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江苏 → 连云港 → 孔望山汉代摩崖画像 → 概况 |
|
全部集中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势浮雕而成。整个造像分布在长17米,高8米的褚黄色崖壁上,共刻有人像100多个,大的和真人差不多,小的仅有10厘米。有站有坐,有跳有卧,形象丰富,神态各异。经专家鉴定,造像刻于公元170年东汉末年,比筑于建元二年(336)的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国内外都一致认为,佛教是从西土传到东方来的。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无异又出现了更早的东方传教的道路,对佛教史的一些定论提出了挑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1年看了拓片后,当即激动地为之题词道:海上丝绸路早开,间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1年看了拓片后,当即激动地为之题词道:海上丝绸路早开,间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回复
在佛教摩崖造像的东侧不远处,有一个圆雕石象,长6.75米,高2.2米,通体圆润丰腴,质感甚强。石象身上浮雕着一个象奴,手持驯象钩,脚戴镣铐,似为驭象之人。圆雕上还刻有“象石”两个隶书大字。这只石象是利用山坡上一块巨石就地雕琢而成的,后来可能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被搁置于山麓的林间近2000个春秋,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汉代圆雕。孔望山南面的山脚下,有一个圆雕石蟾蜍,俗称镇海神蛙,也是汉代的遗物。 →回复
孔望山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汉文化博物馆。山上的龙兴寺,原是一座龙王庙,建于北齐之前,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连云港市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后来因寺旁的龙洞名气越来越大,庙因此易名为龙洞庵。孔望山摩崖造像全部聚集在山的西南角,依山就势浮雕而成。画面东西长15.6米,高9.7米;刻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神像,最大的高1.54米,最小的仅10厘米。 1980年,经国内权威人士鉴定,确认这是东汉时期佛教内容的造像,它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成为那年我国考古五大新发现之一。过去一直认为佛教是自西向东传播,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无疑是对传统的定论提出了挑战。 →回复
据了解,摩崖画像东侧约70米处,有一石雕大象,略大于真象,长鼻巨牙、卷尾粗足,上刻有一身著丁字形头饰的象奴,手执钩鞭,脚带镣铐,右书“象石”二字,南侧约150米处,有一圆雕石蟾蜍。这两座石雕,特别是石象,气势雄伟,造型精美。 经鉴定,摩崖画像比敦煌莫高窟壁画早2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佛像石刻。对于研究我国的佛教史、美术史和中外关系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关于孔望山摩崖造像,明代始有记载,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十一引《淮安府志》,谓孔望山“有诸贤摩崖像,冠裳甚古,如读汉画”。从1950年到1981年,历经多次的调查、研究,造像的材料才逐步公诸于世。 摩崖造像位于山南麓的西端,依山崖的自然形势,共雕刻出造像105个,分成十八个组体,分布在东西长15.6米、高9.7米的峭崖上。最大的人物造像有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在摩崖造像东侧约70米处,有一尊大型圆雕的石象,略大于实物,长鼻巨牙,卷尾粗足,体貌丰腴粗壮,上刻一丁字形头式的象奴,手持钩鞭,脚带镣铐,右书“象石”二字。石像南25米处有一顶部凿有碑槽的“馒头”状巨石,造像群以南150米处还有一尊圆雕的石蟾蜍。 造像多以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本行故事为主题,有涅槃图、舍身施虎图,还有宴饮图、叠罗汉图以及立佛像、坐佛像、供养人等,是中国最早的石窟艺术雕刻,比人们认为最早的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366年)还要早约200年,它是中国佛教的早期雏形。摩崖画像里的人物肖像,各具神态,雕刻手法大部分属汉画像石中“拟浮雕”的一类:人物浮起,面孔、手脚、衣格显现出的部分,均以粗率劲直的线条凿出,风格浑厚朴实。一方石槽内的宴饮像属“拟绘画”一类,精雕细凿的手法使线条飘逸有致,堪称后世“白描”绘画的楷模。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