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四川 → 成都 → 大慈寺 → 概况 |
|
成都著名古寺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路一段。相传始建于隋唐时玄宗赐名 “敕建大圣慈寺”,寺内的楼、阁、殿、塔及各种神像、佛像、画像构成了一座 “精妙冠世”的艺术宝库。 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路一段,古称“震旦第一丛林”,成都著名古寺。相 传始建于隋朝,唐玄宗赐匾“敕建大圣慈寺”。唐代名僧玄奘曾在这里受戒。唐 代扩建后,规模宏大壮观,当时寺内有96个院子,楼、阁、殿、塔、厅、堂、 房、廊共8524间,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 262幅,佛经变像114幅。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的艺 术宝库。宋苏轼誉为“精妙冠世”。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 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大圣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系清代顺治后陆续重建。殿 宇有天王、观音、大雄诸殿及说法堂、藏经楼等。大雄殿、藏经楼以峡石为柱, 雄伟壮观。寺内殿宇宏丽,院庭幽深,古木参天。现辟为市文物展览馆;内设茶 园、棋苑、名小吃店。
据史料记载:原寺经唐代扩建后,规模宏大壮观。当时寺内有96个庭院,楼、阁、殿、塔、厅、堂、房、廊8524间。占地数百顷(包括现东风电影院、东风路、糠市街、点将台、牛王庙等一带区域)。特别是该寺在历史上香火鼎盛、僧侣众多(现北糠市街右端就有一条街叫和尚街。街以和尚为名,足见该寺在当时的影响)。晚唐诗人张宾(北京海淀清河人,唐昭宗时中进士,当过膳部员外郎和金堂县令{赵镇})曾在“大慈寺”借景抒情题过一首颇有名气的诗:《夏日题老将林亭》:“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骤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花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寒沙。”勾勒出墙头细草、水面落花以及浸酒、煎茶等生活画面,足见当时“大慈寺”的闲情怡趣及风光美景。据明人曹学全编撰的《蜀中名胜记》描述,至宋、明时期,大慈寺香火仍然还非常旺盛,附近街区也相当繁华,遇有庙会、节日更是分外热闹。至明末清初大慈寺才逐渐趋寂。据后人考证和推测,衰败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受明末后历次战乱和瘟疫的影响,特别是张献忠“剿四川”时,肆意对成都城建和经济的破坏(当时成都曾荒芜到出城不到十里,即可见豺狼虎豹的境地);二是基于佛教禅宗内部的斗争。如明末清初,成都北郊“昭觉寺”出了位佛界巨子丈雪通醉及其周围一批高徒名僧,使得“大慈寺”权威和声望日下。 历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响的文物是名画和铜佛。据专家评价:该寺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和罕见的艺术宝库。据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及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等史料记载:该寺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262幅,佛经变像114幅。宋苏轼曾誉为“精妙冠世”。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特别是描述五代时四川著名得得和尚(贯休)的《渡海罗汉图》(平等阁藏《中国名画集》(1934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上册第七幅所绘)最为有名。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画左边有一题记:“此幅原绢上,有僧来复题云:蜀僧贯休临唐卢棱伽过海罗汉图,藏在成都大圣慈寺六祖院内罗汉阁。后五百年弟子来复游方过此,恭观敬题。云云”;据说,该寺的铜佛、石佛也曾有大小数百尊。均先后被战、乱所毁。其中,最有名的有两尊:一尊毁于1927年;一尊曾保存至解放后。此佛为全铜所铸。高两丈余,造像庄严,四周已用玻璃柜保护起来。关于这尊铜佛,流传着一则有趣的神话传说:每当盛暑季节,人们常到此处纳凉,据说夜深人静时,有时会听见铜佛脚下海水的声音。塑造铜佛的目的,就是用他来镇压脚下的“海眼”口。铜佛的背面刻有“永镇蜀眼李冰制”七个比拳头还大的字。字为秦篆体(因此,有人就从这尊佛像的制作和秦篆体上来看,怀疑它并非秦代制作,极有可能为明、清时所铸)。在玻璃佛龛的前面两侧,当时还挂着颜楷(华阳人,清末民初的著名书法家,四川许多名胜古迹多有他的题咏)所撰联: “立脚镇潮音,预防沧海横流日; 以手援天下,应现金刚不坏身。” 可惜此佛最终被毁于“大跃进”时代的1958年。(据目击者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冯水木先生回忆:目睹工人抡大锤所砸,铜佛的基座就有一米高,仅铜皮就有约两寸厚,头部无法砸烂,为实心红铜。) 成都“大圣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系清代顺治以后陆续重建。殿宇有天王、观音、大雄诸殿及说法堂、藏经楼等。其中,藏经楼以峡石为柱,殿宇尤为宏丽、雄伟、壮观。“文革”前,在原临东风路的大门(原为后门)的砖砌的寺门上,仍然还有湖北蕲春黄云鹄所书“古大圣慈寺”(书法一般,没甚特色)五个比斗还大的字,石刻填金。但寺内只剩下一殿,右边有少数僧寮,两三间精舍为住持所住。还有一个小茶肆,供游人憩息。 大圣慈寺话沧桑 大慈寺本名大圣慈寺,据《通志》的记载,它是唐代至德年间(公元757年)修建的。庙门前的匾额,“大圣慈寺”是唐肃宗李亨御笔亲题。但据近代杨口谷考证,认为寺内现存佛像的形象,并不像唐代造像风格,而近于六朝塑像,相传[唐代]名僧玄奘法师曾在这里受戒,但是据唐僧的传记所载,只说他在成都受戒,而没有说是在哪一个庙宇。是否在此受戒,只好存疑了。 唐代大慈寺占地极广,相传成都鼓楼洞街就是大慈寺钟鼓楼所在地,北门红石柱街就以大慈寺庙门的两根红石柱而得名。拥有九十六院和二万多间房屋。 自唐以来,大慈寺就是成都的名胜,四时八节,常聚万千游人,历代的地方官吏和名流学士都喜欢到这里宴饮游赏。留下很多咏物叙怀的诗篇。 到了宋代,寺门前便成为市场,每年二月十五日卖花木蚕器,称为蚕市;五月卖香药,称为药市;冬月卖用具器物,称为七宝市。宋代成都太守田况作有《大慈寺前蚕市诗》: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步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可见当时蚕市的盛况。 大慈寺内保存的历代文物极多,最著名的是壁画。据历代文献记载:大慈寺共有壁画一百多幅,都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有唐代最著名的画家吴道子的画十幅。北宋时,画竹子的名家文与可,在寺内读过书,对唐朝名画家李夫人画的竹子很感兴趣。寺内和尚告诉他:李夫人根据月夜时竹子映在窗上的影子,悟得画竹方法,于是,文与可天天在寺内临摹李夫人画的竹子,终于创出了“攒三聚五”的画竹技法,为后世画竹,开创了一条学习途径。苏东坡和文与可是表兄弟,他画竹就是跟文与可学的。寺内碑石书法墨迹也甚多。 大慈寺中还藏有唐明皇和唐僖宗的画像,据《蜀寿杌》的记载:五代后蜀主孟知祥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六月到大慈寺避暑,观明皇僖宗御容,并宴群臣于华严阁下。 唐武宗崇信道教,反对佛教。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下圣旨尽毁天下佛寺。在历史上称为“会昌灭法”。而大圣慈寺却因为庙额是他的祖先肃宗皇帝亲题的,他不敢独犯祖先“在天之灵”,因此大慈寺才得以幸存下来。在《通志》上记载:“大慈寺……旧有肃宗书大圣慈寺四字。故会昌不在除毁之例。” 到了明代末年,大慈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仍然保持着常住和尚二万多人的记录,崇桢年间(公元1682~1644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攻打成都,[明代]官军抵挡不住,而大慈寺的僧众却拿起武器与张献忠义军相杀,并把义军赶走了,据传现在东郊的猛追湾,就是当年和尚追赶张献忠的地方。随后,张献忠二次攻进成都,怀着被和尚追杀过的仇恨,放火把大慈寺烧毁,寺内保存的文物壁画也随之付之一炬。清代康熙年间,佛教徒们募款重修大慈寺,规模很小,已不能与从前相比了。残存文物也只有两尊铜铸的药又神将像,一尊铜铸的药师佛像,和一尊铜铸的所谓“镇压海眼”的阿弥陀佛立像了。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币制变动,铜元通行。四川军阀李家钰的部队驻扎在大慈寺内时,见两尊药又神将像,分量不轻,便把它毁掉铸了铜元。那尊阿弥陀佛像分量更重,为什么李家钰没有毁掉铸铜元呢?原来这尊阿弥陀佛铜像,全身金晃晃的,号为“丈六金身”。佛背上刻有小篆文“李冰铸”三个字。每个字约有五寸高,四寸多宽,三个字连在一起大约长一尺五寸左右。民间传说,李冰在四川治水,降服了孽龙,开都江堰灌溉川西田土,又铸阿弥陀佛铜像镇压海眼。海眼就在铜像下面,夜深人静,伏在铜像足下,还可以听见海潮之声。如果这尊铜像被毁,成都就要被洪水淹没。这个传说,自然是带有迷信色彩的无稽之谈。其实,这“李冰铸”三个字也是假托的。李冰是战国时代的秦惠王(公元前337~310年)派来四川的太守,而小篆则是一百多年后,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所创造(公元前221年)。李冰竟会把百年之后才创造出来的小篆,镌刻在佛像上,岂不是个大笑话。况且,佛教在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时,才传入中国。三百多年前的李冰,又怎会异想天开地铸造阿弥陀佛铜像呢?据考证,这尊佛像是南北朝时候的造像,在[南北朝]时候,梁武帝萧衍(公元1502~1548)崇信佛教,普天下大造佛寺,大慈寺可能就建造于此时。我记得在这尊佛像前,还悬了一个“法侔宝志”的横匾,“宝志”是梁武帝的国师志公的法号,那么这尊佛像也就是梁武帝时铸造过的。它“托福”于“李冰铸”和镇压海眼的传说,使封建军阀如李家钰所怒而未敢轻易毁掉。因此这尊佛像,解放后仍巍然立于大兹寺中。 不幸的是,这尊经历一千三百多年沧桑的历史文物,在一九五八年的“献铜运动”中被毁了。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只有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对文物古迹的管理保存工作,让祖国的光辉灿烂的古文化,永放光彩!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