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经堂,称“措庆都康”或“参尼扎仓”意为“显宗经院”,是塔尔寺规模最大的殿堂,是全寺僧众聚集礼佛、诵经的场所,也是全寺“四大扎仓”之一,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面宽13间,进深 11间。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年),后经几次扩建。原为36根柱子的小经堂,后改建成80根柱子的中型经堂,最后扩建为 168根柱子(其中60根在四壁墙内)的大经堂。1913年遭火焚毁,1917年重建。
经堂草泥平顶,其上依制安放了镏金“法轮”、“金鹿”、“法幢”、“宝伞”、“摩尼”等巨型法器,金光灿烂,熠熠耀目,与大金瓦金顶夺辉争艳,显得极为辉煌,威严逼人。
大经堂内矗立的108根明柱皆为藏式八椤柱(60根暗柱隐于墙内)对称排列起竖。内圈18根高柱与外围90根低柱构成风韵用途相异的两层柱网,外柱上承横梁,铺设楼板成二层回廊楼,而内层高柱造成贯通二层楼顶的天井,使得能容纳6000人的经堂极好地解决了通风采光问题,使大殿显得方正匀称,宏伟宽敞。108根明柱通体用盘龙彩云图案的毛毯包裹。顶棚上的五彩吊顶,方型方阵悬曳,绫筒飘逸,间垂的堆绣和藏式卷轴画上的神佛形态各异。经堂内设蒲团上千个,可供2000多喇嘛集体诵经之用。数以百计的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馏金佛像置于四壁的神龛中。二楼系四合院建筑。屋顶安放各式高大的馏金经幢、刹式宝瓶、倒钟、宝塔、法轮、金鹿等,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与大金瓦寺交相辉映。
大经堂正面底层前廊由10根藏式椤柱支承雕花披肩,鱼掌鱼挑相间,枋木拱起,宽9间、深1间、顶层亦为九开间廊房。经堂的楼廊共二层,分三面围建,形成南北长、东西短的回廊院。山门朝东,二层前楼之上筑汉式亭阁,亭脊正中置金轮,两侧金鹿各一,面向法轮耸耳注目。门外两根高约20米的经幡杆上九色彩布成筒伞状下曳,经布随风招展,杆顶铜质镏金球光彩熠熠。门旁两侧的青狮扬威,张口雄视,如值星守岗者威武难侵,这些都是显示经堂不同于一般僧舍与活佛院的标志。大经堂为该寺显宗学院,设有多仁巴(显宗博士)学位,授给修习显宗教义高深的僧人。
plf198(小贝) |
2006年2月10日 09点42分 |
评分:10 |
大经堂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面宽13间,进深11间。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后经几次扩建。最后扩建为168根柱子的大经堂。 大经堂内矗立的108根大柱子,缀以各色刺绣飘带。经堂内悬挂用各种绸缎剪堆、堆绣的多种佛像、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并悬挂各种壁画(卷轴画)。经堂内设蒲团上千个,可供2000多喇嘛集体诵经之用。数以百计的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馏金佛像置于四壁的神龛中。 大经堂前面的欠拉院,系二层藏式建筑。大经堂下设四大扎仓(学院):参尼扎仓(显宗学院),成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是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研究显宗教义的学经部门;居巴扎仓(密宗学院),成立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是研究密宗教义的部门;丁科扎仓(时轮学院),成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是研究天文、历算、占卜的学经部门;曼巴扎仓(医学院),成立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是研究医药治病的部门。大经堂是参尼扎仓的经堂,也是4个扎仓全体喇嘛聚会念经的大礼堂。
→回复
plf198(小贝) |
2006年2月10日 09点43分 |
评分:10 |
大经堂,经堂拥有168根大柱(其中六十根在四壁墙内),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
灯火暗淡,高大的经堂瞬时就传递给人一种伟岸与肃穆,佛像前的佛团垫有些已经很破旧了,那是一世一世出家人修行的见证。每天晨昏,无论严寒酷暑,喇嘛们都要到此打坐、诵经。五色的幡、帏从天空中垂下来,使时空穿梭在人与佛之间,一转身是佛界,一转身便是凡尘。
殿内的大柱上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着,四周墙壁上或绘着图画、或悬挂着堆绣,使人觉得在这里修行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而一千尊屋宗喀巴的铜制镏金佛像、数以百计的浩淼经卷便是那修行的源动所在。这是塔尔寺的显宗经院,藏语称“参尼札仓”,这里主要修习五明义理、分析辩论法相的论点。经院内设有多仁巴(显教博士)学位,只授予有深厚造诣的僧人。
屋顶上,装饰着金鹿法轮、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不识路的人远远的就可以寻找到佛所发来的信息。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