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东茂名旅游美食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交通
美食
活动
新闻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广东 → 茂名旅游 → 美食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小吃多样,夜市热闹,晚上10点后,摊档非常的热闹,各式各样的小吃任君选择,有黄蟮粥、田鸡粥、白鸽粥、生蚝粥、鸭粥、鸡粥等粥类和煲仔粉类,还有牛肉丸、鱼丸等四海鱼旦,及烧烤类的烧鸡翅、烧香肠和碳烧生蚝等,还有炒田螺和杂鱼煲、牛杂、大锅狗等等,多得数不胜数,各种口味,任君选择。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wendylsa(温迪) 2005年12月27日 19点38分 评分:10
评论:广东 → 茂名旅游 → 美食
地方特产

高州香蕉

高州市具有四百多年种植香蕉的历史。该市产的香蕉为广东四大香蕉优良品种这一,名扬中外。其果型似一弯新月,皮色蜡黄、皮薄果大,蕉肉嫩滑甜香,爽而不腻。早在五十年代就饮誉港澳,远销东欧。
高州香蕉以曹江所产最驰名,这里位于鉴江和石骨河的汇流处,有广阔的冲积泥地,土层肥厚,适宜香蕉生长。群众又素有栽培香蕉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五十年代末,溪 瑯 乡农民刘泽才,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新纪录,光荣地上了北京,幸福地见到了周总理,领回一面大锦旗,曹江人一直引为骄傲,也更加积极地扩大香蕉生产。“ 郎 君欲问曹江路,只依蕉绿里行”。可见此地当年种植香蕉的盛况。
1978 年以来,高州市大力推广曹江经验,扩大香蕉种植面积,继而扩大到茂名地区,目前全市香蕉生产已达 56 万亩,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部分出口国外。

“补中之补”——桂圆肉

高州桂圆肉,早享有盛名。全市收购桂圆肉最高年收购量达 150 吨,约占全省收购量的一半左右。除供应国内各地的药用外,还有部份出口。
龙眼,是我省水果之乡的四大名果之一。经过长期实践,人们不但培育出多种果大、核小、肉厚、干包、甜脆爽口的大广眼等优良品种,而且创造出生晒和火焙两种炮制方法,将鲜果加工制成桂圆肉。它既是滋补品,又是好药材,用途甚广。其主要功能是治疗神经衰弱和补血健骨,滋阴补肾,安眠养肝。所以,桂圆肉被称为“补中之补”。
现在,高州被评为全国水果第一市,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储良广眼,渐渐扩展到茂名地区。目前,茂名市龙眼种植面积已达 120 万亩,其产量是解放初期的 23 倍。

岭南佳果——根子荔枝

在浮山岭下的高州市根子镇,茂密的荔枝林遍布山岗。每年五月,漫山遍野的红荔挂满枝头,从远处望去,象一片片火红的云朵,十分美丽。
岭南佳果荔枝,以其独特的色味使人为之倾倒,向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赏。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就派人马不停蹄地从岭南把荔枝送到长安,供她享受。对此,杜牧在其《过华清宫绝句》中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谪江南时,曾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绝句。可见,“岭南佳果”这一雅称,对荔枝来说,确是当之无愧。
高州根子自古以来,以盛产荔枝闻名。这里的荔枝,品种多样,有白糖罂、白腊、黑叶、糯米糍、桂叶、红皮、禾虾串……。根子由于土质适合荔枝生长,这里出产的荔枝有独特的风味,比如,白糖罂荔枝具有早熟、肉厚核小、皮薄肉嫩、甜脆可口、食后清爽等特点,被评为第三、四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1978 年以来,茂名市大力推广种植白糖罂等优质荔枝,现已种植优质荔枝 160 多万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馥郁甘醇的新垌茶

高州市新垌镇出产的绿茶历史悠久。明朝四年间,新垌邓姓始祖从福建迁来时,带了茶种种植繁衍,至今已四百多年了。新垌茶以密秀结实,青绿油润,馥郁芬芳,甘醇清远而闻名。清代诗人杨康曾写下“茗园春嫩一旗,众绿丛中笑语来,压担盈筐歌载道,今朝新垌采茶回”的美篇。可见,新垌茶在清代就享有盛誉了。
据《高州府志》记载:“茶产茂名新垌者树高数尺,谷雨前摘取最佳,以出水埇者为极品。”出水埇是出瑞龙村的谐音。出瑞龙村后有一山岗,土地肥沃,周围高山连绵不绝,峰峦叠翠,云雾多,雨量匀,温差大,适宜绿茶生长。因而出产的眉茶条索紧结微弯,色泽绿润,香气芳烈,滋味浓醇,汤色绿明,叶底匀嫩。该村谢宝芳(少女时称二姑娘)擅长制茶。清光绪年间,高州知府路过该村,忽然肠胃绞痛,用药无效,宝芳用姜冲浓茶奉送知府,饮下少顷即愈。从此,出水埇二姑娘茶便出了名。
新垌茶以瑞龙茶为极品,用开水冲泡,杯中茶叶舒展,细茅直立,茶汤清澈,清香四逸。饮后清心爽口,舌有余甘,回味无穷。据化验分析,新垌茶所含的多酚类、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以及芳香物质,都比一般绿茶的含量为多,色、香、味、形具佳。当地群众习惯用茶治病,早上用浓茶漱口消除口臭,在盛宴后泡饮浓茶防止油腻积滞,用姜茶治肚痛,用薄荷冲茶治感冒,用蜜糖冲浓茶漱口治喉炎,服浓茶治细菌性痢疾,用茶叶敷涂治伤口肿烂。据说,常饮绿茶还可预防胃癌和脑溢血,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新垌茶的采制工艺非常讲究。采摘和炒制用传统的手工操作。“采摘”,坚持采早、采细、采嫩、采二叶一针。“杀青”,锅净、火猛、温度高、杀透、杀匀、翻料快。“初揉”,趁热揉,揉紧念实。再经“炒青”、“烘干”、“轻揉”,直到熟透,不焦、揉实。经此多道工序炒制的绿茶,便香味扑鼻了。



高州缅茄树和茄雕、工艺新花——... 龙山海哲、爵山虾酱


信宜“食惯嘴”米粉 高州荔枝干、关堂“仙桃”


千姿百态的工艺蜡烛 南方碧玉及玉珠佛塔


电白沙琅豉油、贝壳及贝雕 别有风味的信宜山楂、柿子


化州橘红、笪桥黄瓜






 
→回复
yaomeixian(美美) 2006年4月18日 14点07分 评分:10
评论:广东 → 茂名旅游 → 美食
高州荔枝干、关堂“仙桃”



高州荔枝干

说起高州的圆肉大多数茂名人都很熟悉,可是说到高州的荔枝干,本地人对它就不是那么了解了。其实,在外省,高州的荔枝干和圆肉一样出名,在一些地方甚至比圆肉更受欢迎。

高州的荔枝干,主要由根子、分界、泗水三个镇生产。早在民国初年,分界镇的新坡村一带就已经开始大量生产荔枝干。当时根子、分界、泗水一带已有大片大片的荔枝园,但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以及荔枝的保鲜期短,荔枝成熟后除小部分用人工挑到水东卖之外,其它的吃不掉就只能让它在树上白白烂掉。

后来新坡村一个地主根据民间流传下来的制荔枝干方法,低价收购了靓荔枝,雇请工人制成荔枝干并装进特制的木箱,经水东码头装船,运到广州,一时间供不应求,那位地主大赚了一笔。自那以后,高州一带就开始生产荔枝干,经过近百年时间逐渐成为自己的拳头产品。

荔枝干的制作说简单又不简单。传统制法是先做一个大炕,在炕上铺一层瓦片或者铁片之类,荔枝铺放其上,下面烧火。等焙到一定火候,再把荔枝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再放回炕上焙到荔枝果核完全干透。技术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火候大小、日晒时间长短都须掌握得恰到好处,焙制出来的荔枝干,才会不带一丝烟味,外表略呈红色,充分保持了荔枝的原味。而焙制荔枝干首选品种是黑叶,因为其皮厚、肉甜、个大,焙出的荔枝干分外靓。

近年来,生产荔枝干的工艺有了改进,采用电炉生产,一天可产上万公斤荔枝干,果农收获多少荔枝都不用愁。由于高州的荔枝干早已声名远扬,除本地人生产外,每年还有大量外省客商到高州来拜师学艺、投资生产,去年新坡村就有几个福建商人来租房专门生产荔枝干。高州生产的荔枝干,也基本上是外省客商来收购。

外省客人很喜欢高州的荔枝干,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而荔枝的“火气”较大,吃了可以驱寒祛湿,所以北方人都把高州荔枝干当作朝鲜高丽参一样的滋补品,常常用来泡茶、煮汤或者干吃,送礼时也视为一件很体面的礼品。在1998年春季,华南农业大学有三个北方来的研究生到高州一个镇挂职锻炼,很想尝尝高州荔枝,但当时荔枝还没有成熟,一名工作人员找到一些别人吃了荔枝干后留下来的壳,不料他们竟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马上用那些壳冲水泡茶喝,并赞赏不已。



关堂“仙桃”

高州市曹江镇关堂村的“仙桃”(芒果的一个品种),闻名遐迩,声名远播。其特点,一是皮靓肉干水甜香。二是肉白心红。削一瓣可看到,果肉的周围一圈呈白色,中间呈红色,如鸡蛋的蛋白蛋黄。三是重蒂。蒂有两重,靠近果身的大,上小,如塔型。四是侧髻。在蒂旁隆起一肉墩子,下大上小,就像古代妇人头上的发髻,这是区别于其他地方仙桃的显著外形特点。

“关堂仙桃”就像储良大广眼一样,是从一棵母树发展起来的,如今此母树还在,位于关堂村一人家的庭院中。在村委主任黄茂福的引领下,笔者来到该庭院看到,该母树树杆大得两人也抱不过来,上面枝杈繁密,树冠婆娑,占地半亩多。主人告诉我们,此母树已有很长历史,年年挂果,最多时,年产达1000多公斤,年年都是果未熟,已被预订一空。

“关堂仙桃”从一棵母树开始,现已发展到几百亩,年产量上百万公斤。村委主任说,成熟期,每天销量几万公斤。有趣的是,“关堂仙桃”的种植,出了关堂就变味,变得同其他地方的味道无异,只能在关堂方圆几公里的地域内种植才成……

现“关堂仙桃”已远销海内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一个卫生会议在化州召开,组织者采购1000多公斤果给与会者们品尝后,名声就传开了,省内外,直至港澳地区的客商都纷至沓来。现每到“关堂仙桃”开始成熟,在关堂公路段两旁,卖“关堂仙桃”的摊档就摆开了,绵延一公里多。

“关堂仙桃”的发展正走向果园化。在一户姓卢人家的果园,只见偌大果园,一树树挂果累累,……像这样的园子,在关堂为数不少,每到果子成熟时节,八方客人涌来,都爱进园子一尝美味……主人从村上摘下几只熟桃递给笔者,还隔着几尺远就芒香扑鼻,削皮,果然不见出水,放进口,甜香无比,笔者不觉得想到当年孙大圣在蟠桃园饱尝“仙桃”美味来……





 
→回复
yaomeixian(美美) 2006年4月18日 14点03分 评分:10
评论:广东 → 茂名旅游 → 美食



信宜“食惯嘴”米粉

提起信宜“食惯嘴”粉,想必茂名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因为茂名市就有好几家经营“食惯嘴”的食店。“食惯嘴”以其嫩滑,软韧吸引八方食客。近日,记者专程到“食惯嘴”的原产地信宜池洞镇食惯嘴的技巧和历史渊源。

“食惯嘴”其实是一种河粉,但它的制作工艺却比一般河粉要讲究得多。一般的河粉制作很简单,以大米为原料,加工成米粉,再加水稀释成浆,然后蒸熟,用刀切成条即可。而“食惯嘴”的制作,黄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适当比例的水浸一小时,然后才磨浆,磨两次,第一粗磨,第二次细磨,然后适当加一些配料蒸熟,蒸时要薄薄地浇米浆,而且要掌握好火候,最好用柴火,以上的制作程序方法稍有疏忽,味道就不纯正了。

据介绍,池洞镇的“食惯嘴”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池洞食惯嘴村一姓谢农民在村旁开了一间小食店,以经营粉皮为主,虽然他的生意不错,但他还是希望制作出一种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的“食惯嘴”。经过一番苦心研究,终于制成粉薄、幼嫩、香滑、软韧、细条均匀的“食惯嘴”。谢老伯把自己的制作技巧传给子孙和其他村民,从此“食惯嘴”代代相传,美名远播。不久前,一位旅居马来亚侨胞,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池洞,一见到亲属,就问“食惯嘴”生产情况,并希望当天能吃到,因为年轻时在家乡吃惯了“食惯嘴”,在海外念念不忘,故回到家乡定要品尝一顿。

如今,国道207从食惯嘴村旁边通过,食惯嘴村民因经营“食惯嘴”而富裕起来,纷纷盖了高楼大厦,把“食惯嘴”扩大经营。也有许多村民到外地经营“食惯嘴”,广州、珠海、广西等地都有“食惯嘴”店,人称周太的老板娘告诉记者,不少华侨到信宜的外国人都尝过她制作的“食惯嘴”,她丈夫几兄弟和两个姐姐,几乎个个都经营“食惯嘴”,兄弟中有的到外地如广西经营。她的家公则当师傅,收徒传艺。

据统计,在国道207线两旁的“食惯嘴”店,每天销售“食惯嘴”粉1000多公斤,年销售量在300多万公斤。池洞“食惯嘴”粉,真是让人食惯嘴了。





 
→回复

邻近景点
世界之窗
欢乐谷
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
野生动物园
中华民俗文化村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星湖
华侨城
锦绣中华
小梅沙海滨旅游中心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