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湖南邵阳宝庆十二景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住宿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湖南邵阳宝庆十二景概况
宝庆十二景2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十二景分别为:



  一、双清秋月。双清秋月景区位于双清路砥柱矶上,系由砥柱矶、高庙潭等自然景观和古寺庙、古亭阁、古碑刻等人文景观组成的综合性风景区。因位于资江、邵水汇合处而得名“双清”。1956年辟为双清公园。砥柱矶是一座伸入资江中流略如半岛形高峻而陡峭的山峰。危石嶙峋,峭壁高耸,脚下的高庙潭,素湍碧波,倒景回清。峰本无名,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湖广巡抚顾嶙见其“当水之冲,甚奇特”,遂题名“砥柱矶”,并赋五律:“昆仑一卷石,飞落碧江唇,静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阅尽狂澜色,何须问水神?”宝庆知府邓继曾刻石于砥柱矶头,今佚。



  二、六岭春色。六岭,指邵阳旧城内东南隅的天池、铁铸、望仙、六一、八角、鹿头(又名栖真)6座山岭。天池山上有池,四时不涸,后人掘口引水,水不复出。铁铸山为古代冶铸地,山下有太平寺,相传为唐代仙人吕洞宾磨镜处。望仙山下有驻鹤祠,鹿头山下有白鹤观和饮鹤池,据传为吕洞宾遗迹。宋代在六岭顶上各建一亭,分别名为绣谷遐观亭、苍雪寒碧亭、楚望亭(又名望仙亭)、杏冈亭(又名六一亭)丹井亭、月池亭,后颓圮。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邵州知州刘保于旧址复建,并在六亭之间建镇边楼。提举毛宪撰《镇边楼记》,称赞六亭和镇边楼布局之巧妙。宋理宗赵昀曾为景区题写“江山一览”、“烟雨奇观”两匾额,已不存。站在这些楼阁上,远眺石门、白云诸峰,青翠如画;近俯资、邵二水,泄碧流光。特别是早春来临,竹随雨绿,桃逐风红,细柳轻烟,莺燕啁啾,为城内寻春佳境,故称为“六岭春色”。



  三、龙桥铁犀。龙桥铁犀是指以青龙桥和置于桥墩的铁犀为中心的水域、市街所构成的景区。旧志载为宝庆十二景之一。青龙桥是横跨邵水的交通要道,唐代乾宁年间已建木桥,屡毁于水灾。南宋理宗宝庆初(1225-)郡守宋仲锡改木桥为石墩桥,并置铁犀于中墩上游,以镇水怪。为纪念遥领邵州防御使的赵昀嗣位为理宗皇帝,命名为“跃龙桥”。按八卦方位,此桥在城东“震”方,中国古代神话以震位之神为“青龙”,宋代灭亡之后改名为“青龙桥”。清乾隆间重修东关城楼,此桥位于东关下,亦称东关桥。1978年改名为东风桥。



  四、洛阳仙洞。洛阳洞是前进山下的一个岩洞,景致清幽,“资邵二水汇流其下,石室曲折,后穴冥通不知所底,壁间字痕可读”(见道光《宝庆府志》)。洞旁有洛阳井,水清如镜,长旱不竭。据传,洞、井皆为唐人申泰芝思念他在洛阳的母亲而命名,故称“仙洞”、“仙井”。明宝庆知府谢省有《洛阳洞》诗:“杖履跻攀到九华,不知何处是仙家。落花流水春光老,古木闲去夕照斜。丹鼎何人知岁月,洞门长日锁烟霞。仙纵一去无消息,唯有碧桃春自花。”明参政车大任诗中有“门连丹灶寂,坛共白云平”句,可见在明代时洞口尚有仙人炼丹用的鼎、灶法坛之类的遗迹。



  五、桃洞流香。桃花洞在市效城南桃花村,是邵市较大的喀斯特地貌现象。洞内景致奇特,“目顾左右,如水涡,如浪叠,如虎蹲,如夏云奇峰,如老冰垂注,盖石乳凝结也”,“石室宏敞,土维摩数尊,或卧或倚,有石凳、石床。灶顶有圆窦如镜,摄受日光。”(见道光《宝庆府志》),洞内有地下暗流。过去洞前多桃树,春天桃花盛开,瓣落水中,经洞内阴河,再由山后溪中流出,故称“桃洞流香”。清宝庆知府傅鸾祥有《桃花洞》诗:“策杖寻幽僻,孤亭落照悬,危峰来远岫,叠磴削寒烟,千岁胡麻绝,三春桃蕊鲜。空留名胜地,何处觅渔船?”桃花洞外有巨石伫立,根茎削瘦,略如蘑菰状烟云。宋景定甲子(1264)邵州郡守麋登书“古云根”三字刻于其上,而得名“云根石”。麋登还写了古篆“洞阳仙境”“桃洞流香”两额刻于洞口。



  六、莲池古香。爱莲池故址在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宋治平四年(1067)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辟池种莲。池方形,广十余亩,与江水通盈涸。池周砌石为墙,环植垂杨。池内莲花叠瓣充楼,香幽而不实,亦不藕。据说,周子的传世名《爱莲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因之称为“爱莲池”。



  七、山寺晓钟。后城内太平巷之太平寺迁东山,两寺合并,为宝庆府聚僧讲经之地,称为太平兴国东山讲寺,简称东山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移县署钟楼之“景泰铜钟”于寺内。每当清晨,嘹亮的钟声远播于街巷闾里和资、邵二水的行舟渔船之上。明兵部侍郎张同敞有《东山寺》诗:“古寺入风幽,村烟江水头。木疏钟磬落,人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逢僧问静修。擎杯云到掌,醉为此山留。”



  八、佘湖雪霁。佘湖雪霁景区在市郊城东乡。山势“高崖峻耸,不易攀登,积雪尤甚。晴霁登临,风景特异。”明参政车大任《小佘湖山》诗:“佘山高百仞,翻爱雪晴时。积素兼天远,凝晖映日奇;千林频送色,万壑顿回姿。欲借阳春意,挥成郢客辞。”此山称“小佘湖山”始自唐代。唐时崇尚道教,申泰芝死后,朝廷令邵州为其建庙,岁时祭祀。申泰芝隐居修炼的佘湖山离州治甚远(今邵东县佘田桥镇),为便于祭祀,遂在此山建祠,称佘湖庙,山乃名为小佘湖山,逐渐通称佘湖山。山顶有毗卢阁,民国时期,香火旺盛,每年秋季,远近信徒到此进香拜佛的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山脚有雷祖岩,履之空洞有声。岩上有台,台侧有石如悬,石下滴水时,附近群众视为雨兆。



  九、神滩晚渡。神滩渡在郊区新滩镇。资水由西南方向来,到此处折转向东,故江面宽阔,水流平稳。旧时,这里设有木蓬船义渡,并有义田16亩为义渡开支,公路兴起之前,是通向西南的要道渡口。相传,古时有神秘的铁船往来于两岸之间运渡,曾有渔人于渡旁得一头盔,长0.5米,重5公斤,故称“神滩渡”。岸边有神滩晚渡亭。每当夕阳西下,朱亭映衬碧水,行人争渡,浆声人影,波光粼粼,景色十分绚丽。明佥事杨廷芳有《神滩晚渡》诗:“路转神滩入望赊,归人待渡簇平沙。空江寂寂来鸿渺,远树依稀落日斜;暝色酿成千里雾,橹声摇碎一江霞。纷纷世故忙如蚁,那得浮生鬓不华。”



  十、岳平云顶。岳平顶位于新邵县东北部龙山上,谓其高度与南岳衡山持平,山顶常有云海出现,故称“岳平云顶”。此山气势巍峨,群峰叠翠,石壁嶙峋。北有狮子石、仙人石,罾箕岭上丹嶂横开,白云摩顶;飞水洞前银瀑悬空,坠雪飞花。南有扬旗寨、锡帽岭,狮象锁水诸景。西向的乌鸦潭、猫公洞、青龙桥,各具特色。清代学者阎之望有《登岳平顶》诗:“攀罗直上最高峰,峰势湾环一径通。二水分流飞瀑下,万山全沓乱云封,人随鹏鹗空中渡,僧住烟霞世外逢。回首天梯都历尽,到门才打午时钟。”



  十一、白云樵隐。白云岩在新邵县巨口铺白云铺村。旧时,此处“大壑绝壁,飞泉四注”,“古木隐樟,不见天日”,故称“白云樵隐”。白云岩原有脚庵、花庵、中庵、顶庵及关龙亭等总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僧徒数十人,寺产田50余亩,会产田数十亩,山地百余亩。四方朝拜,香火不绝。尤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为观音生日、成道日和涅磐日,朝供最盛。



  十二、石门献翠。石门山在新邵县新田铺与龙口溪两乡交界处,亦称石门滩。两山夹峙如门,河岸狭窄,礁石耸立。资水穿行其间,奔腾咆哮,掀起四、五尺高的浪柱,撞击石壁,响声如雷。春夏之交,资水陡涨,更是惊涛翻卷,恶浪排空。明参政车大任有《石门山》诗:“遥空千嶂立,夹岸两峰攒,春雨洗初碧,朝霞染更丹。中流回急溜,乱石走飞湍。险阻知天设,躜 万古看。”,江边桐柱早已不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道经过治理,航行条件有所改善。山上仍多楠竹,箐浪千重,群峰叠翠,风光仍然异丽。   
                       






北塔,始建于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胜地
千年铁牛,镇水怪
宝庆十二景之------山寺晓钟
双清秋月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
宝庆十二景3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cmw181(天下第一客) 2008年11月28日 17点21分 评分:10
写得不错,但仍有待完善之处,如漏字、行文不畅。
 
→回复

邻近景点
凤凰古城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索溪峪自然保护区
天子山自然保护区
金鞭溪风景区
衡山
韶山
洞庭湖
桃花源旅游区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围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