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山在吴县市洞庭东山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威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山上旧有十景之胜。现存者有姑亭,传为梳妆台;板壁峰,人称行山.石峭陡立,恰以一天然的水石盆景;叠石,以石着胜,传为吴王爱女之别官所在;十二生肖石,石临太湖,玲珑嵌空,似十二生肖之动物形状;其余尚有香炉石、牛背岩等。岛上家家培植盆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此处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
danni_pu(圣丹妮) |
2005年8月10日 12点50分 |
评分:10 |
三山岛因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面积1.6平 方公里。北山为三峰之首,海拔83.3米。三山岛虽无高峻巍峨之 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逶迤铺展,舒起缓伏,山水契默和谐,情致衍逸。故清代诗人吴庄有这样的赞美:“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
行山西坡的板壁峰,是一块宽约20米、高约10余米的峭岩 奇石。岩石陡峭如斧劈,纹理纵横如刀刻,青苔斑驳,藤蔓攀附。 小树花草生于石缝之间,山雀野鹰舞于峭壁之上,景致美妙怡人。三山的石质都是青石,暴露在地表的石头几乎都有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征。叠石、金鸡石、香炉石、牛背石、十二生肖石,似器似物,各擅其美。
1984年在三山岛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有熊猫、斑鹿、棕熊、鬣狗等20多种动物。它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苏南地区更新纪哺乳动物的认识,还为太湖发育史的研究增加了材料。1985年,又在三山岛考古发掘出土上万件旧石器,经鉴定三山岛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被称为“三山文化”。从而证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
→回复
kevin_chen(西门饮马) |
2006年1月21日 21点14分 |
评分:10 |
太湖三山岛,(即洞庭山),故称蓬莱,明代始称小蓬莱,又称笔架山、金龟山,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隔水遥离湖滨之东山陆港码头约七公里。
居江浙两省交界,历为苏沪杭和锡沪杭及今后“申芜运河”之咽喉。故有:“吴王在道时,俗称三山门。”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面积约一点八平方公里。
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炎,苍山碧水,风景幽美。三山岛四季花果累累,除有“洞庭红”橘外,更有名果“马眼枣”为全国所罕见,果大二寸许,鲜甜爽口,现尚有百年以上古枣树692棵。
1984年4月,在三山岛发现大量哺乳类化石,有:猕猴、棕熊、中国黑熊、鬃狗、野猪、鹿、獾、兔等。三山岛旧石器文化遗址和古哺乳类动物群化石遗址的发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对研究太湖的成因、长江中下游乃至华东地区的成陆年限以及这一地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价值。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