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陕西 → 商洛 → 柞水溶洞 → 概况 |
|
柞水溶洞位于西安市南秦岭山中柞水县城南13公里的叉路口,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最为吸引游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溶洞有9个。其中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等已对外开放。 佛爷洞由上、中、下三层和一个牛角状支洞组成,洞内有5个天然大厅,钟乳造型千姿百态,有“石人”、“石马”、“唐僧”、“八戒”等,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各种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绚丽多姿,如同仙境。 天洞为隧道式洞穴,小巧玲珑。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窄小。有的石笋墩实憨厚,有的则嫩芽细枝正在发育;有的地方如同排列着众多的石锣、石鼓,手掌击之,訇然有声,音色各异。特别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连。彩灯下似牡丹吐芳,如彩菊争艳。 风洞是至今发现最大的溶洞,洞内可容1000人以上的大厅数10个。特别是其内的“蝙蝠堂”,堂内可容2000人,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翅齐飞,声音如雷贯耳,形成一大奇观。 笔架山风景在柞水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河相对,有三个尖峰,形成笔架状,为四壁峻峭、巍峨壮丽的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台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既象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风景十分奇特,故有“西北奇峰”之称。 柞水县石翁镇山清水秀,奇峰突兀。因为其地质多为石灰岩,裂缝较多,透水性好,加之又系亚热带气候,温度较高,岩溶发育较快,已明显外露的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及西干沟的玉霞洞、金铃洞、探奇洞和东干沟的云雾洞共100多个溶洞。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干姿百态,各具风采,均可与杭州瑶林仙境媲美,与桂林山水争奇。由于这里系纯净的自然风物,无任何污染,又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1985年4月25日,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遂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1985年5月上旬,已故的原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陈元方游洞题诗:“古洞天功成,人间大奇观。陕西文物盛,四化花争艳。”1994年6月11日,商洛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糊把。”同日,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题诗:“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 佛爷洞 位于呼应山腰,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1998年在洞口置一3米高的铜佛像,佛像伸出右手拂天,游人由铜佛袖口入洞,颇有妙趣。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前,洞内庭堂有两尊佛像,惟妙惟肖,生态盎然。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当地人将二佛移往百神洞。该洞是具有上、中、下、底四层的溶洞,共有7个大庭堂、23个小庭堂。大的平坦开阔,如同大雄宝殿;小的典雅秀丽,宛若苏州园林。此洞的景物有奇特雄伟,光怪陆离,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有:迎宾厅、叠翠廊、卧龙岗、白女洞、宝莲柱、二佛观海市、猴王点兵、菊花厅、蘑菇塔、栖鹰崖、笔架山、乌龟闯海、圣母揽天官、水帘池、水帘洞、水帘宫、雄狮镇奇峰、将军夜巡、湘子苦学等。迎宾厅诗曰:“方圆二百米,别开一洞天。不是武陵地,胜似桃花源。” 天洞 天洞毗邻佛爷洞,位于海拔805米的呼应山腰。由于入洞后步步而上,大有登天之势,故名。据地质学家分析,此洞与佛爷洞相通,但目前尚未发现通道。与佛爷洞相比,有惊险、段落清晰、形象单纯的特点。主要景点有:玉瀑厅、莲花池、龙宫、惊魂道、罗汉堂、观庵草堂等。莲花池诗曰:“更漏响,莲花放,碧玉潭中笑容妆。天宫神女春意荡,莲花池畔觅情郎。” 百神洞 百神洞位于天书山麓,古称玉皇宫。清代乾隆以前洞内置玉皇、八腊、龙王等100多尊神像,故名。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镇安知县(时属镇安管辖)李天柱主持改建为玉皇宫,在洞口增修寺庙3间,僧寮3间(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设主持一人、僧3名,从事佛教诵经、斋戒活动,解放后废之。此洞底层有地下暗河,相传民国初年,有人将一背笼麦糠倒入暗河,七八天后,在乾佑河入汉江口的山洞中麦糠随水流出。该洞有幽深莫测的特点,主要景点有:百神厅、二龙嬉珠、太白池、大圣井、听涛台等。二龙嬉珠诗曰:“腾云追逐,意气轩昂。戏嬉作闹,情欢意畅。一派升平景象,干家万户喜洋洋。”听涛台诗曰:“浪涛拍岸,天摇地倾。激流飞驰,万马腾空。天上地下,风吼雷动。” 风洞 风洞在石瓮子北1公里处的山腰上,相传洞内有一小洞劲风不止,故名。此洞深约15公里,洞道迂回曲折。有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厅5个,有规模大、离奇壮观的特点,主要景点有:壁画厅、黑龙潭、黄龙潭、过风楼、蝙蝠堂、陈杨二道士栖身处等。陈杨二道土栖身处诗曰:“功名利禄抛一边,力仗正义斥贪官。囹圄难囚英雄志,只留骸骨启后贤。” 玉霞洞 玉霞洞位于西干沟银洞凹的半山中,海拔1800米。洞口有一高30米,树杆直径1.5米的大红柳,树身钉有十多个铁钉,现生长茁壮。相传,大红柳为洞内龙王看守门户千年,卓有功德。龙王感恩让其化作柳小姐,与凡人吴小海婚配。后人为纪念柳小姐似玉下清碧,似霞一样斑润的爱情,将此洞取名玉霞洞,其主要景点有:十八潭、静观台、重岩跌瀑、蟹肚子、祭门、青龙潭等。重岩跌瀑曰:“蓝溪奔腾波涌,起伏跌富有声。天地惊雷动,细柳舞东风。豪情,豪情,喜看万马奔腾。” 金铃洞 金铃洞位于西于沟腰凹,海拔1800米,与玉霞洞相距百余米。因洞口有一金铃塔而得名。周围林木茂盛,苍松、白杨、麻栎、红柳浓荫遮天,时有山羊、野猪、狗熊、小鹿在林中穿行。主要景点有:塔、千佛崖、寿仙宫、玉皇殿、将军峰等。玉皇殿诗曰:“白玉华夜不分,人间更漏殿中闻。绣衾吐香逗人醉,兴冲冲,劲奋奋,长空放眼察刃尘。”柞水石瓮镇溶洞于1985年开发、开放,后陆续完成了佛爷洞、洞、百神洞、风洞的道路铺设和洞内彩灯点缀,并兴建了多处度假村。随着西康铁路和西康二级公路的建成,交通条件大为改观由西安乘火车或汽车两小时即到。国内外游人涌向柞水溶洞,饱眼福。 1、交通:乘西安到安康的专列可达,柞水县石瓮镇距县城17公里。 2、门票:8元 3、开放时间:08:00~17:00 4、电话:0914-4329051
分溶洞风景区,以石瓮为主体,以东乾谷、西乾谷、为两翼,成呈“个”字形,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主游区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云雾洞、天书山、对峰台、乾佑河、东游区风景点有云台山、银杏树、祖师庙。西游区有玉霞洞、九三洞、探奇洞、马鞍岭、诸胜景。 自古石瓮山就和文人墨客皇王朝臣结下不解之谜。白居易、贾岛曾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唐太宗、寇准曾涉足此地,韩湘子、孙思邈、徐霞客也曾在这里留有墨迹。石瓮由于有历代古今文人的题咏和描绘而更富盛名。 天书山是一山奇洞美的名胜地,是石瓮风景区最好的地方之一。登临其上,眼界开阔。尤以清晨望云台山日出或雾中眺石瓮眼云最具特色。若遇河潦水涨,与山上听涛,则水涌石激,声若雷轰,更能领略到石瓮名字地缘由。玉皇顶,是天书山的最高峰,象华山西峰一样,游人须“屈膝摸奇路,弯腰过险关。”仙女峰,坐落在天书山的北部堰水沟南,则给人一种“窈窕还是绿腰好”的美感。老瓜架,是天书山伸向石瓮山的一堵瓮壁。站在其下仰望,使人提心吊胆,惟恐它倒下来。登揽天书山,给你留下“无限风光在险,妙在身临此山中”的美好印象。 乾佑河:是一条秀美清丽的河。从渡口到古道岭这段4公里的水程,其秀的青峰与莹洁的碧流相辉映,绘成了一幅锦绣画卷 溶洞:柞水石瓮现在开发的8个溶洞中,重点游览的应是佛爷洞和天洞。佛爷洞,是一个雄奇瑰丽的厅堂式天然溶洞。位于石瓮庙弯腰呼应山腰,海拔797米,洞口与公路直距107米,游程约1公里。 迎宾厅北行,有一5米长的“叠翠廊”,东西两壁钟乳下垂,晶亮雪白,玲珑剔透,一对石柱,亲昵相偎,““卧龙厅”内,一把交椅摆放其中,似孔明伏其中,滴水丁冬,恰似诸葛抚琴,悠扬动听。一苍颜老翁,矗立厅中,若子期听琴,那样凝神生动。 天洞,游程约500米,洞悠长且深邃。东南角有面峭壁,沿梯形石阶等上岩顶,一缕阳光射窗而入,使人顿觉爽朗。 →回复
溶洞风景区包括佛爷洞、风洞、百神洞、天洞、云雾洞等百余个溶洞。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 境”媲美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之风姿,是陕西省一处以溶洞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目前已发现溶洞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具有吸引游人,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窑洞9个。目前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已对外开放。 佛爷洞,位于山腰,洞口高出公路100余米,由上、中、下三层和一个牛角状支洞组成。洞仙有5今天然大厅。洞内装有彩灯,各仲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在五 颜六色的灯光下,绚丽多姿,如同仙境。 天洞与佛爷洞毗邻,为隧道式洞穴,小巧玲珑。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窄小。特别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连、彩灯下似牡丹吐芳,如彩菊争艳。 风洞,是目前已发现的溶洞中最大的一个。据旧县志记载,此洞深约30公里,一日不能出。人能安全到达的部位距洞口8公里。洞内能容千人以上的大厅数十个。内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翅齐飞,声音之大,如雷贯耳。 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乾佑河相对,为3个突兀的尖峰,形成笔架状,叫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峰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巍峨壮丽。既像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故有“西北奇峰”之称。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是一处灵境胜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回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