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乡,清代的乾隆四年(1739年)建造了这座庙宇。庙宇的特点是具有藏式风格,让游人体会一种浓郁的藏族气息,好似到了西藏。
danni_pu(圣丹妮) |
2005年8月13日 15点22分 |
评分:10 |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原占地3.3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亲笔御批修建的一座集藏、汉两个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喇嘛寺院。
寺庙随山就势,自下而上,沿着一条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阎王殿、大雄宝殿、罗汉殿、钟楼、鼓楼、藏经阁、东西配殿等。据载,该庙兴盛时期,曾住有100多位僧人,整日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清乾隆八年,爱新觉罗弘历东巡盛京时再次驻跸于此。“万祥寺”之名,便是乾隆
亲笔御题。现万祥寺大雄宝殿前,有三棵挺拔秀美、枝叶繁茂的古树,其中一棵云杉年龄要比万祥寺大几倍。可算是朝阳之最了。
→回复
kevin_chen(西门饮马) |
2006年2月12日 00点26分 |
评分:10 |
朝阳万祥寺座落在凌源县宋杖子乡康官营村北山南坡上。是凌源县境内规模最大的喇嘛庙。万祥寺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皇帝去盛京(今沈阳)祭祖,途经凌源驻跸于此,并赐名万祥寺。寺庙缘山而起,依势而建,排列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天王殿、四方殿、大经堂、藏经阁、阎王殿,分别建在由南至北阶梯状的四个平台上,高低不等,错落有致。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施廊,供四大天王。天王殿兼作三门,也写作山门,因寺院多居山林而称之。前面便是石砌院墙,墙外大沟深10余米,受地形所限,将寺门开在偏西一侧,这是与其他寺院不同之处。从三间歇山式的四方殿(也称罗汉殿)后面拾级而上,是第二道平台,大经堂及左右配殿建于此。
大经堂(或称诵经堂、大殿)为藏汉式建筑,有两层,第一层由前廊、经堂、佛殿组成。二层中间为方形三间歇山式,屋顶饰井式天花,彩绘以龙和梵文六字真言为主题,两侧建有回廊。在建筑形式和装饰内容、色彩上,融合了汉族和藏族两种庙宇建筑的传统风格。
藏经阁为二层五间硬山楼阁式。阎王殿是卷棚式前廊与硬山小式建筑相结合。大经堂前三棵挺拨的古松,增加了寺庙古老幽深的气氛,其中一棵云杉,年龄要比万祥寺大几倍,可算是朝阳地区最古的云杉了。
万祥寺于1988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