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虎洞窑址1996年9月在杭州凤凰山东麓发现,这处保存完整的宋元时期瓷窑作坊遗址,名列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近几年先后对它进行三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发现龙窑窑炉3座、小型窑4座、作坊10座。尤其令考古和古陶瓷专家兴奋的是,现场发现瓷片坑24个,出土万余瓷片,可复原的器物近2000件,有20多类器形。
专家们认为该窑址位于南宋皇城附近的凤凰山麓,与文献记载的官窑方位相符;从出土的大批精美瓷器和窑具分析,不仅有生活用器,还有仿青铜器造型、用于祭典的礼器,其造型风格、装饰艺术,尤其是“薄胎厚釉”的制作工艺,符合宋代特征,与北宋官窑有承继关系;从窑场遗址营建的精致程度、将废弃品打碎后掩埋的处理方法等看,也符合官窑特征。绝大多数与会专家作出肯定的论断,认为老虎洞窑址就是南宋杭州两大官窑之一的修内司窑。此次老虎洞窑址的发掘,为深入研究南宋时期官营手工业生产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对系统研究宋代的制瓷工艺也极具价值。
我国古代制瓷工艺在宋代达到巅峰,历来有“官、哥、汝、定、钧”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其中“官窑”居首,指为适应宫廷特殊需要、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南宋沿袭旧制,在临安(今杭州)先后设修内司窑、郊坛下窑两处官窑,后者1930年初次发现,80年代后有大量考古发现,已在遗址上建成南宋官窑博物馆;而修内司窑则长期无法由考古发现证实,加上历代文献记载都语焉不详,它的存在更显神秘。现老虎窑已对游人开放。
tianya520(飞黄腾达) |
2006年7月30日 16点38分 |
评分:10 |
南宋官窑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凤凰山麓万松岭,它的发现破解了修内司官窑、传世哥窑两大悬案,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我有幸和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考古界泰斗朱伯谦先生探访古窑址。
朱老年近八旬,清健硬朗,一路谈笑风生。他说:“老虎洞遗址发现纯属偶然,1996年9月12日,有位叫朱开源的市民,发现了官窑瓷片,跟踪瓷片商来到老虎洞,并及时向我反映情况。这一带为南宋皇城遗址,当年为探寻修内司官窑的遗址,我曾来过不知多少次。想不到得来全不费工夫,窑址竟会藏在半山腰。”
老虎洞遗址在平坦的山坳里,面积为2300余平方米。进门一座高高的土堆内埋有两只大釉料缸,当年烧制价值连城的官窑瓷器的两座长长的龙窑,静静地横卧在山坡边,还没有被完整掘出,但面貌已清晰,有一处盖上了木屋,加以保护。为方便人们参观,还特意在遗址现场架起了一座厚实的木桥。我们看到当年的澄泥池4座,作坊遗址10座,小型馒头窑4座,辘轳车基座坑12个,紫金土矿坑遗址2处,碎瓷片坑达24个之多。老虎洞遗址同我在别处所见的相比,规模并不算很大,但像这样系统反映制瓷各个工序的遗迹极为罕见。
我们俯身拾起残留的瓷片,胎骨显灰黑色,釉色以粉青色为主,滋润如玉。朱老指着碎片说:这是南宋时期的珍贵遗物,它与宋郊坛下官窑共同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工艺水平。我提出能否带一件瓷片回沪研究,遭到婉言谢绝。如此严格的管理倒让我颇感放心,毕竟保护遗址是大家的事。
最早记载修内司官窑的系南宋人叶氏,他在《坦斋笔衡》指出:“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岁月流逝,修内司官窑遗迹无处查考,成为悬案。老虎洞窑址在南宋当属禁苑,平民百姓是不可能进入禁地烧窑的。考古专家都认为这里就是消失的修内司官窑遗址,可见叶氏记载是靠得住的。
老虎洞遗存分为三个时期:南宋时期、元代前期、元代后期。另一惊人发现为元代后期地层中出土了带有八思巴文铭记的窑具,有些瓷片与传世哥窑相似,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其化学成分与传世哥窑相同。哥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一直找不到产地,成为困扰陶瓷史学界的一大谜团。这一发现使传世哥窑的产地研究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南宋官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宫廷御窑。窑场设在皇城禁地,宫廷派人掌管,选民间能工巧匠,不惜工本制作,产品宫廷独有。烧坏之器打碎就地埋掉,无法流入民间。
朱老还陪我们参观了老虎洞窑址的展品,那些釉色清雅柔和、造型千姿百态的器具真乃人间瑰宝,令人大饱眼福。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