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嵊县城关鹿胎山东南麓,前临孝子坊,为全城登临之胜。始建年代不详,据方志载,自元至清,先后重修11次。今楼为1988年重修,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有八字照壁、山门、溪山第一楼、戏台及两侧厢庑。“溪山第一”四字为南宋名儒朱熹手迹。全楼石雕、砖雕、木雕极为精美。楼旁有越剧博物馆、鹿山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tianya520(飞雁洁) |
2006年8月2日 14点49分 |
评分:10 |
位于城关镇鹿胎山麓。城隍庙始建年代不详,有记载重修于元至正六年(1347年),至清光绪大修十一次。现存为清中期建筑。溪山第一楼为清嘉庆九年(1840年)增加,借宋朱熹游鹿胎山赏景时的赞语“溪山第一”为楼名。现存照壁、溪山第一楼、仪门和戏台。砖砌照壁长14米,高7.4米,中嵌青石匾,上刻“屏藩永固”。溪山第一楼,通面宽17.79米,通进深9.26米,重檐歇山顶,石砌台基,中央开门,前左右三方嵌八幅石雕博古图,一楼明间前壁正背面均为砖雕。仪门分五间,通面宽20.58米,通进深13.13米,二层硬山顶。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八角形藻井分三层,每层用16组雕花斗和枫自下而上逐层收缩。上层斗间嵌八条倒挂金龙,顶心置一盘龙。额枋和牛腿雕刻华丽。
→回复
tianya520(飞雁洁) |
2006年8月2日 14点29分 |
评分:10 |
溪山第一楼及城隍庙位于鹿胎山东麓,环城北路绕半山腰而过,登楼可揽剡中之胜。是"唐诗之路"上一座享有声誉的古刹。到嵊州不登"溪山第一楼"着实是件憾事。
明万历《嵊县志》载:"城隍庙在县治左,创不知始,元至正六年尹冷瓒修。至正二十四年(1364)毁,守帅周绍祖尹事邢雄重建,明洪开三十年知县江澜新之成化中知县刘清重建,弘治十一年知县徐恂增葺。万历四年知县谭礼建仪仗队门及东西厢宇。"
溪山第一楼系清嘉庆(1804)增建,南宋理学泰斗朱熹游登鹿胎山赏景时对此楼赞不绝口,谓之"溪山第一"。俳徊在溪山第一楼的回廊上,寻觅着朱熹的足迹,当年他的赞语已成了此楼的楼名,镌刻在楼的南面。
溪山第一楼及城隍庙总体布局贯穿在一条纵轴线上,根据自然地形,南低北高层层递升。现存建筑有八字形照壁,月台、溪山第一楼及东西厢房、城隍庙仪门和戏台。前、后大殿于1973年拆毁不存。月台设在照壁与溪山第一楼之间,比照壁地面高出3.6米,南缘施石板。溪山第一楼五开间,高二层,重檐歇山顶,四周廊檐。楼壁正反两面有饰花卉和人物故事砖雕,形神兼备。楼建于须弥座台基上。台基东南西三面镶嵌八幅高浮雕青石博古图。台基中南北向开一石洞门。拾级通往天井,过天井即是仪门,仪门五开间歇山顶,东西山墙屏有精美砖雕各五方和镂空雕石窗2只。戏台与仪门相连坐南朝北,重檐歇山顶,青灰筒瓦,正背饰龙吻,歇山顶上饰瓦将军,飞檐翘角饰镂空木雕件,戏台四柱为"亚"字形柱础,戏台桁枋柱雕刻精美,台柱"雀替"饰笑容可蔼的《刘海戏金蟾》,戏台藻井上下由十六斗拱组成,雕刻精美的八条游龙镶嵌其间,戏台东西北施美山靠,戏台总高为14 .2米,宽深为5.18米。整座古戏台饰置雕刻100余件,雕有《倭袍》、《目莲救母》、《蝴蝶梦》等戏曲人物故事,三雕之精湛可称全省第一戏台,凝结着古代多少工匠的智慧和汗水。
梅兰竹菊星辰转移,近200年后的今天,重建城隍庙大殿工程于2000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用地面积为5300平方米(包括现存建筑),重建大殿与现存的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的晚清风格相统一。大殿总高为14.7米、宽23.2米、深15.9米。重建的大殿为五间两廊重檐歇山顶建筑,正脊两端饰龙吻,中间上书"国泰民安",歇山顶上饰瓦将军,更显雄伟高大。重建大殿的工匠继承古代工匠的传统工艺精工细作,全殿合抱的木柱28根,石柱26根,其中四根为精雕细刻的石龙柱。大殿所需大木材都选用进口出樟优质木材(南洋红木),大殿下层26根石柱上雕饰着26只雀替,雀替图案南面饰《封神演义》中的"李天王镇妖"、"闻太师降魔"等;北面饰《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单刀赴会"、东西两首雀替图案饰飞禽走兽,有《三羊开泰》、《百鸟朝凤》等;上层雀替图案饰《松鹿延年》、《鸳鸯戏水》等;梁枋木雕十分细腻动人,是嵊州著名木雕刻,南北两面雕有《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图案,东西两面雕饰花鸟戏曲人物,东面有《红楼梦》、西面有《西厢记》近百幅栩栩如生的浮雕人物造型,实在妙不可言。嵊州工匠精湛细腻、巧夺天工的三雕艺术在这里又显示出迷人的风采,在嵊州市古建筑史上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经别具匠心的镀金彩绘,大殿更加显得古朴、典雅、雄伟。
→回复
tianya520(飞雁洁) |
2006年8月2日 14点32分 |
评分:10 |
溪山第一楼处在嵊县城西北鹿胎山麓,建于清代,系借宋朱熹登鹿胎山赏景时的赞语“溪山第一”为楼名。登楼可眺望剡山、剡溪,其景美不胜收。全楼石雕、砖雕、木雕极为精美,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楼旁有越剧博物馆、鹿山公园,天然巧成为一个自然景色与艺术精品融汇妙合之地。
嵊县,山有剡山,水有剡溪。若是要寻个既可看山,又可观水的好去处,那便是“溪山第一楼”了。
溪山第一楼在县城西北隅、鹿胎山南麓。只要至市心街北尽头,沿百步阶拾级而上,走过一个之字形的曲拐,便可见在众多现代建筑的簇拥之中,有一座巍峨的古建筑——城隍庙。溪山第一楼,即城隍庙前楼。城隍庙始建年代无考,有修葺记载的可上溯到元至正九年(公元1341年)。前楼为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增建。楼高两层,底层为石砌台基,中开大门,步上石阶直入仪门,可进大殿。“溪山第一”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游嵊登鹿胎山时的一句赞语,因登楼可以“全揽剡中之胜”,楼成后作为楼名。
清时有人登楼作全城景状观后,曾留下这样的记述:“县城周七里有奇,门四:东拱明,西来白,南应台,北望越,皆有楼,有月城。市井之状,东南圆大,西则狭长护城墙垣环绕全城,状如白鲞”。然而,如今从溪山第一楼俯瞰,簇簇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全城发展成两头小,中间大的船形,昔日“白鲞城”而貌已难辨认。依然可见的是剡山、剡溪。在楼上向西南眺望,只见剡溪一行银波,岚光云影,使人意远;朝西北而看,剡山在目,山恋奇秀,长天一碧,凡峰皆青,烟波夕照,一见心清。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