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澳门 → 澳门半岛 → 澳门博物馆 → 概况 |
|
澳门博物馆座落于大炮台上,这样的选址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脚点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脏。俯看内港的大炮台山被耶稣会士选中,他们在那里兴建了炮台、神学院及教堂,俗称"大三巴"。大炮台的兴建整整用了九年的时间,1617年动工,1626年竣工,1835年,在一次台风中,因失火毁了神学院以及大炮台的大部份建筑和教堂,只有教堂的前壁(俗称牌坊)得以幸免。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内的地盘变成了气象台的驻地,亦成了市民和游客常到的公园,该地点还经常用来举办户外庆祝活动,澳门音乐节的歌剧节目亦曾在那里演出。 澳门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于一九九五年四月正式开始运作,将大炮台辟为博物馆。而博物馆工程亦于九六年九月动工,于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建成启用。建馆工程包括两部分:位于大炮台的博物馆展览大楼及位于北面山丘的博物馆行政大楼,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所有的古城墙均被修复,大炮亦面目一新,原先的入口再次向公众开放,还在该入口处附近设置了一家茶座和一间商店。游客可自大炮台尽享澳门及其离岛的美景。昔日的游客需徒步穿越院子和长长的石阶才能到达炮台的大门,由于在建造博物馆时,进行了挖掘工程,所以今天的游客可从另一个有电动梯的入口,进入炮台。在博物馆前面的院子里有一个露天茶座供游客享用,一间商店,出售图书和各种纪念品,还有在博物馆内展出了本地艺术家谭劲制作的艺术品的石膏复制品。 沿另一个电动梯子可到主入口处,这里矗立着一座殖民时期风格,乳黄色的穹拱,它跨越在大炮台原来城墙之间。 博物馆共分三层,其中首两层位于炮台地面之下,第三层侧在炮台上。 博物馆行政大楼虽然位于炮台外,但通过一条贯穿外墙,设有电动扶梯的隧道与博物馆展厅相连。行政大楼设有行政及技术人员办公室、博物馆藏品仓库、修复室、工场、计算机部,保安中心及演讲厅等等。行政大楼总面积合共2,300平方米,其中包括有为市民及游客而设的礼品店及露天茶座。 博物馆的展览专题内容,大致上分三大部份,分别在馆内三层展区展示。 澳门地区文明的原始 (第一层):介绍本地区的起源,及新石器时期至十七世纪中叶,澳门这个重要国际 (亚洲和欧洲) 贸易商港的情况,这个时期亦是澳门的黄金期。 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 (第二层):展示通过当地文化衍生的不同题材,这为澳门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丰富独特的一面,例如有:澳门的传统节庆、日常生活、传统手工艺及典型行业等。 澳门当代特色 (第三层):是博物馆最后一层。主要介绍当代澳门的各方面;由本世纪初现时的长者亦可追溯回忆的时期起,至目前的各种社会状况。而澳门前瞻将会是这层的最后一个展题。
兴建澳门博物馆旨在保存数个世纪东、西方文化在澳门交汇,并和谐共存的多种面貌:传统、风俗和文化等。 博物馆的藏品并非价值连城,但却蕴藏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通过展品向参观者展现,在过去数百年当中居住在澳门的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生活状况和历史面貌。 澳门博物馆共有三层:一楼澳门地区文明的原始,介绍澳门地区的起源、欧维士于1513年到达珠江三角洲前中国和葡萄牙各自的发展历程、两者在澳门相遇后引起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和在往后的数百年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澳门文化。 二楼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让参观者可以了解澳门的传统、民间艺术和现已式微甚至消失的行业或活动。展品还揭示澳门历史的各个阶段和方方面面:娱乐、日常生活方式、宗教礼仪和庆典等,以突显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民在澳门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丰富又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楼当代澳门的特色,展示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色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还展出一些与澳门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葡萄牙文学家贾梅士和庇山耶。展览的最后部分向参观者介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的前景与机遇。 参观博物馆后,游人可顺道游览大炮台花园,俯瞰澳门城市的旖旎风光。 地 址:澳门博物馆前地112号 (大三巴牌坊侧) 开放时间: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 (售票至下午五时三十分止),逢星期一休馆 票 价:成人澳门币十五元;十一岁以下儿童、六十岁以上长者及学生澳门币八元;团体、学校和公共机构优惠价。每月的十五日免费开放。 电 话:(853)357911 传 真:(853)358503 电子邮箱:mailto:[email protected] 其他设施:礼品店、露天茶座 到达的公共汽车有:2,3,3A,4,5,6,7,8A,10,10A,11,17,18,19,21,21A,26,26A,33 →回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