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十方堂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十方堂概况
十方堂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罗侯寺山门东侧寺院高台基脚下,有一处占地方整的寺庙,叫十方堂。十方堂是罗侯寺的属庙。十方堂系清代道光年间重建,与罗侯寺的发展历史有直接联系。清代康熙年间,罗侯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常住藏族喇嘛,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就在该寺居住修持。后来,该寺又就近度了汉人喇嘛,并有汉人喇嘛当总管的堂住,僧众逐渐增多。于是在罗侯寺山门前辟出地方,增建了招待处,迎待藏族僧俗佛教信徒。到道光年间,有土族人印堂住募化修建了十方堂,专门招待从远地来的喇嘛和少数民族善男信女。十方堂又称广仁寺,十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即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全都包容在内。顾名而思义,十方堂即是接待四面八方来客的地方。广仁寺意即广施仁慈,和十万堂含义相同。因该寺没有地产,日常开支费用仍由罗侯寺担负,实为一体,因此不以独立的寺院出现。时至今日,人们参观十方堂,还能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大门前挂有“十方堂”三字的匾额,同时题有藏、蒙、满文字,而院内宗喀巴大师殿额上挂有“广仁寺”三字的匾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上汉藏僧人同在一起生活、共扬佛法的情景。



  十方堂有三进殿宇,殿宇两侧配楼房长廊,寺院显得很齐整。殿建和殿堂设置有明显的藏式风格。该寺占地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四间。寺内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旁坐钟鼓二楼,正脊上装饰有二鹿迎头相对,中间立着法轮,显出不同于其它青庙天王殿的特色。中间一座殿是文殊殿,又叫宗喀巴大师殿,面阔步三间,殿周四面出廊。殿前的抱厦,和大殿之间空出较大的距离,与其它寺庙中抱厦紧挨殿前檐的形态不同,从侧面看去,这种构筑方式显得美观。从殿内布置看,文殊殿内供着喇嘛教黄教始祖宗喀巴的铜像,且头戴尖帽。两壁的木格上亦放着宗喀巴的小铜像,号称千尊。大殿和抱厦的立柱间,在檐台下部嵌石板,形成围栏,石板壁上书有藏文和蒙文,大殿当心间前后檐下垫板上书有藏文,柱头的罩板上也书有藏文。殿内主供黄教祖师宗喀巴大铜像,两壁有号称千尊的宗喀巴小铜像。第三层殿面阔五间,檐额上挂一块书有藏文的木匾,意为弥勒殿,又叫大佛殿。殿内供弥勒菩萨等铜像数尊。两壁的经架上置道光版藏文《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喇嘛教翻译和整理的藏文大藏经,佛说的经律称为《甘珠尔》,佛弟子及祖师的著作称为《丹珠尔》。因此以《甘珠尔》最为珍贵。十方堂存放的《甘珠尔》经,丰富了五台山佛经藏书。因为广仁寺是喇嘛庙中主修密宗的寺庙,所以殿内还有许多铜铸的牛头佛、马面佛、双身佛(或叫欢喜佛、欢喜金刚)等。



  这三重院落的两旁是二层楼房,为接待四方信徒之处所。所以,广仁寺规模虽不大,布局却很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配房对称。

  
                       






十方堂
十方堂
十方堂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邻近景点
云冈石窟
晋祠
王家大院
代王府九龙壁
恒山
五台山景区
壶口瀑布
五老峰风景区
天龙山石窟
霍州署
常家大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