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哲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更名延庆观。
玉皇阁系观内原存斋堂,因屡遭水患,基部淤没地下三米多深,经挖掘整修,恢复了原貌。建筑共三层,通高18.25米,全用青砖、琉璃构件仿木建造,不施梁架,颇似一座蒙古包,内供明代真武铜像一尊。中层为八角实心,每面装饰歇山式山墙,均设鸱吻垂兽。上层为八角楼阁,外设琉璃栏杆,内供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座像及左右侍臣,上盖脊饰犹存蒙古骑士形象,正顶装以火焰宝珠铜饰。整个建筑是蒙古包与楼阁的巧妙结合,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国内罕见。
kevin_chen(西门) |
2005年12月1日 15点59分 |
评分:10 |
原名重阳观,纪念全真教主王重阳,是其弟子“长春真人”邱处机所建。熟读金庸小说的人对他们的名字不会陌生,但小说和真实有很大出入。1169年,王重阳率弟子来到已经是金朝首都南京的开封传道,不久去世,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重阳观。元初邱处机被皇帝封为国师并推为全真教主,他就派人到开封修整重阳观,元朝皇帝赐名万寿宫。
这里一直是道教圣地,元末红巾军起义占领开封时成为指挥部,遭到严重的损坏。明洪武元年重修并改名为延庆观,但保留至今的只有玉皇阁,其余建筑都是近年重建的。
→回复
xiaoxiao2119(哓哓) |
2006年3月9日 11点56分 |
评分:10 |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城内西南隅,包府坑北,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逝世此地而建。王重阳,字知明,陕西咸阳人,生于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卒于金大定十年(公元1117年)。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宋王朝南渡,大片北方领土落入金人之手,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繁之际。王重阳能文擅武,美须髯,形质魁伟,任气好侠,作为宋朝遗民,他对金人残暴的民族压迫强烈不满,于是自称得道,佯狂垢淤,在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穴,封土高数尺,居于其中,号“活死人墓”,以此表示对金人统治的愤懑和不合作。后他赴山东宁海等地传教,过全真庵,创立全真教。他在道教史上的最大贡献是融道、儒、佛家的思想于一炉,倡导“三教平等”成为道教中兴的关键人物。他传授了马钰、孙不二夫妇、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七位弟子,其中以长春真人丘处机最有名。金世宗大定九年,他率丘处机等四弟子西归终南,途经开封,住在今延庆观所在地的一家王氏旅店,次年无疾而终,享年青8岁,他作有千余篇诗词传于后世。为纪念他,后人在其逝世地建了一座重阳观,成为在此地修建道教宫观数百年兴衰史的开端。金末观废,元代重建,赐名“大朝元万寿宫”。明洪武六年(1373年)部分修复,改名延庆观。现存玉皇阁1座。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座北向南通高15.80米用青砖和琉璃瓦件构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共为3层,下层为方形,4坡顶,室内下方上圆,4角砌出密集斗拱,顶似蒙古包,中层呈棱状,8面壁体上附加相互连接的8座悬山式建筑山面。上层为8角阁室,南北各辟1门,室内置玉皇及左右侍臣石雕像。阁顶作攒尖式,琉璃瓦顶上施铜质火焰玉珠。结构奇特,色彩绚丽。建国后,多次进行维修,并因地制宜逐步恢复一些殿堂,现已建成的有三清殿、配殿等,是国内罕见的道教建筑。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