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黑龙江 → 牡丹江 → 镜泊湖景区 → 城墙砬子山城遗址 → 概况 |
|
位于宁安市镜泊湖中部西岸山顶。为唐代渤海时期的山城遗址。是镜泊湖八大景。乘舟游览到此,仰望城墙山城高耸入云,站在山城之上可向北远眺小孤山;向南俯视珍珠门,山城与碧波相映,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山城依山势走向,用石块筑就。城的北和东侧为峭壁,借助天险为屏,低矮地段间以石砌城墙衔接,城的西和南侧为陡坡,顺势筑墙。周长四里许,呈不规则方形,城南与东北各有一瓮门,可与山下相通。城垣除部分塌陷,大部完好。城墙叠砌清晰,虽时越千年,犹巍然屹立保持着当年挺拔峻伟的历史风貌。该城为渤海时代屯兵重地,地势险要,可扼控整个湖区。据初步考证,当为渤海上京路湖州故城。
古城墙依山势而建,石块砌筑。城南,北墙各设一扇门,与山下湖面相通。山城北墙以土堆筑,厚实而高耸,该城因其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坚固实用,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当游人沿镜泊湖乘船而下时,仰望山城,它显得极为壮观,犹似天上蜃楼,登山城而望,满眼林木苍茫,林涛阵阵,山与湖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谐的景致,充满着诗情画意。 →回复
城墙砬子是位于中湖小孤山正西岸边,珍珠门北侧临湖崛起的陡峭石砬子。据史料记载:唐朝渤海时期为防御契丹民族的侵袭,在此筑有古城一座。它为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湖州城池旧址,至今十里城垣犹存,城西门较为完好,尚有十米城基。据地理学家勘察,石崖均系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而成。千岩竞秀,三面临湖,形势险要。宁安县志记载:“上有古城一座,欲登山看城,非从西南曲折盘道不能上达,诚为天险。”在古城墙脚下,绿水环护之中,有眼清泉,水清凉而甘甜,传为渤海一古井。对岸山崖石洞中,有座渤海时期留下的墓葬。 相传,大约百余年前,这座古城早已沦为废墟。古城彼岸,有一老翁名叫姜儒隐居此地,故亦有人称此地为“姜家窑洞”。盛夏一天傍晚,姜儒之侄路经此地,叔侄偶然相遇,甚为欣喜。老人劝其侄放弃戎马生涯,与他一同在湖滨仙洞中共享人间之乐,夜里聆听对岸的仙乐钟鼓之声。并言称崖下尚有一渤海之陵墓,金银财宝,应有尽有。但因自己年迈,未敢近前。说话间,夜幕尽退,已是翌日凌晨,这位年轻人为好奇心驱使,忘记军务之急,随其叔父由西南沿山径盘旋而下,绕道回转来到崖底,拔开荆棘灌木,在一块巨大石屏后面果然发现有深邃的洞口。二人步入其中,见大厅正中灯火辉煌,一尊朱红灵柩停放中间,大厅周围未见有路可循,忽然间,石壁间两扇石门豁然大开,石门内奇峰林立,怪石奇岩,一潭碧水环绕村落,拦住去路。潭水清沏,波光粼粼。叔侄二人正愁不知去向,忽见一位渔翁垂钓水边,便趋前借问,渔翁笑指岸边小舟作答。叔侄登舟前往,驶入山涧深处,发现更是红花柳绿,山青水秀,到处呈现一派鼓乐升平的繁荣景象。叔侄为遇此仙境而欣喜若狂,回归途中,小侄胆大心细,做下种种标记,以为后人指路。 此后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其侄儿不堪兵荒马乱,也来到窑洞隐居。他想探寻仙洞的奥秘,并循旧路来到崖下,找寻标记,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今日来到镜泊湖的旅游者,多被这寻找仙境的奇离故事所吸引,乘游船到此一游。人们虽然已找不到仙洞之所在,但此地妩媚动人的仙境般的风景,足以激发人的情思,开阔人的胸怀,使游人获得美感的快慰。 →回复
→回复
古城墙依山势而建,石块砌筑。城南,北墙各设一扇门,与山下湖面相通。山城北墙以土堆筑,厚实而高耸,该城因其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坚固实用,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当游人沿镜泊湖乘船而下时,仰望山城,它显得极为壮观,犹似天上蜃楼,登山城而望,满眼林木苍茫,林涛阵阵,山与湖相映成趣,构成一幅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谐的景致,充满着诗情画意。 位于湖西岸的城墙砬子直插蓝天,巨石嶙峋,气势险峻。据说这里是渤海时期的山城遗址,古城墙和山上古堡依山而建,为渤海国屯兵重地,当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和水上通往外地的交通要道。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