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辽宁 → 鞍山 → 析木石棚 → 概况 |
|
位于海城市析木城东南8里许,石板建筑,形状如棚,故名石棚。原有两座石棚,合成为"姑嫂石",现"嫂石"已毁,"姑石"保存完好。整个石棚由六块青石板对榫而成,高2.8米,呈长方形。它是古代氏族部落酋长、首领或奴隶主贵族的巨石坟墓。其文化年代为我国青铜器时代,即初期奴隶社会和发达奴隶社会时期的产物。
去析木石棚是在小孤山仙人洞探源之后。汽车在一个岔道口拐进了析木镇。穿过镇子后,公路两侧的青山映入眼帘。车内的录音机里播放着陈奕迅的《十年》,在充满现代元素的空气中,我们要去“约会”距现在3000年的某个部落的酋长,或是去拜祭那3000年前人们所信奉的神灵。 车子一直向南行驶,就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记不清析木石棚到底应该从哪个路口上山。等车子开过一座小山后,回头张望,山顶上的析木石棚犹抱琵琶,俯首含笑。随行的工作人员立刻大喊:“停车,就是刚才那个路口。” 车子终于走在了石棚所在的山坡上,善谈的市博物馆馆长唐凯也打开了话匣子:很久以前,在这个村子里,住着兄妹二人,父母双亡,二人以采药治病为生。不久,哥哥娶了媳妇。嫂子整天好吃懒做,小姑勤劳能干。 一年春天,山村里闹了瘟疫,很多人得了病,眼看草药快用完了,因哥哥忙着给病人治病抽不开身,就打算让姑嫂二人进山采药。 这一天,天刚放亮,姑嫂二人早早吃过饭就上路了。小姑子扛着锄头走在前边。嫂子则挎着满筐好吃的东西,一步三摇地跟在小姑后面。不一会,嫂子走不动了,小姑见嫂子坐着不想起来,就让她在这里歇息,她一个人继续向山顶走去。 嫂子吃饱了,见小姑越走越远,树林里的风声吓得她心惊肉跳,就对远去的小姑大声喊道:“姑姑———等等,姑姑———等等!”小姑拉着嫂子好不容易才登上山顶,顾不得累,忙着到处寻找草药。嫂子被山顶的美景迷住了,等她玩够了,见日头已经西斜,就对小姑说:“这山上哪有仙药?天快黑了,咱们回去吧!”已采满了一筐草药的小姑正要与嫂子下山,忽然狂风大作。狂风过后,小姑揉揉眼睛,见眼前站着一位白发老人,对她说:“好心的姑娘,快把那仙药灵芝采回去给乡亲们治病吧!”小姑定神一看,见正前方的石缝里长着两束黄花,闪闪发光。嫂子一听说有仙药,马上大声问:“吃了仙药,能上天吗?”老人走过来,笑着说:“岂止能上天,还能起死回生呢!”嫂子一听能上天,忙把小姑推向一边,拼命地向灵芝扑过去,还没等她到近前,“啪”一下被那光芒击倒。老人哈哈大笑,捋着胡子说:“要想得到仙药,石头得掀倒。”说完,扬长而去。嫂子抢过小姑的锄头,向石头砍去。刨了几下,她就累得筋疲力尽,躺在草地上不动了。 小姑拿着锄头,对准石缝刨了起来,一下,二下,三下胳膊刨酸了,虎口震裂了,锄头刨断了。不知过了多久,石缝慢慢裂开了,灵芝草露了出来,嫂子看见,猛扑上去,拔下灵芝就要吃,小姑立刻拦住说:“好嫂子,你不能吃,这是给乡亲们治病的。” “你真傻,我们把它吃了能上天享福。” “不行,给乡亲们治病要紧,咱不能只为自己忘记有病的乡亲。” 小姑说完就一把把灵芝夺了过来向山下走去。嫂子跟在后面边走边想坏主意,当姑嫂二人来到万丈悬崖边,嫂子下了狠心,一把抢过灵芝,就势将小姑推到崖下。嫂子正得意地望着灵芝,忽然灵芝变成了毒蘑菇,她正气急败坏地骂着,一脚踏空,也掉下了悬崖。 第二天,当哥哥和乡亲们在山下找到她们的尸首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出现了,讲了姑嫂采药的经过,并告诉乡亲们抢救的办法。按老人嘱咐,乡亲们分别在山上和山下搭起了两座石棚,将灵芝熬成的仙药先给全村的病人喝了,又将剩下的一碗给姑嫂灌了下去。 三天以后,村里的瘟疫解除了。乡亲们都来到山上的石棚前,只见小姑的脸色由白变红,慢慢睁开眼睛,小姑化做美丽的凤凰,驾着祥云飞向天空。乡亲们又来到山下的石棚前,嫂子也睁开眼睛活了过来,她看到小姑飞向天空,忙喊:“姑姑———等等,姑姑———等等。”喊着,身子用力向上一纵,变成了一只布谷鸟…… 馆长的话音刚落,车子就开到了山顶。还等不急车子停稳,我们就推开车门。站在山顶,仿佛真的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不用馆长多作解释,眼前这个用若干块大石板搭建起的似屋非屋,似洞非洞的“建筑”,一定是被当地人称为“姑石”的石棚。 山顶的面积不算太大,其中有块空地,没有任何植被,石棚就在其中央。石棚也没有被任何东西圈护起来,人们可以直接用手触摸到它。站在石棚脚下,最大的石板平盖在最上面,它可以挡雨遮阳。而其下面的石板则是竖立在土中。围转一圈,数一数,竖立的石板共有四块,分成四面。石板外部石壁上的现代符号和文字,看上去像是孩子们的涂鸦之作。显然,他们已把石板当作天然的黑板,在上面随意地创造着自己的“艺术”。 在竖立的四块石板中,其中一块石板只有其他三块石板的三分之二高,并且石板上还有很多裂纹,明显是断裂后,被人工还原后重新立上的。而这一面应该是石棚的正面,因为从此面石板可以看到棚内的景象。阳光只能从正面照射到棚内,这表明,加上棚盖那块石板,五块石板间砌筑的很科学,因为其他缝隙并没有透进阳光。细瞧,棚内底部同样是用一块大石板铺垫着。仔细算来,石棚共用六块大石板筑成。 棚内底部石板上有很多灰烬,工作人员分析,应该是什么人在冬天无处安身时,把这里当作栖息地,并点燃包米杆来取暖。记者感慨万分,现代的人真是聪明,竟沿用古人的“建筑”,不让闲置“浪费”。这样的场景让记者怎么也不能联想到,这里就是小姑变成凤凰飞走的地方。 在石棚的正面方向,地上露出一长条石砖,它好似一道门槛儿,拦住来到石棚的任何人。门槛儿前,还分别立着写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析木石棚,2001年6月25日”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析木石棚,1963年9月30日”字样的两块保护标志石碑。而石棚另一侧也有1963年市政府在此立下的保护标志碑,碑上的文字已模糊。 考古研究 据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析木石棚位于海城市析木镇姑嫂石村。海拔高度173米,西侧为海岫公路、海岫铁路,东、南、北侧为连绵的山岭。 石棚呈长方形,是由六块花岗岩石石板组成,其中包括四块巨大石板为支架,一巨石盖和一块铺地石组成。石棚整体高出地表2.8米,坐南偏东36度。南北长6米,东西宽5.1米,石板平均厚度0.47米,重约十几吨。其上盖四周均探出四壁支石外,与四壁支石相接的石板面格外平整,背面的石板面凹凸不平。 构成“姑石”的六块石板均经过精细加工。在巨石盖、东西两壁都有加工痕迹的凹槽,特别是南壁支石的上端,有较为规整的两排小圆窝,共33个,系人为加工而成。最小直径为0.04米,深0.02米,有些圆窝则是几个彼此相连,西壁内侧面亦有圆窝。 1964年,省文化局曾组织省文物普查队辽南分队,在析木石棚西壁支石下部挖一个小坑,在深约0.4米处,发现了石块和沙土,但尚未碰见西壁支石的底边。在北壁支石的西端挖一个小坑,下深0.7米处,方见北壁下端里面填的沙土,由于北壁的支石埋于地下部分未经研磨,在研磨与未研磨处,尚有明显痕迹可查辨。并且在两壁的小型探坑内,还发掘出黑褐色夹砂粗陶和滑石陶器物残片,均素面无纹饰。 另外,在辽南地区的复县铧铜矿石棚、双房二号石棚、庄河扬屯石棚等,曾分别出土过人骨、磨制三棱石镞、石纺轮、夹砂红陶器等。这些大量的出土器物为“石棚墓葬说”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特别是有些专家指出:石棚有的一、两个,有的三、四个或更多的石棚修筑在一起,还有的与大石盖墓、积石墓为伍成群。如果石棚是宗教祭祀建筑物或氏族活动场所,有一两个即可,何以要三四个和更多,甚至成群?据此分析,石棚即是墓葬,石棚群即是石棚墓群。可见海城析木石棚亦应属于墓葬范畴,虽形体硕大,规模宏伟,有别于较小的北方支石墓,但考古人员认为,这不过是墓主身份不同而已,析木石棚应为地位很高的奴隶主贵族或德高望重的部落酋长墓地。 时空透视 大致了解过析木石棚的概况后,站在山顶上,一个疑问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中。在当时既无起重、吊装和运输设备,又无其他动力来源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把这六块巨石运上山顶并组架起来的呢?这个疑问如同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筑之谜一样,令人费解。 据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一是古人利用力学原理,将巨大的石料用圆木滚杠运到施工现场,遇上坡时,则用撬棍逐渐搬运,而冬季则可利用冰雪条件滑行;二是将运来的石板,先将底石铺好,再立侧石,内外填土,一直将土埋到立石上端,形成坡度较大的土丘,即人们所熟知的鲁班故事中的“土屯法”。土丘屯成后,再将上盖石用滚木推、拉、滚,架到立石上,然后撤去填土,石棚即告完成。 析木石棚属青铜时代,而同一时期的鞍山文化遗迹和遗物,除石棚建筑外,经历年考古调查和发掘,也发现较多。如海城岔沟镇的龙首山遗址、接文镇的花红峪遗址、台安县洪家乡的贾台遗址、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冯宋遗址、海城感王镇下夹河遗址、鞍山市千山区沙场遗址等,正是这些遗址中出土的夹砂红陶袋足鬲、褐色夹滑石陶釜、陶纺轮以及豆、钵、壶、罐、鼎等陶器及弧北半月形双孔石刀、通体磨光石斧、石凿、玉石雕刻器、石磨盘、石磨棒和青铜镜、铜斧、铜刀、青铜短剑等,可以使我们窥见鞍山地区距今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