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
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点的沙砾层中发现了1块小孩的头骨化石。因其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从发觉的两千多件石器来看,丁村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绝大部分是以角页岩为原料,经过摔砸、碰砧而成。石器的类型都比较规则定型,这表明其用途已有明显的分工。其中由厚在石片打制而成的三棱厚尖状石器,是其突出的代表性器物。由于该石器有显著的文化特点,故命名为“丁村文化”。
丁村还有明清两代民居,明代四合院,房架不高,朴实无华,舒适典雅,里外都有彩画,清代四合院,院小房高,端庄大方,装饰华丽,注重雕刻,雕刻成组配套,栩栩如生,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都放射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丁村人”及“丁村文化”的地质时代居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有10万年之久,因此丁村遗址被指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丁村出土的文物,陈列于丁村明清民居的北部院里。因为它们是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科学资料,所以1961年被国物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iaoxiaoqing(玫瑰花开) |
2006年1月5日 09点45分 |
评分:10 |
丁村遗址 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1953年发现, 1954年作重点发掘,发现人牙三枚(发现于54:100地点) ,旧石器二千零五件,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披毛犀、 野马、 纳玛象、斑鹿、方氏鼢鼠、原始牛等二十八种。1976年在54: 100地点又发现一块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因发曹于丁村, 故名丁 村人。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 与 现代蒙古人种相近而与白种人相差较远。 石器原料主要为角页岩, 属石片石器系统。石器较粗壮,以直接丁击支打制。 石器类型有砍 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有显著特点, 故命 名为丁村文化。丁村人及主休的地质时代居晚更新世早期, 文化时 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我国旧石时代中期的文化, 主要以丁村文化 为代表。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