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江苏 → 盐城 → 盐城八景 → 范堤烟雨 → 概况 |
|
范堤,是指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所筑。古人登范公堤东望,堤外有烟墩 (烽火墩)七十余座,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 (救命墩)103座,涨潮时,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苍,别是一番风光。清人高岑题《范堤烟雨》诗曰: 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无涯忆范公。 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 四围碧水空濛里,十里青芜杳霭中。 踏遍芳龄一回首,朝暾红过大堤东。
范堤原是唐朝大历年间黜陟使李承创筑的一条捍海堰。后来未能修治,年久颓圮。一遇海潮,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死亡,屡遭其害。到宋朝天圣年间,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官,建议更筑,一载完工。因之农事、盐课两受其利,遂使泻卤地,化为良田,民得安居,其功甚大,人民颂之为范公堤,堤长一百八十里。后到元朝又大加修筑,起自南通的吕泗场迄于盐城的庙湾场(今属阜宁县),亘三百余里。为纪念范仲淹,统称范公堤,明朝万历年间于盐城东门外建有范公祠,前筑一亭,叫景范亭。雨中登亭遥望,烟柳苍茫,启人幽思,明朝知县杨瑞云描写当时的情景为“草深沙脊在,鳄徒市尘环,我欲穷遗迹,徘徊烟树间”。据康熙《淮安府志》不曰范堤烟雨,而叫范堤烟景。 范公堤所在地,即今天的通榆公路。东门外范公祠旧址,如今已建成为东闸新村。 →回复
→回复
今岁东隅厄,伤心北海翻。 万民葬鱼腹,百里化龙门。 海潮给沿海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唐大历年间,淮南黜陟使李承率众筑北自楚州盐城,南至海陵泰州的捍海堰,全长250公里。从此,沿海地区稼禾收成成10倍增长,居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可是,斗转星移,年深日久,捍海堰逐渐残破湮没,失去了捍海的功能。到了宋代,已“颓废不存”,海潮又恢复了它昔日的狂暴,肆虐民田亭灶,沿海居民再次陷入灾难之中。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东台)盐仓。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文学家,目睹沿海居民的深重灾难,主动向他的上司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移埝稍近西溪,以避海潮冲激,仍叠石以固其外,延袤迤逦,各坡形不与水争,再修捍海堤。”张纶同情并支持范仲淹的主张,上书宋仁宗,以仲淹任兴化令,主持修筑海堤。范仲淹历经艰辛,终于发运通、泰、楚、海4万多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181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庙湾场,长700余里,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范公堤象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海之滨,雄伟壮观。它拒万顷汹涛于大堤之外,护千顷良田于大堤之内。堤上广植柳树,不几年便成气候。每逢春日,万株新柳,软碧嫣青,依依可爱,与串场河粼粼清波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来此游览,感叹赞美之余,还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明代盐城知县杨瑞云曾赋《范公堤》曰: 吴陵持节日,沧海设重关。 寒日低淮浦,高祠遍楚山。 草深沙脊在,鱼鳄徙市廛。 我欲穷遗迹,徘徊烟树间。 到了明正德年间,黄河又决口,夺淮河水道。淮河因“淤沙汇注”,支渠湮没,海滨日浅,海滩渐涨,于是海岸线不断东移。到了清代,海岸线已东去120华里,范公堤也便失去了它的功能。如今范公堤已荡然无存,堤址早就成了通榆公路的路基。但值得庆幸的是,范公堤的“头”还在,这就是县境三灶乡的丰赐墩。乾隆本《阜宁县志》载: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丰赐墩。”今此墩尚存,惜年久日深,已变得很小了,长约16米,宽约15.6米,高约6米。墩上建一六角亭,位于前丰村东北,在丰墩初级中学校园内。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阜宁新志》认为:范公堤“址起县治射阳河南岸中渡口”。光绪本《阜宁县志》也认为范公堤在场境者,南至新兴场界,北至射湖之滨。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而乾隆本县志之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一说则是合情合理的。乾隆本比民国本早186年。编纂《阜宁县新志》时,范公堤已经无实迹可看了。而乾隆时期“霪潦之年,西水下注,堤外一片汪洋,难民多徙集堤上”。 由此可见,此时堤址尚可辨认,乾隆本的记载毫无疑义。再说范公堤是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宋时淮南路“发九郡人夫”兴建,因此大堤不可能只建到射阳河南岸,留下庙湾至淮河这么一截,成为“半拉子”工程。还有,县境冈脉由北沙起,向南有于冈、吉家冈、潘家冈、蒋墩、绿杨冈,一直延伸至丰墩,连绵起伏,沙碛隆起,和范公堤之高不相上下。也就是说,丰墩至淮河岸这段无须再筑海堤了。 范公堤对苏北沿海地区人民作出过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千年以来,人民感激该堤的主建人,各地皆立三贤祠纪念。三贤者,范仲淹、张纶、胡令仪之合称也。庙湾场“三贤祠”在县城南门外,清康熙20年除夕毁于火灾。是时,阜城还有三贤巷。可见古来自有公道在。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