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音洞历来为普陀山的重要景观。梵音洞与潮音洞南北相对,它和潮音洞的潮音,各俱特色,合称为“两洞潮音”。从法雨寺经飞沙岙,过祥慧庵,即为普陀最东部的青鼓垒山。青鼓垒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为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大然洞窟,洞岩斧劈,高约60米,纵深约50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在普陀山众多历来被人们叹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相传为观音大士显圣处。凡欲观览梵音洞者,先要从崖顶迂回顺着石阶而下,然后来到观佛阁。洞深幽,在阳光海潮作用下,洞内岩石各显奇形变幻莫测。据传在这里观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看随变,极其奇异。此地又为梵音洞观潮最佳处,佛阁下曲屈通大海,海潮人洞,拍崖涛声如万马奔腾,如龙吟虎啸,日夜不绝,闻之者无不惊心动魄。佛家信众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法相。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
skyhit0608(东东) |
2006年12月26日 00点51分 |
评分:10 |
梵音洞庵
梵音洞庵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庵内飘海观音像,手持净瓶,脚踩鳌鱼,“瓶中甘露常遍洒,手中杨枝不计愁”。相传净水流过,能治众生的疾病,还可以引渡众生离开苦海,到达庄严净土的极乐世界。据佛教传说,鳌鱼一发怒,就要发生地震,天崩地裂,是观音制服了鳌鱼,给人类带来和平安宁。
甬道照壁书有“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大字,是佛教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称有祈祷智慧,获得解脱,成就道果之功用。
梵音洞一景
“梵音”意指清静无杂的佛的声音;“梵音嘹亮”即指当你将佛的教诲领受于心,就会感受不到法世的繁杂之音,只清晰地听到佛的声音。
梵音洞,气势磅礴,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成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传说是观音大士灵异之处。洞中雾霭弥漫,在阳光和波涛作用下变化莫测,时显奇形,在这里叩求观音菩萨赐福,看到观音大士的形象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人,也会随着角度的不同而变化,极其奇异。
善财古洞
善财古洞在梵音洞西北700米处,洞高4米,宽约4.5米,纵深1.5米,相传为当年善财童子栖身之处。洞正中岩壁上有明代篆刻观音像,洞中石壁雕阿弥陀佛像,在镌观音,右镌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善财洞旁旧有茅逢,1998年普陀山佛协在此兴建善财洞庵。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