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甘肃 → 兰州旅游 → 美食 |
|
兰州人好食,尤其偏爱酸辣食品,对川味菜肴和火锅更是情有独钟。市内各大名菜佳肴和民族风味餐饮一应俱全,景扬楼、悦宾楼、峨嵋川菜馆和徽菜馆,是当地最有名的四大店,这里的烤小猪、千层牛肉饼等味美价廉。兰州还有许多小吃街,如农民巷、和政路、建兰路等,营业时间一般从早晨可持续到子夜,有些摊点更是昼夜都营业。 “兰州人粗犷豪放,聚餐必饮白酒,多喝至半酣方归。外地游客如与兰州的亲朋聚餐,大可开怀豪饮,不必拘泥小节,兰州西凉大曲、金微酒和肃北马奶酒都是当地知名的品种,你喝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兰州水果中最为有名的是兰州冬果梨,它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能长期贮存,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市场。兰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浓,酸甜适度,含糖量约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条变异而来,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果梨多,贮期不如大冬果梨长,但果皮薄,果肉细,果味甜,因其味夺冠,成为甘肃省地方最佳品种之一。 兰州冬果梨在医学上应用甚广,疗效颇高,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润肺、除烦利尿、清热解毒、润喉消痰、降火止咳的功效。若把冬果梨掏空去核,再装入蜂蜜、冰糖煮熟,连汤带果食用,更有止咳散寒、清肺去痰的功效。 兰州软儿梨在享有“瓜果城”之赞誉的兰州,以它特殊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后成熟,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较厚,果肉硬,味道酸涩。若藏至冬季,则冻结成冰球,食用时需置于温暖处化开,果肉则成一包香水,浆液极多,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因此,软儿梨也称“香水梨”。 软儿梨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之功效,是食疗兼备的妙品。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 兰州黑瓜子被誉为“兰州大片”,是兰州著名的特产,以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乌黑发亮、味香隽永、品质优异等特点而著称,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黑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咸淡、甜味、多味等各种类型的瓜子,又是制作糕点的理想辅料,兼备补脑提神作用,亦可炸油食用。黑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常吃能延年益寿。 兰州的西瓜品种繁多,种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兰州西瓜分为“上河瓜”和“旱砂瓜”两类。 “上河瓜”主要分布在西固区沿黄河一带, “旱砂瓜”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旱砂田里。 兰州西瓜品种多,演变快,目前共有3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最广的是P2西瓜,具有产量高、抗逆力强、生产旺盛、质好、个大、味甜、汁多、肉细、籽少、瓤沙、爽口等特点,平均含糖量在10~11%,早熟,生育期短,7月上旬就能上市。白花皮西瓜,产量高,成熟期短,瓜皮薄,含糖量高,籽少,是兰州市目前发展较快,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的瓜种。中熟瓜中育1号,瓜皮呈绿色,果实呈圆形,平均重4~5公斤,皮薄而脆,瓜瓤鲜红,肉质细,纤维少,多汁,味甜,含糖量一般占10%以上。晚熟品种以个头大,糖分高赢得消费者好评,其特点是耐贮存,是兰州西瓜品种中最耐贮存、最适宜运销的一个品种。 在兰州众多的瓜品种中,白兰瓜出类拔萃,最负盛名。白兰瓜 性喜高温干燥、温差大、日照长的气候,兰州地区土壤多为疏松深厚的微碱性黄土,日照充足而强烈,对白兰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极为有利。 目前兰州市年种植白兰瓜面积达8000亩左右。兰州黄河北岸的青白石乡是最负盛名的“白兰瓜之乡”,这里生产的白兰瓜是甘肃传统出口产品之一,其周围地区是白兰瓜的盛产区。成熟的白兰瓜呈圆球形,个头均匀,每个重1.5~2公斤,白中泛黄,色泽美观,耐贮藏,易携带,瓤口碧绿,肉厚汁丰,脆而细嫩,清香扑鼻,甜味盈口,含糖量平均在14%左右,最高的达18%。白兰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钙、磷、铁等,富有营养,具有清暑解热,利尿解渴,开胃进食的功能。 每当炎热盛暑,南来北往的旅客途经兰州的时候,都要购买白兰瓜给家人品尝或馈赠亲友,生活在兰州的人们更喜以白兰瓜消暑解渴。兰州白兰瓜除供应本市市场外,还行销全国和香港,远销东南亚各国,一直供不应求。 兰州杏有20多个品种,金妈妈杏、大接杏、大偏头杏为国内外著名的品种,其它如虎爪杏、荷包子杏、猪皮水杏、胭脂红杏、桃杏、大麦杏、青皮杏也都是栽培时间长、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品种。 兰州杏子不仅是人们喜食的水果,而且是食品加工、医药和工业生产的珍贵原料。杏肉,含有丰富的糖分和各种果酸、果胶等,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杏脯、杏酱和罐头,还能制干酿酒;杏仁是上等食品,味美清香的杏仁油,不仅是食用油中的佳品,而且是上等发油和精密仪器润滑油,苦杏仁还可入药,能加工成医药软膏、止咳糖浆等。 很强调“正宗”,是因了各地打着“正宗”旗号的兰州牛肉拉面都不正宗。 北京城里,遍布大街小巷的牛肉面馆,倒是请了兰州去的拉面师傅,可汤却是开水兑味精,里边不知还投放了什么佐料,怪怪的一股泔水味。曾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拉面师傅聊兰州,等面好了端来一尝,乡情被冲到了爪哇国里。北戴河是旅游胜地,去那儿主要是看海游泳玩沙滩,饮食可以忽略不计。但所谓“正宗兰州牛肉拉面”也太不堪入口,煮泡得稀烂的挂面,彻底坏了拉面的名声,令我陡生捍卫“正宗”的勇气,与老板理论。汉口火车站一连几家“正宗兰州牛肉拉面”,饥肠辘辘中拣一家大铺面进去。是在门口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几口大号铝锅:汤锅、肉锅、面锅,火头上分而置之,热气也腾腾。出来的,却是热干面的变种:几片黑乎乎的老牛肉顶在碗尖,碱味太重的机制面浸在半碗酱油加面汤里,土红色辣椒酱代替了红亮亮的油泼辣子,籽儿皮儿掺在一起还带半发酵的酸味道。虽叫它“牛肉面”,却离正宗十万八千里。 一个个城市走过,一次次上当,再也不敢斗胆贸然进挑着绿底黄字镶狼牙边“正宗兰州牛肉拉面”布幌的面馆。哪怕再饥也要择食。是厦门大学一条街的“正宗牛肉拉面”,让我放松了戒备。从人行道上见店堂里跑堂、开票收银、拉面的,一式戴小白帽的穆斯林;老板、老板娘店门小坐休息,对答竟是地道的兰州方言。人正宗,面必也正宗。面,的确是拉面,伙计抻面动作娴熟,从老远的案板旁,掷将出去,恰落入沸滚着的三尺铁锅中心。肉是大块牛臀腿肉,切得片薄而齐整。汤是牛肉清汤,煮在锅里,看得见闻得着。三位一体在碗里,谁知又是桔生淮北!问为何这般寡淡?答曰:厦门人不喜口味重,怕刺激,入乡随俗。罢罢罢,这回我坚信,出了兰州,绝无正宗。 正宗兰州人吃正宗兰州牛肉面,外地人见了肯定摇头。量大,即便没齿小儿、耄耋老者,也是人手一只头号大海碗。味重,十数种调料且不说,仅碗里浮着的一厚厚油辣椒,也吓得退外地人。粗放,兰州人称吃牛肉面为“端大碗”,饭馆一般铺面不大,而吃面的人太多,去窗口端了大碗面来,便就有坐在屋子里的,蹲在房檐下的,站在行人道上的,一手端碗一手用筷子挑起面往嘴里送;吃毕,剩半碗汤,随地一搁,转身而去。 以上毕竟只是外象,牛肉面其实很是考究,如同所有上等美味,好处全在用料与功夫的挑剔。 面的筋道柔韧,来自对北方小麦粉的千揉百抻,更来自一种叫“蓬灰”的和面剂。“蓬灰”是生长在干山旱岭上的一种野生植物——蓬蓬草,深秋枯黄后烧成的灰。过去,当地人用它代食用碱擀面蒸馍,现在就只有牛肉面馆用得着它了。正宗牛肉面非用蓬灰水和面不可,否则,既抻不出细如棉线的“一窝丝”,也不会有筋道柔韧的口感。 汤的视之清澈尝之香浓,源于甘南草原上膘肥体壮的牦牛。食过高寒植物的牦牛肉,自有不同一般的鲜嫩肥美;而最要紧的,是煮汤时除肉外,更要投放大量的牛骨。“敲骨吸髓”不是个好词儿,但正好说明精华所在。汤里若没有骨髓,绝对算不得“正宗”。考究的还有调料配方。味精算什么,要草果、小茴香(万不可八角茴香)、良姜、紫叩、砂仁、胡椒、花椒……林林总总不下十余种。有关键的几味调料,是什么,放多少,这是煮汤师傅的绝招,不外传。故“正宗牛肉面”一家有一家的味道,都正宗,但无法确定哪家最正宗。面馆一般是晚间煮汤,浓郁的香味破门而出,弥漫于大半条街道。行人经过,不由让它占据整个心思。煮牛肉汤必得三尺大口铁锅。锅里加满水,大火攻沸,一次次打去漂浮于上的渣子汤沫,改文火炖。这一炖,差不多一整夜。一锅浓汤熬成,然后捞出肉与牛骨,将浓汤滤进粗陶大缸里,到用时,不断盛出原汤掺兑,以保证汤味的前后一致。 正宗牛肉面绝不可不讲究:油泼辣子、蒜苗、香菜、牛肉丁或肉片、精盐各有要求。辣椒粉必须是产自甘谷的“七寸红”,磨得既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放入容器,加适量芝麻,将足够多的食油烧沸,边烫边搅,让沸油将辣椒均匀烫透,烫出香味方可。油凉了不行,烫不出香味;油烧得太过亦不行,辣子有糊味;火候得恰到好处。蒜苗、香菜、色重味浓,翠绿嫩白,切末,各自分放。牛肉丁指蛋大小,四四方方,另置;肉煮得烂而不散,片切得薄而大;嚼之,既保持牛肉的香韧特点,又不致让牙齿费劲。粗盐也须再加工,拌以磨细了的花椒粉与味精,问题是比例,非行家不知。 考究至此,一碗牛肉面才有了正宗的色、香、味。有正宗牛肉面,还有正宗“吃手”。大清早进得店门,店主问“吃个啥”?应答“二细、加肉、重青”者,便是。将牛肉面当家常早点,是抢“鲜”。据说清晨才出锅的汤最浓最鲜,喝了上瘾,早晨不来一碗,整日都无精打采。“二细”,指得是抻面型号。拉面有毛细(一窝丝)、细、二细、三细、韭叶、荞麦棱、宽、大宽之分,口感最好的,首推“二细”。“重青”者,香菜多多也;配以艳红的油泼辣椒,非但视之大红大绿的夺目,食之更能体现西北人的性格——火与烈。“加肉”是指普通的肉丁外再加一份牛肉片。要吃就吃个痛快,大片的肉才称得上是“吃”。正宗“吃手”吃正宗牛肉面,长此以往——必然力拔山兮气盖世! 记得读过一篇小文章,其中谈到台北一家牛肉面馆,门前广告词就是:“一天一碗牛肉面,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那家牛肉成馆是否正宗? →回复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其方法是先将圆豆子洗净,在铁锅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锅中,置食用碱、红枣等调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时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老少欢迎。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作技艺,制作的灰豆汤风味独特,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杜维成灰豆汤豆绵汤糊,枣甜味香,富含营养,价格便宜,闻名金城,夏日冷饮可以祛暑,冬日热食可以滋补。外地游客到张掖路中段北侧的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杜维成灰豆汤"店进行品尝。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