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湖北 → 十堰 → 武当山 → 黄龙洞 → 概况 |
|
位于风景区的后寺前面,有一株古老的雪松,其下敞开一个洞口,这就是黄龙洞。进去时应备照明灯具,里面的洞穴高大宽阔,能听见哗哗阴河流水声,可见石神石灯。洞顶终年滴水不断,乡人汲以为饮。据说,此洞是黄龙真人修行的地方,洞顶黄龙图像仍清晰可辨,它张牙舞爪,跃跃欲飞。三尊佛像前尚有石床、石被、石柜等物。当然,这些龙、佛、床、贝、柜等物,均是由石灰岩溶浆凝集而成的。当地乡人说,此洞东通“加拉龙”,北通“漳腊”,南通“达阿”,与这三个地方都相距30余公里,而这三个通道都是深不可测的。可惜,至今还没有人敢去此洞探险。
黄龙洞乃世界自然遗产王牌景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享有“中华神奇洞府,世界溶洞奇观”之美誉。 黄龙洞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现已探明总面积48公顷,全长1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二层旱洞,二层水洞。黄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洞穴景观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 黄龙洞以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等特级旅游资源优势构成了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地下洞府。中外地质界70多位专家的考察结论为:黄龙洞几乎包揽了洞穴的全部内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 黄龙洞现已开发龙舞厅、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迷宫等著名景点。 →回复
黄龙洞内的泉水叫黄龙泉,年年常流不断、清甜可口,并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凄美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当地遇到百年大旱,何俊如法师带着师刀奉百姓之命进洞求雨,洞中龙王见其心诚,即从口中吐出几滴雨水,其时洞外已降大雨。何法师却以为龙王见旱不救,遂操起师刀朝龙头挥去。龙王不悦,吐水如注,一瞬间洞内洞外涨起了齐天大水。待何法师逃出洞外时,才发觉自己已经遍体伤痕,而且还将自己心爱的师刀遗留在洞中,更重要的是村落被冲为荒滩河洲,乡亲被冲得七零八散。何法师后悔自己当初的莽撞,于是在洞口刻下“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十个字后,含恨西去。自此,人们谈洞色变。 1964年冬天,当地村民毛国民和邓布证猎手在黄龙洞顶打猎,为赶一头刺猬,三只大猎狗追进洞中去了,两猎手也壮着胆子跟进洞。行至阴河边,猎手拾到了猎狗脖颈所戴的铜铃,而猎狗和刺猬都不知去向。两猎手吓得急忙往回跑,又迷失了方向,最后把身上的衣服都烧了照明,总算光着身子爬出洞外。 1983年春,当地退伍军人、民兵营长毛金初带领十余位青年民兵勇敢闯进黄龙洞时,在黄龙泉边曾遇到脚印有拳头大,头部闪着两个绿色光点的怪兽及重达四、五十斤的老鼠群﹍﹍并在岩石上发现了一行繁体字,刻的是“天宝元年,采钟乳石”。天宝是玄宗的年号,后人分析那时候的人入洞采石,无非是进贡朝廷所用。 2、黄龙洞的玻璃鱼 黄龙洞不仅以其天生丽质的自然景观而著称,其阴河内神奇的“玻璃鱼”也引起了旅游界和科技界的浓厚兴趣。 “玻璃鱼”是当地发现者视其全身透明而取的名字,这种鱼呈蝌蚪状,头部大而微扁,腹部短而鼓圆,尾巴长而薄如蝉翼,类似带鱼长尾,腹后根部生有两只小脚,外表无鳞,除眼睛为两只细小黑点外,全身洁白光滑,通体晶莹透明,五颜六色的肝脏和尾部众多规则的红色丝状脉络历历可见。 黄龙洞首次发现“玻璃鱼”时间为1996年3月13日。1998年7月23日,武陵源普降暴雨,这种奇特的“玻璃鱼”,是否随洪水而去?带着这种疑问,1998年8月15日,黄龙洞公司再次派员工到溶洞阴河里探过虚实,当日上午即将4条长约8至10厘米的“玻璃鱼”捕捉上岸,随后放生。这证明“玻璃鱼”未遭劫难,安然过洪。 被誉为“世界溶洞冠军”的黄龙洞是我国首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近西南、华中动物分布的过渡地带,过去人类活动少,又加上有奇山幽谷和茂密的森林,宜于各种珍稀动植物生存繁衍。因此一直被人们视为“地球纪念馆”、“生物基因库”。黄龙洞发现的稀有“玻璃鱼”究竟是什么鱼?有专家认为该鱼是一种“盲鱼”,也有人认为“玻璃鱼”是畸变的蝌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玻璃鱼”到底有何价值?为何能安然过洪?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目前,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采取有效措施对发现的“玻璃鱼”进行保护。 →回复
→回复
黄龙洞里有一泓泉水,四季不竭。传说有一条黄龙在此得道升天,黄龙为谢此地的养育之恩,留下一颗仙丹。仙丹使这里的水清冽甘甜,能治愈百病。传说归传说,但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到武当采药并在此居住却是历史真实。据记载,李时珍曾在黄龙洞中修改巨著《本草纲目》,并将武当山名贵药草800多种载入书中。 黄龙洞是和武当医药联系在一起的。武当山历来有“十道九医”之说,即十个道人中就有九人懂疗疾却病之术。这虽和他们长期探寻炼养之术以求长生久视有关,但客观上对武当医药的研究运用作出了贡献。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