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榕湖北岸翊武路南端。青石砌筑。碑座为3层踏阶,每层边长2.75米,高0.8米,碑身为四方形椎柱体,通高4米。碑北面刻孙文题字。其余3面刻胡汉民所撰纪文。
蒋翊武(1884-1913),湖南澧县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前,在武汉创办“文学社”、《大江报》等,进行革命宣传。武昌起义时任战时总司令兼武昌防御使,领导起义,坚守危城。1913年他又联合西南各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在来佳途中于全州被捕,同年就义,遗骸葬长沙岳麓山。1921年,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北伐督师桂林,来此凭吊,立碑纪念,并亲题“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真书,侧刻胡汉民撰记。
lianghaifr(海阔天空) |
2005年10月25日 09点39分 |
评分:10 |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辛亥武昌起义总司令,民国开国元勋。15岁游学长沙,20岁留学日本。留学期间即立志推翻帝制,创造共和。回国后在清军广西陆军混成协工程营任营长,驻扎桂林李家村,曾率部修筑了李家村到赤土堡的一段公路,开创了桂林筑路的先河。1910年被调到武汉担任新军工程营营长。时值革命党人策划起义,他立即投身其中,创办了“文学社”,出版“大江报”,进行革命舆论宣传。接着他出任战时总司令兼武昌防御使,领导了武昌起义。起义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成果却落入袁世凯手中,实行的仍是换汤不换药的封建帝制。蒋翊武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同时暗中酝酿二次革命。袁视蒋为心腹之患,通令缉拿。蒋在湖北无法藏身,便南下拟去香港策动反袁斗争。1913年秋途经广西全州黄沙河时,其随从在街上买豆腐,巡街哨兵见其银洋甚多,便跟踪到客店,将他们主仆逮捕送县。当时广西巡防统领秦步衢住全州,见捕到蒋翊武后十分得意,一面押送桂林,一面就报告了袁世凯。桂林镇守使陈炳昆本不愿意杀蒋,但在蒋押抵前已接到袁世凯来电,要他就地枪决蒋翊武。为了表示对蒋敬仰之情,他在丽泽门刑场中央铺了一床大红洋毡。行刑时,蒋靠坐在一乘不上帘的旧轿子上,身着兰竹布长衫,手脚上戴着银色洋铐,从统领衙门抬到丽泽门,面不改色。到了刑场,他昂贵走向红毡,端坐毡上挥笔写下遗书,然后在两响枪声中捐躯成仁,年仅28岁。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