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山西晋中回銮寺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山西晋中回銮寺概况
回銮寺6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山西介休县城西南20公里兴地村,在绵山脚下。据碑记考证,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空燹,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重建,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间于故基重建。大殿明间脊檩襻间枋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岁次戊申二十七日壬丁末时重建“题记”,明、清均有修葺。寺内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垛殿,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斗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后檐斗拱为四铺作单昂。殿内用减柱造,梁架简洁,保存元人结构手法。院内龙槐翠柏郁郁葱葱,别具恬静之趣。“回銮古刹”曾列为介休十景和绵山十景之首。   
                       






回銮寺8
回銮寺寺外的树
回銮寺牌匾
回銮寺3
回銮寺
回銮寺4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饮马) 2006年1月17日 14点52分 评分:10
回銮寺

地理位置
  回銮寺在绵山脚下兴地村的西北隅。它不仅和绵山在地域上接应相连,而且在历史因缘上也极为密切。据寺内金代大定二十五年(1186)碑记载,此寺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李世民)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唐僖宗时,寺僧惠真诣阙请额,遂赐名“回銮”。回銮寺五代时毁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毁,金天会、大定时又重建,元、明、清历累加修葺。现大殿、朵殿前廊下,碑石林立,大都记重修之事。 

景点介绍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回銮寺中轴线上有三座建筑,即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是一个扁长的庭院;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是一个50米见方的大院落。

  大殿左右各有三间朵殿,东西为窑洞。这些建筑均设前廊,所以在外观上,这个大院落的北、东、西三面都由走廊围绕。寺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是五间悬山顶的建筑,前面为一长10米、宽30米、高2米的台基。根据殿内随梁枋下“大元国至大元年岁次戊申二十七日壬午丁未时重建”的题记,可证为元代原建。从天王殿前瞻望,景观平远,较之高层建筑更具有庄严的气势。宏敞的大院内,古松、翠柏、以及传说李世民当年搭过龙袍的老槐树点缀其间。入夏浓荫蔽日,殿宇、围廊、碑刻、古木,相互辉映,境界格外清幽。
  回銮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邻近景点
云冈石窟
晋祠
王家大院
代王府九龙壁
恒山
五台山景区
壶口瀑布
五老峰风景区
天龙山石窟
霍州署
常家大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