贯南北,国家级太湖旅游风景区重要景区之一。1988年,常熟虞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化可考的历史可追溯5000余年。商末,周太王之子仲雍让国南来,被尊为"吴君"。春秋时,邑人言偃为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道启东南,文开吴会,被敬为 "先贤"。常熟历代人文荟萃,才俊辈出,累世不绝。自唐至清,出了8名状元、9名宰相、483名进士。诗文、琴棋、书画、金石、戏曲等文化艺术领域更是名家辈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晚清重臣翁同和,更因其忠贞爱国而备受推崇。当代常熟籍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有18人,常熟籍教授、学者数量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常熟又以抗日革命根据地 "沙家浜"而名闻遐迩。

地理位置:常熟位于江苏省东部。北濒长江,同苏北南通隔江相望;东邻太仓,常熟市区至上海市区不足100公里;南接昆山、吴县,距苏州40余公里;西连无锡、江阴;西北境与沙洲接壤。境域略呈荷叶形。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49公里;南北间最大直线距离37公里。最东点何市镇糜家巷,处东经121°03ˊ,最西点张桥镇卫浜,处东经120°33ˊ。最南点任阳镇蒋巷,处北纬31°30ˊ,最北点市棉花原种场(福山农场)七工区,处北纬31°50ˊ。

气候:常熟地处温带,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

1、春季:气温回升,但不稳定,时寒时暖,天气多变,多春雨。早期常有低温晚霜冻出现,后期常有高温、暴雨、冰雹、龙卷风出现。3月,气温逐渐上升,但时有冷空气侵袭,降水较2月略有增加。杨柳展叶,一般在3月中旬末、下旬初,早年在3月中,迟年在3月底;始见家燕,一般在3月底,早年在3月中旬,迟年在4月上旬末至中旬初。3月7日终雪,15日初雷,24日终霜。4月气温显著上升,雨量亦增多。马尾松扬花吐粉,一般在4月上旬末,早年在3月底,迟年在4月中旬初;桃花开放,一般在4月中旬,早年在3月下旬,迟年在4月下旬初。1961年4月14日出现过晚霜,1980年4月24日降过晚雪。5月气温上升幅度更大,雨水增多。苦楝展叶,一般在5月上旬,迟年在5月中旬。

2、夏季:前期有梅雨,多阴雨天气;中期盛夏,气温最高,多伏旱;后期我台风影响。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期,天气闷热潮湿,雨日集中,多雷雨、大雨、暴雨。为全年最多雨月份。女贞开花,一般在6月中旬末左右,迟年在6月底。7月为全年最热月份,上旬仍为梅雨期,中、下旬出梅,进入盛夏伏旱时节,除发生台风和局部雷阵雨外,天气晴热少雨。蝉蟀始鸣,一般在立秋前后,早年在7月底,迟年在8月中旬中。

3、秋季:早期有晚台风,多秋风秋雨天气,中后期秋高气爽,有早霜。9月,气温由高落低,冷空气不断南下,又是台风最活跃的时期。雨量较7月和8月份均有增加。桂花开放,一般在9月中下旬,早年在9月中旬,迟年在10月上旬。10月,天高气爽,光照充足,雨水少。野菊花开放,一般在10月下旬,早年在10月中旬,迟年在11月上旬。10月20日终雷,1981年10月24日出现过一次早霜。11月,寒潮开始侵袭,降水较10月略为减少。枫叶发红,大雁于11月中旬初见。11月21日初霜。

4、冬季:前期天气寒冷干燥,少见雨雪,后期多阴冷雨雪天气。12月,气温明显下降,雨水偏少,1956年12月8日降过一次早雪。1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常见冰冻,为全年最冷月份。1月14日初雪,21日初积雪。2月,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阴冷,雨雪较多,2月17日终积雪。腊梅开花。

5、日照:年平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8%。全年总日照时数,最多年1967年为2512.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7%;最少年1980年为1825.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41%。日照差值687.1小时,日照百分率差值16%。日照的季节差异:4~5月为春雨季节,日照百分率为42%,属全年最少,时值麦类、油菜生殖生长期,光照偏紧;7~8月伏早,多晴好天气,日照百分率可达58~64%,对全年最多,对单季稻、棉花生长有利,双季稻正处于前后季换茬阶段,光热资源有余;秋末,日照百分率下降54%,对后季稻结实不利。全年以8月为最多,可达274.6小时,2月最少,仅138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18.029千卡/平方厘米,属中等水平。辐射量以7月和8月为最多,分别为14.5和14.1千卡/平方厘米,是光能资源最丰富的两个月。12月最少,仅6.2千卡/平方厘米。

6、气温:年平均气温15.4°C。年际最大差值为0.7,有90%的年 份在15°C以上,最高年(1961年)为16.5°C,最低年(1972、1980)为14.8°C。一年中以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7°C,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10日);7月最热,平均气温27.9°C,极端最高气温40.1°C(1934年6月26日)。平均无霜期为242天,有80%年份的无霜期保证率为228天。初霜平均期在11月21日,最早为10月24日(1981年)。终霜最晚为4月16日(1961年),平均有霜期123天,最长为146天(1966~1967年度),最短为93天(1967~1968年度)。平均有霜日40.6天,最多有58天(1962~1963年度),最少仅18天(1963~1964年度)。

7、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54.0毫米。有80%的年份在900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的1931年为1694.2毫米;最少的1934年为481.1毫米,差值1213.1毫米,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为18%。全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0.1毫米)127天,最多的1954年有154天,最少的1932年为65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期为1973年11月9至1974年1月13日,共66天。一年中以4~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月降水量都在95毫米以上,6个月的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其中4~5月为春雨,6~7月为梅雨,9月为台风秋雨。月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为165.0毫米。最少的是12月,为33.5毫米。暴雨多数在梅雨和晚台风季节出现,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每年平均2.5天,最多的1961年为7天。有20%的年份无暴雨,一日最大的雨量为298.0毫米(1962年9月6日)。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6天(1969年7月3~18日),雨量172.6毫米。

土地地势:全境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含长江过境面积),其中陆地面积占77、27%,水域面积占22、73%。常熟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海拔大多在3-7米之间,局部地段最低为2.5米,最高达8米。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孤立分散,且形体低矮,坡度缓和;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3米,山脊线长6400米,山体最宽处2200余米,东端蜿蜒入城,并以秀美见长,称著江南。境内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分布特征以常熟城为中心,向四乡放射扩散,南部稠密,北部稀疏;河道比降小,水流平缓。由于长江、太湖及境内境内湖荡的引泄调节,常年正常水位较稳定,涨落一般不超过1米。

常熟全境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水网交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大都在3~7米之间,少数低洼区域为2.5米左右,局部高仰地段可达8米左右。地表几乎全部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盖。依微地形结构,可分为虞西平原、昆承平原和沿江平原。

1、虞西平原:位于市境西与西北部,地面多为质地粘重的老冲积 物,地势起伏,多数地段海拔为4.5~7米,少数地段达7.5~8米。习称的“高田”地段,大都集中在此。大部分田面平坦,也间有小块凸地或凹地。本片各河多由西、北流向东、南,河道数量偏少,支河狭窄,岸高坡陡,岸头距水面为3米左右。遇早,水源紧缺,多筑坝蓄水,故多截段的“上浜河”,并留有“天落潭”。

2、昆承平原:位于市境东南与南部,属太湖四大湖群之一的阳澄湖、昆承湖群分布区,地面常见质地较粘的冲积——湖积物。地势低洼,浅水湖泊众多,有昆承湖、南湖荡(原名华荡)、湖圩、陈塘、陶荡面、草荡面、陈家潭、市泽潭、荷花荡等。湖荡水深多在1~3米,水面数千亩或数百亩不等。连通这些浅湖的大小河道,组成稠密的水网,有“水乡”之称。海拔一般在4.5米以下,地势向东南微降,在元和塘两侧,青墩塘与白茆塘之间,白茆塘以南以及七浦塘两岸,海拔一般多不及4米,洼地更在太湖平均水位以下。由于地表径流汇集和高区河流下泄,每遇洪水,地面往往低于水面,易患涝害。历代修建圩堤,以防水侵,称为圩田。建国以来,迭经联圩并圩,形成圩方,进行分级控制,提高了抗涝能力。

3、沿江平原:位于市境东北部沿江一带,由近2000年江潮夹带的泥沙填积而成。地面以新冲积物为主,土质含沙,疏松,已大面积辟为棉田,习称沿江棉区。海拔大都在4.5~5.5米,局部地面达6米。近江地段略有起伏,呈龟背状,称“龟背田”。1958年后经多次平整,龟背田所剩不多。沿江筑有大堤,又称“海塘”或“海域”,一般高度在6.5~7.5米。由于江潮不断地冲沙淤积,海塘以外,又成狭长沙地。居民另筑外堤,围田垦殖。在近半个世纪内,特别是解放以来,在加固海塘的同时,又在沿江封港建闸,使潮灾大减。沿江有盐铁塘,流向与江岸并行。在盐铁塘的西侧,有绵延低缓的沙岗,西北端起于福山,走向东南,经梅李、支塘、窑镇进入太仓县境。据近人研究,该沙岗岗身系长江口南岸古海岸线的遗迹。

 
→回复
wangjing930(水晶娃娃) 2007年5月15日 13点38分 评分:10
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扬州属地。商末(公元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公元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常熟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公元前156年—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常熟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吴国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虞乡升为海虞县(因县境东临沧海而命名),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海虞、兴国、海阳、前京、信义等县并入常熟县,隶于苏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宋代,常熟属平江府。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划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年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以县城设常熟市,县、市合署办公。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1958年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1983年3月撤县建市,以县境设常熟市。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