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广西 → 桂林 → 伏波山 → 概况 |
|
从象鼻山公园沿着绿树成荫的滨江达到北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象山景区的另一处景点——伏波山公园。公园由多级山地庭院组成,其主体是伏波山,有还珠洞、千佛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以及大铁钟等景点和文物。游人可沿石级曲折而上,经休息坪、半山塔亭直达伏波山顶,亦可入洞探奇观水,还可通过伏波潭上的浮桥到达漓江江心的无名洲岛上。 伏波山 位于漓江西岸,其孤峰耸立,半插漓江,半枕陆地,海拔213米,高出地面62米,长120米,宽60米,山体面积约0.7公顷。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名,又因江水被山体阻拦形成漩流,有降服波涛之力,故称伏波山。伏波山“山势陡峭,拔地擎天”。山的东南面是临江回廊,可依崖听涛;西南有登山石阶,可登高远眺,是欣赏桂林全景的最佳去处,有“伏波胜境”之美称。山上多洞,以“还珠洞”最为著名。 还珠洞 位于伏波山山腹。相传古时有一老渔翁,在此洞拾得龙珠而惹怒海龙王,其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灾害。后官府命老翁将龙珠归还,方使天下太平,故此得名。洞内玲珑剔透,勾连曲畅,有唐人造像、宋代题刻100多件,其中宋代大书画家米的题名、自画像和诗人范成大的题诗堪称珍品。洞的东面豁然开朗,洞口下面即是深不见底、碧波幽水的伏波潭。临江有一石柱下垂,上粗下细,底端有一寸多的空隙与地面相接,似被剑劈而开,堪称鬼斧神工。传说是伏波将军试剑所致,故称试剑石。有好奇的游人,都曾伏在试剑石下方的大石块上,伸手摸一摸这奇妙的缝隙。 千佛洞 从试剑石旁沿石阶盘桓而上,可达千佛洞,内有唐代摩崖造像239尊,加上仅有斧凿痕迹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成为唐代崇尚佛法,佛教盛极一时的标志,具有很高的鉴赏和研究价值。 洞中最显弥足珍贵的遗迹,当属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刻于石壁上的自画像,像高1.2米,神态自若,风度潇洒。值得一提的是,米芾还是最早画桂林山水的人,他于1074年来桂林,作画《阳朔山图》。 千人锅和大铁钟 进入公园时,可看见一口重5,000多斤的铸铁大钟,在公园的临江回廊的亭内,存放着一口重达1,000多公斤的大铁锅,据说能煮成担的米,供千人食用,因称之“千人锅”,这两件巨大的铸铁物,原置于清代的定粤寺中,后因定粤寺在抗战时期毁于战火,而移置于此。这两件遗物虽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剥蚀,但至今仍光整无缺,上面的纹饰和铭文也清晰可辨。
伏波山腰,有大悲古洞,倘若进洞,穿幽径、达江边。忽暗而明,豁然开朗。洞临一潭碧水,名伏波潭, 古日“蓉镜”。据说,伏波潭里有座水晶宫,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老龙王天天喝美酒,看歌舞,早就腻透了。 乌龟丞相见老龙整天闷闷不乐,想出个花花点子来。他说:“大王,何不把桂林府的各位地仙都请来, 在伏波山开个赛宝大会?大王宫中的宝贝,定能稳夺魁首,让众位仙家见识见识,不知大王尊意如何?” “好!好! 快去请!”老龙王顿时眉开眼笑,颔首称快。 乌龟丞相得令,立即上窜下跳,安排得又热闹又圆满。 不觉时晨已到,各路仙家纷纷来到估伏波山下的大岩洞里。而沙洲之上,伏波潭面,更是人山人海,万船千舸。 酒壶山的雷酒人,在手掌上放个毫无闪烁的玛脑酒壶,他只装进一滴酒,摇了摇,就去向龙王和仙友们敬酒。奇怪,那酒壶里的酒怎么倒也倒不完。人们都欢呼起来。 南溪山的刘仙翁早已按捺不住。他从腰间取出黄铜秤,吩咐鳅鳝二位力士招来许多巨石,放到秤盘上。 只见那巨石一挨到秤盘,马上就缩小了。刘仙翁拎起小秤一称,总共十四万零三斤半。众仙见了,都觉 耳目一新,鼓起掌来。现在伏波潭那几块巨石,就是刘仙翁当年秤过的。 接下来,众仙家都不肯示弱,纷纷取出自家宝贝,使出看家本领,要决一雌雄。老龙王见了,暗自好笑, 从口里吐出一件宝贝来。原来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夜明珠光芒四射,把洞府照得雪亮;而且每闪烁一下,就变幻出一种美丽的色彩。最令人叫绝的是,那珠子正中,有个对穿的小孔。透过小孔,你能看见三十三层离恨天上的丹墀仙阙,玉宇琼楼;能听到十八层地狱里十殿阎王睡觉的鼾声;能所欣赏到万里之外的人间胜景和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龙王的夜明珠,真成了赛宝大会上的夺冠之宝。龙王哈哈大笑一阵之后,口出狂言道:“斗宝嘛,不管人间天上,上界玉皇大帝,西天如来佛祖,也不敢在我面前出丑!” “龙王老儿,你太目中无人了!”众仙闻声,定眼看去,却是伏波庙里的揭帝。只见他怒眼圆睁,钢发冲 冠,原来是乌龟丞相忙昏了头,忘请他了。 揭帝“刷”地拔出宝剑,他见洞中有根顶天立地的石笋,便轻轻一挥,石笋的根部就被削断了。揭帝说:“这才是小试锋芒。你们上山去看!”说着拉起老龙就走。众仙家一齐腾云驾雾,来到伏波山顶。揭帝取出一只大铁弓,拉个满月,“铛”地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神剑居然射穿了三座大山,飞到阳朔界外去了。这三座山,就是穿山,桃源月亮山和阳朔月亮山。 后来,人们就把揭帝削断的石笋称为试剑石,传说要想重新接起来,除非桂林出九个状元。可惜从古到 今,桂林才出了七个状元。 却说赛宝会不欢而散,老龙王不但自找没趣,而且在忙乱中把夜明珠给弄丢了。他们四处寻找,就是找不到。那珠子能跑到哪里去呢? 话分两头,在伏波潭前的沙洲上,住着一户打渔人家,马老汉和小孙女马兰花。马兰花养了九只白鹅,她跟白鹅可好了。有天晚上,有只白鹅从嘴里吐出一颗色彩斑斓的夜明珠来。“马兰姑娘”,白鹅突然对马兰说话了,“这颗夜明珠是我在潭边找东西吃时,当成螺蛳吃下去的。我本是瑶池的一只仙鹤,因给王母娘娘献舞不得她的欢心,就被打下凡来,明天我的劫数已尽,要返回瑶池。我也想把这颗宝珠带回上界,但你对我恩重如山,我就把它作为离别赠物送给你,你把宝珠卖了,会过上好日子的。” 马兰花说:“真的吗?那我告诉爷爷去!” 爷爷看到宝珠,忙说:“这就是伏波潭老龙王的夜明珠啊,你在哪里得到的?” 马兰花就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爷爷说:“马兰呀,别人的东西不应该要,乌龟丞相找不到珠子,就要挨老龙王的处罚呀!” 聪明、善良的马兰花懂事地说:“爷爷,还珠去。” 哪知刚刚走出大门,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绿脸妇人拦住了去路,她是洲上的蚂蝗精,说道“天下居然有你们 这样的傻瓜,快,把夜明珠给我!否则,我吸干你们祖孙的血!” 忽然又有人说:“哼哼!我一口还能将他祖孙二人吞下肚呢!” 蚂蝗精回头,拦住一个花脸女人,喊道:“花蛇精,你来干什么?先到为君,夜明珠理当属于我!” 花蛇精说:“好妹妹,你得珠子,最多不就是能腾云驾雾吗?我得到珠子,就能变成真龙。你成全我吧!” 马老汉听了,气得浑身颤抖。花蛇精说:“莫气莫气,要是把珠子给我,我让你们一辈子荣华富贵。” 老爷爷气愤地说:“我们人穷志不穷。马兰花,快走。” 蚂蝗精厉声道:“有我在,还想溜?”说着就向马兰花扑去。就在这紧要关头,那只白鹅猛地出现在蚂蝗精面前。对马兰花说:“快,骑到我背上来!”白鹅张翅一飞,飞到了伏波潭上空。白鹅道:“快把珠子丢到伏波潭去。” 噗通一声,马兰花真的把珠子丢到了伏波潭。原先,水晶宫里因为没有了夜明珠,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珠子掉下来后,霎间整个水底世界如同白昼。乌龟丞相兴奋地猛叫一声:“夜明珠!”,连忙接住宝珠,向龙王请赏去了。 再说蚂蝗和花蛇两个妖精,见马兰花把珠宝丢进伏波潭,便恨恼羞成怒,现出原形。花蛇把爷爷缠住,说要绞死他,蚂蝗也嚎叫要吸干他的血。这时,白鹅驮着马兰花回来了,白鹅从容地说:“你把爷爷放了,要宝,我身上就有”说完现出原型,原来是一只美丽的丹顶仙鹤。 丹顶仙鹤的头顶上,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红宝石,两个妖精见了,争着去抢。丹顶仙鹤和马兰花一起和妖精作战,最后,因体力不支,丹顶仙鹤还原成白鹅,倒在沙滩上挣扎,马兰花也倒在地上,气息奄奄。老爷爷赶来,抱起马兰花和白鹅,泪如泉涌。 临死前,白鹅凄凉地说:“老爷爷,我和马兰姑娘死后,把我们埋在沙洲上,日后涨再大的水,我也会把洲子浮起来,不让大水淹住马兰姑娘的坟茔,就算是我报答妹妹和人间的一片真情......” 老爷爷抱着孙女和白鹅失声痛哭,他遵照白鹅的遗言,把子孙女和白鹅一同葬在洲子上。植上翠竹,以表白鹅义深情重有气节;栽下马兰草,以表思念孙女之情。人们纪念马兰姑娘,就把沙洲叫做马兰洲,后来以讹传讹化成了马洲。又因漓江涨多大的水,果然淹不上马洲,因此又称浮鹅洲。后来伏波山腰的那个洞就叫还珠洞。 →回复
伏波山 与独秀峰相邻,西着陆地,东枕漓江,有遏阻洄流之势。因唐时建伏波将军庙,而命名伏波山。伏波山主要风景点:还珠洞、千佛岩、珊瑚岩、试剑石、汲茗茶室、听涛阁,以及千人锅、大铁钟等。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出征交址,马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必须解决粮饷的运输问题,曾重修灵渠以济粮饷。又据《汉书》记载,马援到过荔浦。由于马援征服交址有功,人们怀念马援,到处建新息候祠,在伏波山上也建祠塑像。有传说马伏波站在伏波山上,拉弓射箭,一箭穿三山。有传说马伏波在试剑石旁试剑,一剑断巨石。实际上,史籍并没有明文记载马伏波到过伏波山,只是传说而已。 还珠洞 还珠洞内的文物石刻很多,是伏波山的精华所在。还珠洞的名称见诸史籍较晚。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因洞临江面东,无径道通往洞内,只有舟楫可达。在赵格、刘虚白的题名中出现了“东岩”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宋代。宋时,“伏波东岩并用”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亦出现了“伏波岩”的说法,叫“还珠洞”这个名称,那是南宋时候的事了。还珠洞“岩石虚明”,犹如幻宫,流传了许多故事传说。一说,老龙在洞内玩珠,因酣睡,龙珠被人拿走,后又还回来,因此叫“还珠洞”,又叫“玩珠洞”;二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址,凯旋而归,因志大功高,受人诋毁诬陷,说他受贿了一车珠宝归来,导入伏波潭中,曾泛起一片珠光宝气,因而命名“还珠洞”;三说,一老渔翁到伏波潭撒网张罗,撒到了龙宫中,获得了龙珠而献给郡守,贤明的郡守知是稀世珍宝,不敢受用而让其还回龙宫,岩名自是而得。 还珠洞是唐朝除西山的庆林寺外,又一个佛教圣地。信封佛教的僧徒们,在洞内雕塑了许多佛像。唐朝宋伯康在大中留念(公元852年)镌刻有造像记。临江一尊毗卢那弱像从面部造型、神态乃至皱褶都与印度佛像有相似的地方。特别在千佛岩中有许多尚未成形的粗凿佛像,犹如风化剥蚀的斧凿痕。一般能辨认成形的佛像有239尊,加上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多尊。 试剑石 还珠洞内有一悬挂的巨石,离地一寸许。有人说是马伏波试剑留下的痕迹;也有人说,是揭帝试剑留下的痕迹,名试剑石。相传“岩石连,出状元”,岩石不断地生长,就不断地出状元,因而又叫“状元石”。又由于试剑石的形状象大象的鼻子,又名“象鼻石”。这块岩石如果有水溶解碳酸盐的作用的话,是能生长的。但是它已无水的溶解作用,无法分解碳酸盐而产生新的沉淀作用,已失去了生长、发育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它不可能与地面相接,而且将永远这样,离地一线而成为引人悬念的奇石。 米芾自画像 还珠洞中有一幅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的自画像。米芾自画像在全国也属罕见,而且刻于石壁之上,也属仅见。画像高1.2米,宽50厘米,其身着古衣冠,宽袍大袖,右手伸二指,若有所指,迈开右脚,作行走之势,神态自若,风度潇洒。像的上方,刻有宋高宗的御笔像赞:“襄阳米芾,得名能书。六朝翰墨,渔猎无余。骨与气劲,妙逐神境。风姿亦然,纵览起予。”像的右边刻有他的儿子米友仁的跋:“先南宫戏自作此小像,真迹今归于御府。”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5年),米芾的曾孙米秀实来临桂做官,携带他的画像,有广西转运史方信儒刻于还珠洞中。 诗歌求和 还珠洞虚光幻影,犹如龙宫,“岩石虚明碧玉环”的诗句更是道出还珠洞的神奇。除自身奇特之外,尚有斜日、云气、江声、千峰作陪衬,使之成为“天落篷瀛与世殊”的神仙窟宅,游人到此无不叹绝。宋淳熙年间(公元1184年)詹仪之将离桂时,邀集谭惟寅、藤珍,邓元、邓升卿、马承规等人游了叠彩山后,来到伏波山的癸水亭,三酌之后,离席还珠洞,被周围景色迷住,想起过去游会稽的一句诗:“目力到处皆新诗”,征求同游者的续诗。时国800年了,还没有人续完,到此一游的旅游者不妨试试你的诗才,将“句虽惊,篇未竟”的佳句,续完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定粤寺遗物 伏波山的回廊中存放着直径一米多,高近1米,重约2000斤的“千人锅”,还珠洞口的钟亭存放着铸造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的大铁钟,重5048斤。这两件文物原为定粤寺遗物。亦即清朝孔有德,平定了粤西,而被封为定南王,一批阿谀奉承的群僚,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修建了定粤寺,孔有德亡后十几年,即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他的女儿孔四贞及女婿孙延龄又重修过。重修时,铸造了大钟和千人锅。定粤寺原址在叠彩山下,抗战期间寺毁,遂将铁钟和千人锅迁移伏波山,1959年修回廊,将千人锅保护在回廊内,1984年修钟亭,又将铁钟保护起来。 旅游路线(仅供参考) ①伏波山的旅游路线有三条:一是沿江,过休息廊,穿临江回廊,廊中有千人锅,过汲茗茶室,依崖而上,观大悲古洞,可达听涛阁。二是沿山西拾级而上,山道有大铁钟一个,走数十级石阶到休息坪。再上,到观景台,台上建有半山亭,登亭,可俯视半城山色,再沿石级小径盘旋,到达山顶。在山顶看桂林城,有叠彩山之拿云亭又异曲同工之妙。三是穿还珠洞,缘珊瑚陕,由试剑石旁洞中石阶盘曲而上,可达千佛岩。岩内有佛像数百,均为唐代古迹。 ②最好先东路临江回廊到听涛阁,由听涛阁下来,路过还珠洞口,径直登山,达山顶,由山顶转回还珠洞口,入还珠洞游览。 ③还珠洞是伏波山的精华所在,如时间有限最好选择第三条路线。 ④还珠洞中有珊瑚岩、千佛岩、试剑石,以及唐代的佛像400余尊,唐朝以来的石100多件,尤以米芾自画像,范成大的《鹿鸣燕诗》等更加珍贵。 →回复
伏波山位于市区东北,滨江路北端与风北路交界处,孤峰突起,西枕陆地,东临漓江,有遏波伏澜之势,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得名。伏波山公园由多级山地庭园组成,有还珠洞、千佛岩、珊瑚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及大铁钟等景点和文物。游人可沿石瞪曲折而上,经休息坪、半山水塔亭,直达山顶。伏波山公园集山、水、洞、石。亭、园、文物于不足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成为独特的桂林山水的缩影。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级台地庭院景观——伏波胜景。在这个三开对称,硬脊斜坡,黄琉璃瓦盖的仿古牌坊建筑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图南先生手书“伏波晚掉”的匾额,令人顿生诗情画意。第二级平台上“u”形的临江游廊与平台北边的档土墙自然形成一个院落,院内种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换,妙趣横生。廊前置亭,亭内存放着一口“千人锅”,直径1米,高约l米,重约l吨,它与还珠洞入口处左侧的古钟同为定粤寺的法器。古铁钟高2.5米,径1.7米,重2524公斤,铸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定粤寺建于1651年,用于宣扬明朝叛将孔有德协助清朝平定两广的功劳。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