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北京海淀颐和园宝云阁(铜亭)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北京海淀颐和园宝云阁(铜亭)概况
宝云阁后面的五方阁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宝云阁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外观似一座四方亭子,因全部用铜铸成,故又称“金殿”。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宝云阁内原有铜铸佛像,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焚情漪园,铜亭虽幸免于难,但亭内的陈设却被掳掠一空,铜制门窗也遭到严重破坏。亭内现存一张铜铸供桌,重约2吨,曾给侵华日军抢去,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才从天津追回,放归原处。



  在这稀世铜阁的内壁上,镌刻着四个人的名字:杨国柱、张成、韩忠、高永固,可能是此铜阁的铸造人。这个铜阁是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的。这种铸造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据考证,这种铸造法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唐、宋以后,更有较大发展,成为通常应用的一种铸造技术。随着失蜡铸造的日益发展,元代设立了出蜡局,专管失蜡铸造。到了清朝,内务府造办等处也专职设有失蜡工匠,铜阁内刻的这四个名字,极可能是专职的失蜡工匠。铸造时,工匠们要先将铜阁的各种大小构件分别铸造出来,然后再将各种构件连铸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铜阁。铸成这样一座宏丽奇特的铜阁,在我国熔模铸造史上是一项突出的成就。



  铜阁建成后,乾隆皇帝在阁前的牌坊上,书写了“侧峰横岭圣来参”的诗句。自此后的清朝统治时期,西藏喇嘛到达北京,常来这里念经祈祷,举行参拜仪式。阁后石壁上高约10米的周边莲框,就是诵经时悬挂佛像用的。



  每到颐和园游览的国内外游客,只顾尽情欣赏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往往不知道在万寿山上还有这样一座“金殿”建筑杰作,殊为惜。   
                       






宝云阁的山门
宝云阁
颐和园宝云阁铜亭
铜亭
铜亭子
宝云阁(铜亭)
宝云阁(铜亭)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gflong(龙卷风) 2006年12月26日 15点23分 评分:10
宝云阁
宝云阁,俗名铜亭。它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这座铜亭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在乾隆年间,每逢阴历的初一和十五,有喇嘛在此念经,为清王朝的帝后们祈祷。

宝云阁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前有帘架,门左右各有两扇格扇窗。北面与其他各面相对称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共计门扇12个、窗扇20个,其上共有格扇心64页,加上帘架上格扇心6页,总计格扇心70页。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由于宝云阁是铜铸的,所以没有受到损坏,但阁内的陈设都被抢走,只剩下一张铜供桌。在抗日战争后期,驻在北平的日本军队,准备将这张铜桌运回日本。当运至天津准备装船时,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张铜桌才又从天津运回颐和园。宝云阁铜窗扇曾一度丢失。

1975年有法国巴黎法王德古玩店致函故宫博物院,称有颐和园之铜窗高价出售。1993年美国工商保险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出资515万美元将10扇铜窗购买,无偿送还给中国。1993年12月2日在宝云阁现场举行捐赠仪式,宝云阁恢复了原貌。


 
→回复

邻近景点
故宫
颐和园
八达岭长城
香山公园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箭扣长城
司马台长城
毛主席纪念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