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天津蓟县白塔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天津蓟县白塔概况
白塔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蓟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旧称渔阳郡塔。建于辽统和年间,辽清宁四年(1058)重建,在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所以亦称观音寺白塔。



  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通高30.6米,砖石结构。塔基下部砌花岗岩石条,上部的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相轮。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云”之誉。



  上层室内曾藏有辽清宁四年舍利石函一具和珍贵文物百余件。   
                       






天津 蓟县 白塔
蓟县白塔
渔阳郡塔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kevin_chen(西门) 2005年12月30日 23点20分 评分:10
  白塔在蓟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旧称渔阳郡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辽清宁四年(1058)建,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
  塔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

  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誉。


  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 1976年大地震,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大修加固。


 
→回复
jj11181263(hellbaby) 2006年7月4日 19点19分 评分:10
观音寺白塔位於天津市蓟县城内西南隅,独乐寺南300米处,为“渔阳八景”之一。因塔前有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始建於辽代(916-1125年),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主要结构和形制,仍保持着初建原貌和风格。塔高20.6米,砖石结构,平面呈八角形。由须弥座、塔身、覆钵和相轮等部分组成。塔身镶有大量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花卉和神兽,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建筑相结台的一种形式,造形奇特劲秀。须弥座以六层花岗石为基,石上用砖砌小覆盆和数条覆枭混线,使之成为束腰,腰周砖雕24个壶门,门两侧为礼佛图,内镶舞乐伎砖雕,上置双重栏板,雕宝相花卉和几何图形案。塔身为重檐八角形亭式,四正面砖雕假门(南门设佛龛为明代开凿),上镶飞天一对,轻翔门上,栩栩如生,四侧面为方座圆首浮雕碑偈,碑额正中雕佛像,碑身刻偈语。塔身上又起八角形基座,周镶佛、菩萨浮雕坐像24尊。上为半球状覆钵,双层仰莲承托,肩部用减地平级法雕垂鱼花纹八组,南面开门,通上层宝塔。覆钵顶砖砌束腰形平台,束腰处置壶门,每面有二,南北两面各镶一对奔兽,南为狻猊,北为羚羊,馀六面为狮面、海石榴、宝相花等砖雕。壶门上砌十三天相轮,底托以莲花,顶饰塔刹。此塔分内外两层,内层为辽培,外塔是明代大修时,按辽塔造型而砌在内塔外的重层。古诗云:“金峰(指塔尖)平挂西天月,玉柱(指白色塔身)直擎北塞云。”

  l976年唐山大地震,塔裂圮。1983年大修时,塔内出辽清宁四年(l058年)舍利石函一盒和金、铜、玉、瓷等文物百馀件。此塔下部为密檐式,上部为喇嘛搭式,造型奇特,在我国古塔形制中甚为罕见,是辽塔中的精品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luoxin26(天使爱美丽) 2006年11月2日 21点55分 评分:10
登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则见十一面观音,永久微笑,慧眼慈祥,向前凝视,若深赏蓟城之风景幽美者。游人随菩萨目光之所之,则南方里许,巍然耸起,高冠全城,千年来作菩萨目光之焦点者,观音寺塔也。塔之位置,以目测之,似正在独乐寺之南北中线上, 自阁远望,则不偏不倚,适当菩萨之前,故其建,必因寺而定,可谓独乐寺平面配置中之一部分;广义言之,亦可谓为蓟城千年前城市设计之一著,盖今所谓“平面大计划”(Grandp1an)者也。
  《蓟州志》曰:
  白塔寺在州西南隅,不知创自何时,以寺内有白塔,故名。于乾隆六十年,直隶总督梁公肯堂奉旨重修白塔。工毕,立石塔下,题曰“奉旨重修观音宝塔。”
  梁碑之东,有明碑一,为户部郎中毛维驺作,其文如左:(碑文见《文化编》第三章第二节“塔下寺碑记”)
  寺之创立,虽云无考,要之不能早于独乐寺,盖其与独乐寺在平面上之关系,如上文说,绝非偶然。以规模论,独乐寺大而白塔寺小,故必先有独乐而后白塔按其中线以树立也。
  在今塔建造之先,原址是否已有一塔,已无可考。而今塔之建造,必在辽代,毛碑所谓“祖创固与城俱”者,非也。沿唐以前塔,平面率多方形,其八角形者,除嵩山净藏禅师塔(天宝五年立)外,尚未他见。而净藏塔乃墓塔,非真正之塔,故谓为唐代尚无八角塔可也。净藏塔盖为后世八塔角之前型,五代辽宋以后,其形制始普遍中国。白塔之平面为八角形,即此一证,已可定其为五代以后物也。
  塔之立面,至为奇异。全高三十点六公尺,其最下为花冈石基,基每面长四点五公尺。基之上为砖砌覆枭混及其它线条数层;其上则为栏干。栏干之上为莲座;此全部为塔之基坛。基坛之上则为塔之第一层,上冠以檐,第二层略似第一层而矮小。第三层则较第二层高,檐短浅,最上则喇嘛式之一“圆肚”塔也。
  基坛上之各部,与观音阁所见极相似。其做法盖以基坛当平坐做,故上绕以栈干。其斗拱则按平坐斗拱做法,华拱两跳,计心造。每角有转角铺作,其间置斗拱两朵。每朵之间,柱头慢拱皆连拱交隐。斗拱各件权衡,较观音阁者略肥硕,盖以砖仿木形,势必然也。
  平坐之上为栏干,其形制与阁中者完全相同,每角有圆望柱,每面之地袱、束腰、蜀柱,唇盆、瘿项皆如木制,惟巡杖方而不圆耳。各档束腰,皆用直线几何形花纹,其类数略同观音阁上层内栏干束腰纹样。而以一曲一竖联成者为最普通,各瘿项间空档,则雕种种动植物纹样,如狮子,宝相华等等。平坐斗拱普拍方(平板枋)之下,每角上有“硬朗汉”一,挺胸凸腹,双手按膝,切齿睁目,以头顶转角铺作,为状殊苦;以百尺浮屠,使八“人”蹲而顶之,挣扎支持,以至千载,无乃不仁?每面其余二朵斗拱之下,则承以肥短之檄,檄雕种种动植物纹。檄之间,作唐代几案之“腿”形,如壁画及唐代造像座上所常见者,其形式线路,颇为刚劲,而其上所雕“舞女”,姿势飘飘,刻工清秀,尤为可爱。
  第一层为塔之主要层。其八角上皆铺以重层小八角塔。小塔座圆如球,球上为莲座,下层之檐如穗下垂,上层亦有莲座,在下檐之上。上檐作瓦形,上刹如小圆肚塔。此八个小塔,在日光之下,反光射影,不惟增加点缀,且足以助显塔形,设计至为适当。
  此层之东西南北四正面,皆为门形,惟南面为真门,可入塔内,其余三面。则皆假门形耳。门为圆拱,挟以凸起之门框,其顶圆部,则刻花纹。门在拱内,上槛高及圆拱中心。门扇皆起门钉。每门上有门簪二,其形方,与清代之四个六角形者异,而与应县佛官寺木塔所见者同,盖亦古制也。门拱上两旁,挟以“飞天”,飞翔门上,颇有娇趣。
  其四斜面则浮起如碑形,每面大书偈语十字;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东南)
    因缘尽故灭 我作如是说(西南)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其因(西北)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东北)
  碑头则刻小佛像一尊。
  此层檐以一极大仰枭混做成,中夹以线条,足以减小其过笨大之现象。檐上覆瓦,角悬铜铎。
  此二层似第一层而矮小,无门窗及其他雕饰,其檐制亦无异。
  第三层亦八角形,但较高于第二层,上无远出之檐,亦无其他雕饰;盖顶上谇图坡之座也。
  蟀图坡之最下层为迎莲座,座上为“圆肚”,肚上浮出悬鱼形雕饰,共十六个。圆肚之上又为八角者一层,颇矮小,檐以砖层层叠出,檐下有悬鱼形雕饰,再上则炮弹形之顶,印度制也。
  按塔于嘉(嘉靖)隆(隆庆)间茸之者再。盖在晚明,塔之上部必已倾圯,惟存第一、二层,而第三层只余下半,于是就第三层而增其高,使为圆肚之座,以上则完全晚明以后所改建也。圆肚上之八角部分,或为原物之未塌尽部分,而就原有而修砌者,以其大小及位置论,或为原塔之第六层亦未可知也,房山云居寺塔,亦以辽塔下层,而上冠以喇嘛塔者,其现象与此塔颇相似。
  塔之内部,随塔外形,南面为门;北面小孔,方约一公寸, 自孔北窥正见观音阁。内壁皆有壁画。盖明画而清代加以补涂者也。塔内佛像数尊,多已毁,佛头及手足,散置遍地。像皆木刻,颇精美,皆明物也。
  塔前正中,有经幢残石立香炉座上。座八面,每面一字,曰“塔前供养金炉宝鼎”,惟无年月,然就手法观之,必为梁肯堂重修时所置无疑。座旁倚立残幢之半,字迹模糊,不复可辨。其他半则在寺旁道中,现已作路石之一矣。座上及原幢之座或冠,皆刻佛像,精美绝纶。其顶上奏曲诸侍者,尤雕刻之佳品也。
  塔前地下铁钟一口,高约一公尺,形似独乐寺钟,为正统元年(1436)六月 造。寺其他部分,规模狭小,为清代重建。兹不赘。
白塔,又称观音塔,渔阳郡塔。坐落于天津市蓟县县城,与千年古刹独乐寺隔街相望,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建于何年,已无详细记载,据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证,“不早于独乐寺”白塔曾于辽清宁四年、明万历二十二年、清乾隆十六年多次重修,塔下的五块石碑记述了历代重修白塔的经过。
  白塔高30.6米,平面八角,通体雪白,屹然耸立,似峰似螺,造型奇特,别具一格。它是印度佛教建筑与中国古代亭角式建筑完美的结合 。塔底用白色花岗岩砌成,束腰之处砌出了二十四个壶门 ,其中镶嵌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手持琵琶、横笛、方响等乐器的伎乐俑造型的砖雕作品。及身着长裙翩翩起舞的舞伎图案,形象地再现了昔日礼佛时的场面,具有着浓郁的唐代遗风。白塔的八个转角处,各有一个“硬朗汉”雕塑,双手按膝,挺胸凸腹,切齿睁目,极力支撑着塔身,形象十分生动。八角亭式塔身镶出仿木结构的斗拱和雕花拦板及仰覆蓬花等装饰图案。八个转角处有八个小塔,象征释加牟尼一生经历的八大灵塔。白塔拱形门的眉上装饰着飞天、花卉、神兽图案,其造型古朴生动。塔的檐角上悬挂着小风铃,迎风摆动,丁冬做响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更为奇特的是白塔中还有一座小塔。塔中之塔为原建塔。造型风格之古朴,装饰之华美,堪称中国古塔建筑艺术中的珍品。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 ,早在三十年代就对白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撰有“蓟县观音阁白塔记”一文。
 
→回复
邻近景点
天津自然博物馆
盘山风景区
独乐寺
大悲禅院
九山顶自然风景区
天津科学技术馆
黄崖关长城
广东会馆
望海楼教堂
天后宫
水上公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