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河北 → 张家口 → 大境门 → 概况 |
|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是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长城关隘,扼边关之锁钥,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今已有350多年。门以条石为基,青砖为体,高12米。顶部有一宽大平台,可供游人登临观赏。大境门向西的砖砌长城约100米,长城顶部3米多宽的马道,直抵西太平山,顺山势攀援,可参观保存较好的毛石长城。毛石长城由就山开采的毛石垒砌,并用白灰勾缝,非常坚固。 沿大境门东西依交蜿蜓展开、首尾相接的长城为明代所筑的外长城,与八达岭一带的内长城,一起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大境门长城内侧,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个气势雄浑的烽火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康熙帝第三交亲征噶尔丹,就是由大境门向北进发的。当清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时,张家口的百姓请读书人张自忠挥毫写下“内外一统”四个大字,并请工匠刻于大境门外一处平坦的石崖上。但康熙帝凯旋时没有走镌刻“内外一统”的正沟,而是夜间轻车简从由西沟来到大境门下。此时大境门已闭关,传说康熙帝被拒入城,只得夜宿关外,后建“卧龙亭”纪之。 与大境门外“内外一统”摩崖石刻相映成趣的是大境门上“大好河山”匾额。这四个颜体大字,为察哈尔都统高维岳1927年所书,笔力苍劲,为雄关大境门平添几许文化神韵。 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的历史见证,它既目睹了旧中国的贫弱,也目睹了塞外山城张家口的历史巨变。张家口人以大境门为荣,大境门成为张家口的象征。
张家口境内目前存有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等各朝代长城共计1476公里,是全国保存长城最多的省辖市,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大境门是张家口市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正因为如此,凡是来到张家口的人都要亲自登上这座雄关,远眺塞外苍莽的大好河山,欣赏日新月异的张家口市容。 大境门这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在北魏和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顺治元年在这段长城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大境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券洞外侧高5.4米。宽6米。内侧高9.5米,宽6.8米,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被列入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 “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从明朝隆庆5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业、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封建王朝以长成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更为大境门增添风韵。 大境门位于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踞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这里和则祥云绕月,商贾云集;战则烟云四起,生灵涂炭。这里曾是繁华的内陆口岸,也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繁荣与凄凉,在这里周而复始,更迭演绎。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历史的见证,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与大境门密切相关。大境门既目睹了旧中国的贫弱,也目睹了新中国的兴旺和塞外张家口的历史巨变。张家口人以大境门为荣,大境门也自然成为张家口的象征。 近代史中,无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大境门一带都曾是战争的焦点。张家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的第一座较大城市,大境门前八路军雄赳赳进城的历史镜头,是二战东方战场反法西斯胜利的真实记录。“第二延安”、“东方模范城”、“文化城”……,这些都曾是张家口市的辉煌。解放战争中的1948年12月23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境门外一举歼灭国民党傅作义部队五万余众,为平津战役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解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北京。张家口地处要冲,自然成为首都的北大门。进入60年代,中苏关系一度紧张,张家口军民按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在崇山峻岭和河谷沟壑之下,构筑了令世人惊叹的抗击敌人核打击的地下钢铁长城。地下长城东起大境门,西至万全县境,全长10余公里,与西太平山上明代长城同一走向,它与地上长城一样,也是一种军事防御工程。 沿着蜿蜒大境门长城的西太平山向西,就是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水母宫,他位于市区西北3.5公里的卧云山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其四周榆柳环合,松青柏翠,草木繁茂,因此也称为森林公园,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和兴旺的见证。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清雍正年间以后,张家口成为张库大道的贸易集散地。张库大道是指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另一重要商道。张库大道的繁荣,使张家口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称为“皮都”。大量的毛皮在张家口加工鞣制,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人们发现了卧云山下的这股泉水。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毛皮商因此财源茂盛,于是纷纷集资,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跨泉修建了这座水母宫。 水母宫建筑古朴灵秀,青砖牌坊上书“水母宫”三字,庙内塑有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庙下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水母宫建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别墅与塑像,并开辟了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人们在这里可以缅怀发生于1933年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水母宫卧云山主峰老虎头下边的白龙洞保存完好,冯玉祥将军率部抗日时的指挥部曾设于此。水母宫林木从中有一馆舍,馆内有东西两个大厅,造型古朴,又廊环绕,这儿是冯玉祥将军时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据此不远处矗立着冯玉祥的雕像,将军目光坚毅,直识前方,令人肃然起敬。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