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广东 → 广州 → 南越王墓(南越王博物馆) → 概况 |
|
位于解放北路象岗山上,中国大酒店后面,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广州)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昧的陵墓。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王墓博物馆占地1.4万平方米,辟有古墓保护区和综合陈列楼两部分。 古墓保护区建在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室埋藏在岗顶之下20米深的地方,用500多块红砂岩大石筑成,分前后两部分, 中设2道石门。前部3室,后部4室。墓主赵眛遗骸置于墓室后部正中,以一棺一椁入殓,均已朽坏。墓主身着玉衣,两侧共置有10把铁剑,并有"文帝行玺"(金印)等印鉴9枚和大批精美的玉雕饰品随葬。室内外还发现15具殉人残骸,当为赵的姬妾隶役等。墓中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共1000多件,其中以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和具有汉、楚、越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最为珍贵。 古墓保护区的东面是三层的综合陈列楼,于1988年建成开放,展出墓中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陈列楼正门旁的红砂岩石墙饰以越人操蛇和龙纹、虎纹的巨幅浮雕,门外还设有一对石虎,反映出该墓具有中原汉文化和南方楚、越文化的特点。 1、交通:5、6、10、21、24、30、33、58、63、101、122路公交车越秀公园站下。 2、门票:十人以上团体票10元,散客12元。持老人证或身份证70岁以上可免票。 3、开放时间:9:00-17:30 4、电话:86660885
现在,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1988年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175万人。现在,南越王墓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该馆作为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人们了解广州历史的一个重要教育与参观场所。 坐落于解放北路象岗山上,南越王墓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眛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墓于1983年偶然发现。因盖宿舍楼铲平象岗山,发现陵墓隐蔽在山下20米深处。全墓由750块大石砌建,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共7室,由两道石门隔开,各室有各自的功能。 经过数年挖掘,现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这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惟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6面,以及金印3枚(广州市汉代考古至今发现西汉时期金印仅有4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我国目前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惟一的"丝缕玉衣"。墓中出土蓝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铜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义的稀世珍品。 →丝缕玉衣--殓服。长173厘米,是将2291块玉片用丝绒编缀 而成。为目前发现的第一件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 →铜承盘高足玉杯--通高17厘米。全器为金、银、铜、木、玉五种材料组成,形成三龙拱杯。为国内首见。 →龙虎并体玉带钩--青玉,半透明。将龙虎二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而应用在带钩上,构思奇特。 →玉舞人--运用了圆雕、线雕、透雕等技法,为首见的汉代圆雕人物作品。 →龙钮『文帝行玺』金印 --‘赵眜’玉印 此印为玉质,是墓主人的名章,覆斗钮,印纹为篆体阴刻。 长31、宽3、通高1.8厘米,重148.5克。为我国首次发掘出土的唯一的实用帝印。 →蟠龙屏风铜托座--对,是漆木屏风左右两翼屏障的托座。龙头上的管状插座,是用来插雉羽作装饰用的。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对,是漆木屏风左右翼障的下转角构件。下部以越人口衔、手抓、脚夹5条相互绞缠的蛇为造型,纹饰玲珑通透。 →玉壁--青玉琢成,直径 33.4厘米,两面纹饰均分三区,罕见。 →玉舞人--运用了圆雕、线雕、透雕等技法,为首见的汉代圆雕人物作品。 →回复
am. 9:00--pm. 5:30(pm 4:45起停止售票) 全年开放 广州市为了升级成为文化名城现在都会将许多纪念馆部分开放或全年开放。如果挑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三就可以免费参观咯。南越王博物馆也在名单之内,到时候想去的朋友就要留意一下咯! →回复 |
|