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辽宁鞍山中会寺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辽宁鞍山中会寺概况
中会寺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侣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周曲径幽深,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之间。毗卢遮那铜佛就坐落在庙内,铜佛高13 米,重30吨,为鞍山"三佛"之一,是游览绝佳的胜地。   
                       






中会寺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danni_pu(圣丹妮) 2005年8月17日 20点53分 评分:10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沿千山正门东南方向的柏油路前行五里左右,转西南方向进入一条山沟,不久就会看到东山峰上白色的瓶状砖塔,这便是中会寺十二景中的“净瓶峰”。

再前行一里便可到达中会寺。中会寺的历史悠久,根据重修记载,该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

中会寺的景点除净瓶峰外,还有滴水蜃楼、西湖井、宝泉玲珑洞、宝珠天井、犀牛望月、石堆铁罗汉、观音倒背、海螺峰等,被统称这中会十二景。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6年12月4日 23点00分 评分:10
关于中会寺的名称,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中会寺地处千山五大禅林之中间故而得名;第二种认为,龙泉、祖越、大安、香岩、中会五寺众僧,议会多集于此,所以称中会寺;第三种说法认为,佛法不偏不倚乃称中会。
据寺内碑文记载,中会寺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偶遭劫火,大殿荡然一空”。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以后历经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七年(1827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咸丰三年(1853年),以民国、日伪时期重修、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
  牌坊是去中会寺必经之路,民国29年(1940年)重修扩建。砖砌三拱门,中间为重檐,上横书“中会古刹”四个字。两旁刻:“为涤尘襟寻古刹,愿新庙貌换灵光”。
  天地楼建在念佛堂前崖下,与牌坊相对,歇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正脊两端有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底部是一个券门,门楣上砖雕二龙戏珠。券门外横书“山门镇静”四个字。楼两侧各有一个角门。
  念佛堂是依而建,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前有回廊。另修配房五间。
  韦驮殿为歇山式建筑、单檐,砖木结构,面阔三,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正门上悬挂“韦驮殿”。殿内奉泥塑弥勒和韦驮。
  韦驮殿两侧修钟、鼓二楼,楼为四坡檐小平方顶,斜脊砖雕跑兽,檐下补间五铺作斗拱,内为四垂莲柱,底为拱门。
  大殿与韦驮殿相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脊透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殿内奉泥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殿外两旁各修配房三间。
  中会寺四周的景点较多,如犀牛望月、观音侧背、海螺峰、净瓶峰等。

 
→回复

邻近景点
极地海洋动物馆
圣亚海洋世界
水洞风景名胜区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棒棰岛
故宫博物馆
怪坡风景区
关门山
菊花岛
五女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