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称太子坡。在武当山天柱峰东北,距玄岳门约15公里。为登金顶之孔道,当襄(阳)郧(阳)之要冲,背依陡岩,面临深谷,形势险峻。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依据玄武大帝修炼的传说定点布局。相传是净乐国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玄武大帝——十五岁入武当山修炼时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志不坚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气元君用“铁杵磨针”点化,复又上山修炼,因而得名复真观。
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走进全山最大的由当朝附马都尉亲自题写匾额的山门,只见被人称为“九曲黄河墙”的两条复道夹墙随山势起伏,迥转曲折,遥遥不见尽头。而事实上,这段路的直线距离很近,正因为设计者将墙体设计得曲折蜿蜒,而又高大厚重,使来者走进山门马上感到一种神秘威严和深邃遥远。
复真观的正殿神龛中端坐的是全山最大的木雕玄武像。这尊雕琢讲究,涂彩饰金的木雕像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被国家定为一级国宝。
而复真观里最让人称奇的是高达五层的楼房:五云楼!五云楼整体全部是木结构,没用一砖一石,而且它共有五层,高达15.8米。每层的装修都独具匠心。
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柱十二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迭搁。这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复真观里的一大人文景观。人们面对古人这一大胆而智慧的杰作,以致于忘了五云楼的原始称谓,把整座楼房都叫作了“一柱十二梁”。
lantianbaiyun(蓝天白云) |
2006年5月25日 17点22分 |
评分:10 |
复真观,这座在武当山狮子峰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 复真观背依狮子山,右有天池飞瀑,左接十八盘栈道,远眺似出水芙蓉,近看犹如富丽城池。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不仅创造出1.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而且建造殿宇200余间,结构出“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观。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据记载,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29间。明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殿宇至200余间。清代康熙年间,曾先后三次修葺。清代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又重修大殿、山门等殿宇。后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公元1982年经国家投资,对复真观开展全面修缮,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被列入全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用狮子峰的特殊地形,古代建筑大师们顺依山势的回转建起犹如波浪起伏的夹道墙,被称九曲黄河墙。进二道山门豁然显出一宽阔院落,漫步走进,只见小院重迭、幽静雅适,前有依岩而建的“五云楼”,中有“皇经堂”、“藏经阁”,后有高台之上的“太子殿”。整体布局左右参差,高低错落,谐调而完美,充分体现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内涵。置身复真观的最高处,俯视深壑,曲涧流碧;纵览群山,千峰竟秀;每逢夕阳西下,还可见武当“太和剪影”的奇观。 数百年间,复真观的人文景观被世人广为赞颂。
今天,文物部门在“有效保护”、“加强管理”前提下,合理利用,建起了“太子养生堂”,继承传播古代科学的养生文化,以达古为今用之目的。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